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愿景

A+A-

    胡殊同的报告方案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是做“农产品交易中心”,将从田间采收而来的蔬菜集中在园区,开放式为各区域打造农产品产地集中平台,配合强大的储存功能,向农产品交易基地的方向转变。

    第二则是“农产品冷链配送”,向青岩市、周边县市的蔬菜超市、农贸市场供应农产品。二者互为补充,大大减少了农产品在初始流通的中间环节,依靠园区,农产品可以从田间地头直达市场供应。

    为了实现这一链条,胡殊同开创式提出“田间装配库方案”,他将五县蔬菜生产最为集中的区域划归出来,以“最远不超过十公里”为原则设置辐射式装配库。

    如此一来,胡殊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冷藏车的往返成本,依靠千吨级甚至储量更大的装配库,形成蔬菜在田间的前端站,再依据即时需求进行货物集中统一调配。由此也真正实践了最先一公里的一种模式,及时从田间走出来,用库链接库,最大程度减少农产品在田间因滞留而产生的浪费。

    模式构画之后,便是胡殊同最熟悉的园区规划,这块土地有90亩,相当于个足球场,但从长远来看仅能算得一个中型物流园区。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千亩大园区已经在规划中,与盘湖渔港那种经济区的规模更加不可同语。

    除了预冷库区、温层覆盖零下到0的冷藏立体储存区、零下30到零下的冷冻立体储存区等几个固定功能区之外,胡殊同重点阐述了整个园区的系统化运转,外部是链、内部也成链。农产品分拨与条形码管理、系统库存管理,一开始便将信息技术整合在内。

    全程监控农产品保鲜状况,实现管理精准化、减少仓储成本、运输温度可视等等,这些也为胡殊同最后的

    战略性阐述打下基础。

    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冷链,除了冷链本身需要进步,它还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助力。现代农业需要现代流通,它对拉近城乡距离、增强城乡互动、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都有不可替代性。

    这份厚达90多页的方案做完,已是五月中旬了,据雷溪这一次没有现场式的报告流程,胡殊同只需交上方案,规划局审查之后还要继续上交,综合各方意见之后才有定论。

    胡殊同来到青岩市规划局,雷溪花了十多分钟才把方案看完,而后点起头来。方案本身雷溪没有发表看法,反而是询问起胡殊同在明源那边的事情,其实不问也知,胡殊同前前后后为了这件事已经在老家待了半年,学校那边自然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他去做,最棘的自然是硕士论文了。

    胡殊同见状便也没有多聊方案的事,二人随意聊着的时候,雷溪的内心却打起鼓来。当这样一份方案呈现在面前时,不得不让他生出另一重的担忧,事情不怪胡殊同,反倒是这样的方案才符合他这个精于学术的人。

    是雷溪把事情想得有些简单了,当他得知这样一块好地方的时候,脑海中立时浮现出胡殊同,认为这是最适于他的舞台。一个电话过去一拍即合,胡殊同雷厉风行开始行动。

    这份方案不是几个库、几辆车的问题,也不是点和线的问题,它涉及到一个庞大的面。

    可是,无息贷款那是有额度的,雷溪大概想了想,胡殊同这个宏大的愿景,贷款那点钱连库都起不来。

    “殊同,你算过这个园区要花多少钱吗?”

    “雷处长,只要能批下,我就能动起来。”

    这么多年,雷溪第一次

    对胡殊同的话产生怀疑,哪怕只是胡殊同方案中所谓的“一期”,全搞起来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胡殊同的家庭情况也写在履历中,更加凸显出这个宏大理想的不切实际。若是有家族注资、企业注资这样的情形,无疑能增加规划局的信心。

    见雷溪沉默,胡殊同又道:“雷处长,恳请多多争取,这条路前途很光明。事情若能成了,今后在农贸市场等各类渠道方面,还要仰仗您多加帮扶。”

    雷溪很不淡定,可这话又让他心有遐远,他当然希望成就胡殊同的愿景。转念一想,这个头是自己牵的,临到此时才挖出“症结”也有些不地道,越想再言越难言。

    “你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包括贷款方面!”

    胡殊同起身道谢,“等您消息!”

    走出规划局,胡殊同来到了青岩六中。

    再有不到一个月,胡运同就要高考了。

    大学毕业这几年,胡殊同与弟弟的交流变得很少,平时忙着各种事,有两次连弟弟的生日都忘记了。隔年回一趟家,这么多年都是弟弟陪着父母,身在外面每次听到的都是家里一切平顺安好,可家家过日子哪里会没有点急事,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哥!”

    充满喜悦的朗声,一抬头胡运同步快跑来到哥哥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