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A+A-

    现在虽然年纪轻轻就辞官回乡,但是朝廷发旨意,让刘方杰辞官之后还能升等退休,原本的四品官升级为三品,当然,这只是一个级别,但是退休之后的待遇提升。

    刘方杰可以享受三品官的待遇,包括俸禄、享受的礼仪、服饰住房的规格都升级,以后也可以使用三品官的仪仗安葬。

    因为朝廷的礼遇,加上刘先生为人豁达,所以朋友也多,怀安县的上级济州的知府就是刘方杰的同年,所以地方官员对刘方杰也颇为尊重。

    九年前刘方杰辞官当年就在凤凰山建立观一书院,延请名师,广为宣传,是整个济州数一数二书院。

    当年在建之前,济州知府极力邀请刘方杰到济州建书院,刘方杰念自己的家乡怀安县文风不盛,地穷人少,所以力排众议,执意建于怀安县。

    自从书院建立之后,数年来,怀安县文风大盛,附近州县都有读书人到达此处读书。

    谢继宁知道这些,不由的感慨自己运气好,老天给自己开了金指,师父这么牛,李静安微笑着慢慢的起来这些这些情况。

    又道了家里的人员:“你有两个师兄,一个就是应文英武的父亲,他现在在南方的一个县做父母官,你师嫂带着你侄女陪着他,还有一个师兄姓顾,叫做顾启元,在户部当郎中。”

    谢继宁感觉自己的师门都好牛,自己将来如果不能取得成就,都对不起这个师门,刘方杰见夫人告一段落,停下来喝茶,

    就接口道:“宁哥儿,虽然你已经磕头拜师了,但是终归没有其他人见证,我毕竟是一院之长,收徒之事事关重大,你是我的关门弟子了,从你之后我不会再正式收徒,所以我打算正式的办一个收徒仪式,将你介绍给其他人。”

    “多谢师父,徒儿明白,劳烦师父师母为我操心。”

    谢继宁明白师父这项安排是为了自己好,自己一个农家子,横空出世,不知触动了多少人想要拜师却不得的心,必然会招人嫉妒,而且自己定然要到书院读书的,为了以后的方便,这个第一次露面一定要展现实力。

    见自己的夫君停下了,李静安接口道:“宁哥儿,后天仪式要用到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衣服我等等让丫鬟送到你的房间。”

    听到这话,谢继宁忙起身谢过师母,然后回绝道:“多谢师母操心,但是得遇名师,是徒儿的幸运,我家里贫困,幼时蒙昧,幸得遇师父赠银子,叮嘱我家人送我读书,这才让我改变命运,我师父对我有恩,恩重如山,如今我尚且年幼,无以回报。”

    “拜师之礼仪,得蒙师父师娘操心了,礼物代表的是徒儿的一片心意,我家里人已经有了准备,不是什么贵重物品,是我家的一片心意。”

    谢继宁想着,拜师礼无论如何也该自己准备,这才是自己的一片心意,什么都要师父的,这是收徒弟还是养儿子,礼物不在意轻重,自己尽力就是了。

    至于衣服,自己是一个辈,又是徒弟,接受师父家的安排无所谓,但是自己爹爹和师父是平辈,总不能自己穿好的,爷爷穿一般的。

    如果爷爷他们接受了师父家的,只怕以后,就算自己家起来了,也没办法和师父家平辈论交,这样,自己的家人也太委屈了,最好的交往方式应该是有来有往,这样才能长久。

    李静安尚且有担心,倒是刘方杰见妻子还要再劝,就接过话来:“我就我你给我的拜师礼了,这次拜师仪式会在书院举行,明天,我们就去山庄里面,到时候,有一些礼仪上的事情,我让刘大和你,你自己好好休息,到时候做好充足的准备就是。”

    刘夫人李静安嗔道:“老爷。”叫了一声老爷,却不再话了,见长辈将事情安排完毕,停下话,在一旁安静许久的应武接过话来:“爷爷奶奶,天快黑了,什么时候吃饭啊,我肚子都饿了呢?”

    李静安连忙道:“马上,这就准备好了,你们三陪我吃,让你爷爷去陪宁哥儿爷爷去。”

    晚饭过后,应武笑着:“今天晚上我就去和师叔一起休息好不好。”

    静安不话,将目光转向谢继宁,意思是她不管这一件事情,让孩子自己决定。

    谢继宁想了想,道:“我们一起聊天,困了之后我就另外找房间睡,你回你房间,我会踢被子。”

    “真的吗,我不怕踢被子,我想问你一件事情,我们一起走吧,”

    刘应武扭着让谢继宁同意,然后三个孩往院子去了。

    静安看着打闹的两个孩子,才感觉这个徒弟是一个孩子,光听自己刚刚和他的对话,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孩子呢?

