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生活

A+A-

    写完第二阶段之后,徐容停了笔,先前的这些感悟,都是相对比较浅显的部分,但要么是那个时间段比较重要的心得,要么是持续困扰了好一段时间的问题。

    接下来要记录的,都是近一年多来的体会,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大抵相当于烹饪食材过程时色香味当中属“味”的部分。

    他没立刻动笔,而是抽出另外一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一页一页的翻阅。

    他要做的是高度浓缩的纯粹技术性总结,而非日记式的流水账或者心情记录,当时的有些想法和感受,已然记不大真切,翻翻当时的创作笔记,也好回顾那个时段下自身的想法、遇到的问题以及后续解决方案。

    许多过去的思考、疑惑,以他现在的眼光去评判,颇为幼稚乃至可笑,可是他仍需思考,为什么?

    答案自然是实践经验的增加和技能的丰富导致,可是为什么会随着实践经验和技能容量的不同产生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呢?

    关键点又在哪?

    为什么某一项技巧解决了困惑了他许久的问题?

    徐容不清楚同行会不会像自己这么做,因为目前为止,他还没听身边的哪个朋友会写创作笔记、总结、大总结。

    名气大的,档期排的都足够满,再加上家庭的种种琐事,根本没心思放在这上面,而没什么名气的,又整日为生活奔波,也压根没这個闲工夫。

    绝大多数演员,都是随着时间以及拍摄经验的反复积累,逐渐加深了某个技巧的印象,慢慢的形成习惯。

    在拍摄之前,用心去体验生活,即使在更上一代的艺人当中,已然可以归入“敬业”的范畴。

    至于立意、作传记、做品、写总结等等,因为太过麻烦且耗费心力,或者在当下的快节奏生活当中,兴许没有太大的意义,被渐渐抛弃。

    这是他从一些老派的戏剧、话剧演员的创作经历里偶尔提及的只言片语当中发现的。

    不确定有没有用,但是毕竟形成了习惯。

    再者大抵也是出于笨鸟的自觉,他向来不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或者更具才智,既然如此,在赖以生存的老本行上,就得多下点功夫,好不落人后。

    因为他需要反复练习、记忆才能娴熟的技巧,兴许一些天赋好的人只用瞅一眼,脑子就能记住,并能现学现用。

    当然,以他目前的感受来看,那并不现实,如今而言,他的天赋应当算是顶尖的。

    坐在旁边认真复习的张同学察觉到徐容的动静,抬起了头,微微张着嘴,睁大了眼睛,眺望着他笔记本上的字迹,同时的顺拧开了他的水杯,放到了嘴边。

    “吨吨吨。”

    看水杯的倾斜度,她一口气差不多喝了一半。

    等徐容扭过头来,她似乎意识到自己喝的太过爽快,缩着脖子笑了下,她本来还想吐下舌头,可是这个动作却未能成行,而被另外一项身体的本能给强行阻断。

    “额嗝。”

    徐容伸揉了揉她的脑袋,疑惑地瞧着她,今天的张同学有点奇怪,学习实在太过认真。

    “喝这么快干嘛?”

    在往常,她一进自习室或者图书馆,总跟丢了半条命似的,四肢乏力、精神萎靡不振且恹恹欲睡,像今天这般,一下埋头书本近一个钟头的情形,还要追溯到三年前。

    也就是她准备高考那会儿。

    徐容一时的竟然有些不大习惯,不过考虑到张同学应该是离开学校俩多月,怕挂科,也就没多问。

    “学的太投入啦,都忘喝水啦!”张同学颇为骄傲的道,“本张可是要考研的。”

    徐容听到她的后半句,只觉眼皮跳了跳,他已然能够想象明天会发生什么了。

    张同学似乎没瞧出来他的无奈,举着杯子问道:“你喝吗?”

