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第 129 章

A+A-

    元宝柠檬茶在首都陷入了厮杀圈。

    这一时刻全国各地各种物资都出现了极为可怕的一个现象。供大于求。老百姓并没有余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然而因为经济改革,官方管制起盗,生产力的大幅度上涨后,货物出现了囤积现象。

    货物一旦囤积,资金链就岌岌可危。很多工厂因为生产力过大,收入过少,无法负担一大笔开支和贷款,濒临崩盘。

    在这种情况下,保质期有限的产品更加难熬。

    原本大家都在苦苦支撑,傅元宝干脆就没有在饮料厂上多做功夫,和华家商量了自己的经营策略之后,二话不将柠檬茶放在了华家老二饮料厂庇护下。

    依旧是卖元宝柠檬茶,但绝对不抢占老二的市场。而老二努力外扩,偶尔还和自己的客户维护一下元宝柠檬茶的销售渠道。以防有人围着元宝柠檬茶打。

    在这种时刻,元宝茶饮店简直横空出世。开在了首都最为繁华的街道上。现场做饮料的特色,让不少人颇为惊奇。各式各样,没有喝过的饮料,新鲜的可以看得出材料的制作过程,让众人哪怕发现这个饮料很贵,还是忍不住买一杯喝喝看。

    现做的元宝柠檬茶要三块钱,如果是奶茶要卖到五块钱。五块钱可是比很多咖啡都贵。要知道便宜的咖啡在一些角落的咖啡店里,只要八角钱。

    喝茶的店里面不留座位,只负责做,做了之后就让人连杯一起带走。如果自带杯子,给优惠价。当然杯子是不给还的。这和很多饮料还玻璃瓶不同。

    首都有钱人到底是多,不少人为了尝个新鲜,天天过来排队。主要是一杯喝下去人肚子也饱的差不多。元宝茶饮店却不止一种饮料。

    除了奶茶之外还有水果茶,水果茶全用的是当季水果卖的好的。奶茶里面还会加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奇妙的是隔壁的咖啡馆上面有一层沫,他们的奶茶就专门搞了厚厚一层沫。

    这个口味可厉害,价格就又高了。

    一般人过来买杯柠檬茶都有点舍不得,碰上价格更高的,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要太贵,可这个喝法实在是稀罕,首都里面就没有一家和他有重的。

    一家店请五个工人,然而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排队的队伍能从街头到街尾再绕一个圈。

    这店铺太过畅销,没过多久就开起了第二家、第三家。每一家店都能排很长很长的队伍。所有的店长全部都是元宝柠檬茶出来的工人,以至于很多人疯狂想要进元宝柠檬茶厂工作。

    谁不想当几年工人之后出来自己开一家店。听还给分配房。房子大不大不重要,关系到孩子上学,可值钱。

    当然到了这种时候,学着元宝茶饮店开各种饮品店的也多了去。这个配方全都是得一个个试探着来。元宝柠檬茶当初就打出了名气,元宝茶饮店的名气一出来就让大家知道:“哦,是元宝家的。”

    这种好记的名字,简直成了特色。

    如今外地人到首都来,都记住了话:“吃什么都可以,吃的能买做好的带回家。喝的一定要去尝一尝元宝茶饮店的饮料。买饮料还送一个杯子,那个杯子我到现在都在用。带盖的呢。”

    也不知道到底是买杯子还是买饮料。

    桑晓晓知道现在的塑料杯不好做,想着塑料杯对环境也确实不环保,所以很支持傅元宝的“送杯”大业,并热情推销了几十年后的杯子大业:“逢年过节你可以推出新的杯子。过年的时候喜庆的红色杯子,中秋的时候有嫦娥奔月。首都还可以有地方特色长城杯。你开到别的地方去还可以有各种风景特色杯。不定有人为了收集这个能踏遍大江南北。”

    傅元宝觉得桑晓晓有时候野心比自己还要大。

    他把这个想法记录在案,并且觉得以后可以尝试。当然他也在怂恿桑晓晓:“要不要这段时间再试试新的饮料?”

    桑晓晓,元宝茶饮店的饮料头号研究员冷漠拒绝:“不要。我有的喝,为什么还要去研究新的饮料。你的研究员是吃干饭的吗?”

