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老不死的死了

A+A-

    父亲在外赌博欠下高利贷的事儿,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也传进了奶奶耳朵里,更加担心起父亲的安危来,整日愁眉不展以泪洗面。

    奶奶最终还是病倒了,一个人孤苦可怜的躺在炕上哀叹,感觉自己命不久矣,天天盼着儿子能够赶快回来,不然真的死了连个尽孝送终的人都没有。

    那样会让她死不瞑目,黄泉路上走的也不踏实,活着没抱上孙子,死了还孤单寂寞。

    大春叔,看奶奶的情况坚持不了多久了,想问问母亲要不要带我过去看看,毕竟现在还是她的儿媳妇,临死身边怎么也得有个家属在,好处理后事。

    母亲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带着我去一趟,要是奶奶还冥顽不灵那就不能怪母亲了,不是母亲不尽孝,是她自作自受,死有余辜。

    母亲和我去的时候大春叔也跟着去了,毕竟他是医生,若奶奶真的咽气了,有医生在才可以更加的确定是不是死了。

    时隔十年,母亲再次踏进了那道让她受尽屈辱的大门,心中百感交集,只是不知这脚步踏进去后,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是奶奶的忏悔,还是再次的把母亲赶出来,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母亲迈着沉重的步子,心中充满了委屈,曾几何时,奶奶也曾对她视如己出,可如今早已冷却了那份感动。

    炕上,奶奶躺在那里已经病入膏肓,也许真的是念子心切,也许是早有顽疾,在加上抑郁寡欢加重了病情才导致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父亲在,无论如何也不会这样,起码会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一下,可父亲在哪,也许是逍遥快活,也许是到处躲债。

    白家几代单传,根本没有亲戚,可近在身边的儿媳孙女却不招他待见,以至于只能这样孤苦可怜的躺在这里。

    “妈,你怎么样了!”母亲开口问道;

    看着奶奶紧闭的双眼似乎动了一下,却终究没有睁开,不是她不想睁开,而是她已经没有力气。

    奶奶的表情很难受,有些狰狞,这都是在母亲叫了那一声「妈」后引起的剧烈回应,看来奶奶还是不希望见到母亲,只是此时她已经不出话,连呼吸都一口气跟不上一口气,好像随时会断气一样。

    也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哭喊声;

    “妈……妈……儿子回来了……妈……”

    父亲哭喊着跑了进来,神色慌张的跪在奶奶身边声叫着:“妈,你怎么了,儿子回来了,回来了……”

    也许是听到了父亲的声音,奶奶刚才还狰狞的眉目一下舒展开来,一副慈祥的面孔,嘴上带着一点让人不容易察觉的笑。

    奶奶终于还是在咽气这一刻等来了自己日夜惦记的儿子,可是在也没能睁开眼看上一眼,一口气咽下再也没有吐出来。

    “妈……妈……你醒醒啊……你醒醒啊……妈!”

    “大春,你是医生,你快救救我妈,救救我妈吧我求求你了。”父亲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着大春叔;

    大春叔上前探了探鼻息,有把手搭在了奶奶的手腕上,片刻后对着父亲摇了摇头:“节哀吧,婶子已经走了!”

    能见你一面是她最大的念想,你回来了,她吊着的那口气也停止了,这几天来,婶子滴米未进,天天念着你的名字,总算把你等回来了,不然他老人家会走的很孤单。

    “妈……儿子不孝,儿子不孝啊!儿子不该丢下你不管,不该让你担惊受怕的,是我不孝啊……妈!”一声声妈声泪俱下,令人动容。

    可那又能如何,人死如灯灭,死人不会感受不到你的任何悲痛,早知现在又何必当初离开家啊!

    命数,这一切都是命数。

    父亲哭的撕心裂肺,我还从没见过一个男人会哭成这样,那是失去亲人的痛苦,是一个儿子最不愿面对的痛苦。

    父亲的哀痛远远大于我的想象,尽管父亲对我们很是残暴,可在奶奶面前他却哭的像个孩子,就像母亲被晕时我的样子。

    天下间最深的感情莫过于母子之间的感情,那是从肚子里孕育的那一刻就存在的血肉真情。

    父亲悲痛跪在奶奶面前痛苦不止。我想此刻,他一定很内疚吧!

    如果他不离开家,就不会有这样的生死离别之痛,哪怕是有,也不会来的这么快,快到连在身边尽孝的机会都没有留给父亲。

    父亲的哭声让身边的人也红了眼眶,只有我和母亲,心里生不出任何的哀伤,只能为奶奶的死做最后的祈愿,希望她死后能够明辨是非,黄泉路的尽头有爷爷在那里等着她。

    “是你,是你们害死了我妈?谁让你们来的,你们没资格给我母亲送终,给我滚出去,我妈不想看见你们!”父亲恶狠狠的看着我和母亲咆哮起来。

    呵呵,已经这个时候了,父亲依旧冥顽不灵,依旧认识不到自己和奶奶的错误,还要把奶奶的死归咎于我和母亲,真是天大的悲哀。

    “雪儿,咱们回家!”母亲了一声然后拉着我的手离开了奶奶家。

    你们不欢迎我们,觉得我们想来吗?

    你们不念亲情,那我和母亲也没必要在这里让你侮辱,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所有的苦果都是你们自己种下的,那么所有的一切就让你自己来承受吧!

    我和母亲坦然的离开了,不再去理会后面的哭声,那哭声里虽然充满了悲痛和真情,可那也只是对奶奶而言。

    如果是母亲,或许他一滴眼泪都不会掉吧!

    这是最后一次踏进这个门槛,迈出后就在与这里无关,母亲也少了一份愧疚,对奶奶的怨恨也随着奶奶的离去而烟消云散。

    谁……又会去怨恨一个死人呢!那是和自己过不去。与其带着怨恨还不如放下那些沉重的负担,让心里多一抹阳光!

    我和母亲离开后,大春叔安慰了父亲一会儿也出来了,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

    何况,大春叔与母亲间那种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也让他不愿与父亲多什么。

    我不知道,父亲是因何而回来,正好赶上了奶奶咽下最后一口气,难道真的像老人们的,亲人在临死前一直念叨着的名字,那个人就会有感觉,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