第249章 曾经辉煌

A+A-

    方强作为一位停产留守人员,从与各类要债人员的周旋中,练就了一身好性情,不还手骂不还口,耐心机智地应对。

    阿呆这么一问,方强滔滔不绝起来,:“不能用感情两个字简单地概括。时间长了,对公司的感情那真是比亲生儿子还亲。”

    “做企业就像谈恋爱,养公司如同养儿子。”阿呆有感而发,想到现在有句时髦的法。

    “来话长,那时,还是封闭的计划经济,物资短缺,商业不发达,除了几家国有大商场,就很少有商店。马路两边除了围墙还是围墙,到晚上漆黑一片。”

    “从那时的相对封闭,到现在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的转变已经使全球的重心东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还是我们的董事长史金柱,他当时辞去了海上市人人羡慕的公职,下海经商,来到滨江,他早年下放插队的地方,与刚刚下放回城,在家待业的总经理马自强,自筹了600元钱,干起了个体户,在马路边的围墙上洞开店。”

    “开始卖糖酒和日杂,后来越卖越红火,就不断地在马路边的围墙上洞,增加店面,商品也扩大到粮油、电子产品等。

    董事长还到海上市的围墙上去洞开店,京都来人调研,这是「窗口经济」,既能解决就业,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这样董事长更有信心,把赚的钱全部投入外贸,到山区收购药材,通过海上市的跳板往国外卖,原始积累迅速增大。”

    阿呆对金药公司的发家史,在里面就听史金柱过一些,大概情况早已烂熟于心。

    现在他仍仔细地倾听着方强的介绍,看得出方强是和史金柱一起睡稻草的好兄弟。

    他不动声色地喝了一口茶,:“方总,你很谦虚,什么功劳都是别人的。我想,您能坚守到现在,肯定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方强感觉面前的伙子与以前来的人不太一样,让人愿意接近倾诉。

    他也就不设防地拉开话匣子:“哪里,我是一个简单的人,跟着董事长后面干点简单的事情。”

    “我当时是货车司机,董事长开店要拉货就找到我,我这一拉就拉出甜头,与老婆一商量,把半年拉货赚的钱都投给董事长。

    开始我还是拉我的货,后来店多,董事长要我掌管店里的生意,从此不再出车。”

    “从现在来看董事长慧眼识珠,没有看错你这个忠心耿耿的人才。”

    “句老实话,董事长还真没有把我当外人。我这人认真,可能与我开车职业有关系。”

    “开车你不认真就要出事,而且要坚持。”

    “后来公司做大,董事长要我做厂长,供销两头在外的事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管,实际上我是生产厂长,自己整天吃睡都在厂里,管生产操劳,虽然辛辛苦苦,但不费神,不像他们把脑子都想空。”

    阿呆环顾了一下虽然陈旧的办公室,但从光滑的水磨石地面,钢门窗、灯饰和桌上的电话来看,依稀记载着曾经的辉煌。

    当时史金柱还成了一个特别有名气的人,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地很多大人物,就算是这样,他还是比较低调,从来都不会去主动招惹任何人。

    他继续问方强:“方总,我不知道,你们做贸易的,怎么就办起了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