    于是与傅元宝只能作罢。

    桑晓晓现在不再是大学刚入学的模样。如今的她身上气质在大学文学熏陶下,渐渐沉稳下来。对外由于常年尊重物种多样性,开始懒得发话。对内,那是例外。

    对傅元宝,她怎么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哪怕傅元宝工作很忙碌,她照样心血来潮的时候,就打电话给傅元宝:“傅元宝,我想吃烧饼。梅干菜扣肉加点糖。要热的烧饼不超过五厘米。”

    傅元宝到现在都很惊奇于桑晓晓的要求之细致:“你为什么能精确到五厘米?这样子的烧饼也太了吧?”

    桑晓晓:“一口一个的烧饼才是真的吃着休闲的烧饼!其余的烧饼都是充饥的烧饼。我又不是要充饥,当然要烧饼。”

    傅元宝:“?”哪里来的逻辑,为什么听着还有点道理。

    于是傅元宝只能叹口气去给人买烧饼。

    当大哥大出现在市面上,傅元宝在“每天会被更加疯狂的指使干这干那”,和“连大哥大这种有钱人必备随身电话都不给桑晓晓买”之间,犹豫了很久。

    最终傅元宝还是给桑晓晓和他自己各买了一个大哥大。

    收到大哥大的桑晓晓也确实是一如既往的,表达了对礼物的震惊和完全符合傅元宝猜测的嫌弃:“天呐,你们做生意的人也太辛苦了。这外出还要背板砖。你竟然还想要我跟着你一起背板砖。土元宝!”

    习以为常的傅元宝也不恼,笑出声:“板砖也是挺有意思。以后你想联系我随时都可以联系到。唯一的缺点就是重。等奶茶店赚了钱,看看你们学校有没有谁想要研究随身电话的,我们投点钱让他们研究一些轻便的随身电话。”

    桑晓晓学校大学生思路想法很好很多,很敢闯。

    “行啊。孔雯社长毕业了,在学校边上有委托人开了个咖啡店。她虽然是去官场闯荡,但咖啡店现在基本算是服务学生的。有很多人在里面谈文学和谈生意。你去那边问问就行。”

    谈生意的学生基本上就只有一个问题,缺钱。傅元宝有钱能去支持一下学生事业当然是好事。现在各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找工作可不好找。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天之骄子,也不乐意随便给别人打工。

    傅元宝听到她这么:“嗯。可以。”

    当元宝茶饮店,真的从首都如火一般蔓延开,一家家开到隔壁省,隔壁的隔壁省很多人诧异发现,三木有很久没发文了。

    长篇只有一本夏商,正式完结已经出了书。短篇则是一篇没有,全在吃老本。

    三木的读者们纷纷疑惑起来:“三木最近在好好读书吗?”

    “也是学校的课业繁忙,她还要兼顾自己的编辑部。”

    “商人每个月才放点出来,看一会儿就没了。感觉像一直没看一样。”

    “哎,对。她的作品动画都已经放了一部,到现在还没有新的文。”

    “对了,电视呢?”

    就在大家伙儿觉得桑晓晓失去了踪影。历时两年,电视春居终于迎来了宣传期,在最热的时间段,最好的电视台,准备上映了。

    起春居电视剧,拍摄的过程那叫一个可笑。邱岳导演确确实实有钱。有钱人的通病就是花钱非常没有分寸。他大笔大笔开销在了场景上,特地折腾了一个和中描述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园林。并且在服装道具拍摄设备上花了大功夫,然后拍到一半没钱了。

    拉赞助也要人能赚回来。广告商现在给的钱到邱岳眼里根本不够。于是同样花钱没分寸的桑晓晓贴了点,最后被傅元宝拦住了后续投资。

    不然两个没分寸的人碰在一起,就是超级没分寸。

    好笑的是邱岳导演有一个“仇人”,也就是诸绪杰导演。邱岳导演以前当诸绪杰导演的副导演。当初的诸绪杰导演是拍电影一天一个想法。当初邱岳还骂诸绪杰不知道怎么省钱,敢不按照剧本拍。如今他自己当了正式导演,才发现花钱真如流水。

    结果诸绪杰导演凭借自己多年的乱花钱却成功完成了拍摄的经验,过来给邱岳弄来了钱和一些莫名其妙的省钱剪辑方式。

    在这种艰难又好笑的情况下,春居终于要放了。

    全国各大块头条,重新再将安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三木拉出来。

    “历时两年,春居终于变成现实。这会是你想象中的春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