    徐容先是轻轻点了下巴,等张将水杯递到他跟前,他却没接,而是笑着摇了摇脑袋,轻声道:“我不要这么喝。”

    张同学的神情在顿了一秒钟之后,眼睛稍稍睁大了一点,缩着脖子,迅速扫了一眼自习室,在教室的后排,还坐着两个女生。

    张同学探过脑袋,附在他耳边道:“徐老师,有人在呢,不能那么喝的。”

    她当然知道徐老师想怎么喝。

    “哈哈,学你的吧,还有一个就考试了,你可别给挂科了。”

    “知道啦知道啦,哎呀,徐老师你不准再挂科啦,我可是要考研的!”

    “行行行,你考研你考研。”

    见张同学再次将视线转移到自个儿跟前的书上,徐容翻了一会儿过去的笔记,再次缓缓动笔。

    这一次,他写的相当慢,尽可能的剔除没有意义的废话。

    第三阶段,自王一民起,至余则成终。

    王一民这个角色应当是分割点,当时未曾察觉,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越想越是如此认为。

    这一年多的时间,有学习、有探索,也有怀疑,有的角色使我兴奋,如帅红兵,我感觉真的像一个二十上下的年轻人,这证明我的体验是成功的,有的角色,虽然才过去不久,可是脑子里却没什么印象了,比如王一民。

    王一民是一个很简单的角色,自去年年初拿到夜的剧本,就开始准备,可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正面人物,当时真没觉得有什么好准备的。

    在接下来的魏端本、帅红兵、余则成之后,如今再回头去看,恰恰相反,这应当是我从业至今接的最难的一个角色。

    或许也应当是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其重要性比之沈一石更甚。

    怎么演好一个正面角色?

    永远自信,永远义正言辞,这就是一直以来的正面人物。

    呈现的结果是什么?端着了。

    用一部偶像剧的标准来评判,自然是极其完美的,但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却未必如此。

    而且近来越想越不是那么回事。

    最近突然意识到,正面角色其实比反面角色的塑造难度要高很多,因为现实中这样的人太少太少,在塑造王一民的过程中,我用兄妹之情把这个角色从天上拽了下来。

    不过现在再看,依然差了点火候,这是先前的矛盾导致的。

    毋庸置疑,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正面人物,才是成功的。

    我想起了老王在大明王朝当中扮演的胡宗宪,有一些想法,但是不太确定,过两天我得去找他聊聊这个事儿,直觉这里边有大学问。

    怎么塑造一个立体的一个正面人物?

    (空五行)

    经魏端本、帅红兵和余则成之后,明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与导演的关系。

    处好导演,也就处好了剧本,这是一切的前提。

    (二)生活是创造的源泉

    目前感觉要分两个方面来谈,首先是人的一般生活,比如困了要睡,渴了要喝水,其次则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但是首先得知道龙、得知道虎。

    简而言之,一是从自我出发,二是创造人物形象。

    (二)动作的三要素

    基本训练不能落下。

    我做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如何做?

    首先,是分析怎么做,要设计,排斥设计,就是忽略匠心。

    其次,要注重角色的愿望。

    最后,动起来比坐着分析效果要好。

    (三)内在与外在

    有区别,但也有联系,有了外在的,未必一定能够唤起内在,有了内在,也不一定一切都会有。

    我完完全全的理解了余则成,但直到遇到了一个特约,才发现外在的欠缺。

    两者能够相互启发,但是决不能用来相互替代。

    (四)心象很必要,但是要分清性格和性格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从不存在不带性格色彩的思想,但是有的人外部性格特征不具备太多的色彩,有的剧本也不要求人物有太多的性格特征。

    就像果戈里曾言:一个聪明的演员,在抓住他从外部找到的人物细的癖性和细的性格特征之前,必须设法求得角色的一般人的表现

    (五)内在状态的经常活跃

    一个演员必须以追求高的艺术境界为目标,使观众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而不能因为一点的才华沾沾自喜,而渐渐把自己变成了一块木头。

    要始终保持内在的活跃,如同一溪流水,哪怕一阵微风吹来,便会荡起波纹。

    概括来,应当是“灵台无计逃神矢”。

    这一点,应当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必备的因素。

    以上。

    徐容盖上了笔帽,看着自己写的两页纸,内容极其精简,但每一句,都是他几年来实践、学习经验的高度概括。

    他记下的第三阶段,每一句都不离基础,像心象、动作、内在,但是所记录的内容跟基础却没半点关系,都是在基础之上的技巧运用,每一点,若是拿出来,仔细来写,从基础起、讲明白,没个几千字根本难以清。

    但是他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这些宝贵的经验不随着时间淡忘,只他自己一个人偶尔翻阅,倒也没详细分析的必要。

    空的五行,也就是关于正面角色的立体化塑造,他先前在观看曹禺胆剑篇的创作记录时有些感想,但是目前仍不大确定,也就不好动笔总结。

    “徐老师,伱写的这是什么?”

    徐容揉着腕,这些内容,他写的很慢,每一句话,都要思考好一会儿才动笔,也没就没察觉张同学何时探过来的脑瓜。

    此时的她皱着眉头,仔细盯着他的本子瞧,可是瞧了半天,她似乎也没瞧太明白。

    徐容按着她的额头,让她坐正了,道:“你看现在看这些没用,等以后你要是真的打算考研,可以从这里边挑一句写论文。”

    “嗯?”

    张同学仿佛个偷腥的猫似的,听他这么一,又把脑袋杵了过来:“让我瞅瞅让我瞅瞅。”

    徐容也没藏着掖着,将本子递了过去,道:“喏。”

    反正她也看不明白。

    张同学兴奋地接过,仔细端着瞧了七八分钟,脸上的雀跃渐渐消退,而嘴巴不断地瘪着,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前半截,她都能看明白,可是再往下,每一个字她都认识,每一个专业词汇,她也都懂,只是串联在一起之后,她就懵了。

    “原来是这样。”张同学看完了之后,合上了笔记本,了然地点了几下脑门,轻巧地将本子还给了徐容,“你总结的还挺到位的嘛。”

    徐容诧异地瞧着她,问道:“你,能看懂?”

    张同学立刻道:“徐老师,咱们去吃饭吧?”

    徐容明白了,哈哈笑了两声,也不再追问。

    不知不觉之间,一中午的时间竟然过去了,不过成果斐然。

    临到下午四点钟,又在自习室呆了半天的徐容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邀请,邓超的。

    “徐,走,出去嗨皮去。”邓朝的声音不高,鬼鬼祟祟的,似乎怕人听到。

    “去哪?”

    “去了你就知道啦。”邓朝那边的话突然顿住,而后响起一阵极细微的“咔嚓”声,似乎在轻轻脚的开门,过了几秒,“咔嚓”声再次落下,“你姐不让我出去,你跟她一声,就找我有事儿谈,然后再给我打电话。”

    “对了,别带你女朋友。”

    邓朝挂断的极其突然,跟搞情报工作似的。

    徐容站在走廊里,愣愣地瞧着,邓朝这个点约他,既要瞒着孙丽,又不让他带张,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他也没犹豫太久,邓超先前约过他两回,可是不凑巧的是,那两次他都在剧组。

    眼下是第三次,如果还不去,邓朝以后未必会再喊他。

    再者,他其实也想去看看。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

    虽然即将大学毕业,可是他还没去过酒吧,也未曾感受过迪厅的氛围,他的足迹也未曾涉及过会所,更不曾体验过长腿嫩模。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生**验的重大缺失,于立志成为优秀演员的他而言,是必然要学习的课程,而且为了保证情绪记忆,不得还得时常温习。

    一个演员,为了把戏演好,必然要咬着牙狠下心,做出一定的牺牲。

    在张同学问他要去哪的当口,他如此想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