    然后看向刘方杰道:“老爷,宁哥儿既然是我们的徒弟,他家庭困难,我准备一下也是应该的,他年纪,要强,不懂事,老爷还不明白吗?”

    喝了一口茶,静安接着激动的道:“之前威宁县县令秦怀中几次三番的写信,派人来给他的儿子秦宏厚拜师,还有本县的县令之子,其他的一些乡绅人家,数次求你你都没有收下,只同意到书院读书。”

    “他们都求到我这里来了,你收徒一事,众人都虎视眈眈,本来这一次,宁哥儿一个农家子,年纪就参加童试,还得了第一。”

    “虽然他现在童生都不是,但我知道,明年,他必然能得,这道理我一个妇道人家都懂,其他读书人怎么会不懂,只怕他们对宁哥儿会吹毛求疵啊!这次拜师如果有什么瑕疵,只怕宁哥儿以后会被耻笑啊!”

    刘方杰大笑:“不招人妒是庸才,他年纪,已经已经如此有主见,夫人不必为他担心,等着就是了。”

    刘应文带着两个孩子往院子里面去,只听到几句话,自家弟弟就同意在亭子里面等着看月亮,然后谈天地,忘记了最初想和师叔一起,问师叔考试的事情了。

    一边暗笑自家的弟弟笨,好哄,一边又觉得这个师叔好聪明,怪不得爷爷收徒,因为自己面对弟弟的胡搅蛮缠,都毫无办法,每次都让弟弟得逞。

    谢继宁见这个今天刚刚才认识的侄子如此热情,直呼遭不住,但是紧张的情绪却没有了,虽然心里面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拜师之后如何融入的事情,谢继宁还是有些紧张。

    这个世界的拜师和前世的学校的老师完全是两回事情,这一世的老师就是另外一个父亲,拜师时候,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很多的事情,不可避免的要和老师的家人接触。

    此前,谢继宁一直有点担心和师父的家人相处有障碍,但是今天晚上,短短的一晚上,谢继宁就感觉到了大家的诚意,尤其是刘应武的热闹,让谢继宁一下子放松下来。

    刘应武叽叽喳喳的在自己的身边闹,谢继宁不禁想起来自己的堂弟谢继平了,他想如果把他两凑在一起,只怕自己要被吵死了。

    因为长期哄弟弟妹妹的事情,谢继宁对和孩子相处已经颇有经验了,一开口,就讲起来哪吒闹海的故事,“话在上古时期,”

    果然,刘应武听得津津有味,就连一直等着照顾两人的刘应文也是听得入迷了,一直追问后续,哪吒的魅力果然大。

    当年谢继宁还是的时候,为了看动画片,作业都做不完,被老爸老妈混合双打,罚抄生字,都管不了,硬要看,反复看,简直将哪吒传奇印入脑海,多年以后,在起故事来,依然历历在目。

    谢继宁花了半个时辰讲了两集的内容,刘应文两兄弟越听越兴奋,简直停不下来,一直叽叽喳喳的讨论,还是谢继宁答应明天再,这才放过谢继宁,送谢继宁回房。

    谢继宁到自己居住的院子,就见自己的爷爷爹爹和叔叔伯伯已经在院子里了,刘大正在和他们聊天,见自己回来了。

    刘大连忙:“公子,这两个厮暂时照顾你的起居,有什么需要的你和他们,老爷了,你的书童你自己安排,在外面请也可以,咱家里选也行,你的东西放房间,公子早点休息,的这就告退了。”

    谢继宁忙谢过刘大,然后进屋,只见自家带来的东西全部都整整齐齐的放在屋子,然后还有几套衣服和配饰,甚至连自己爷爷他们的都有,都大致合适,应该是在外面裁缝店买来的,刘家人的能力可见一斑。

    谢老三几人见刘大走了才松了一口气,兴奋的道:“乖乖,这是大户人家的做派,宁哥儿,这衣服就是送给我们的了,这荷包可真漂亮啊。”

    谢继宁笑着,“是的,爷爷,这些都是师父家里送的,都可以带走,这是礼节,没事儿的,以后我会还上的,至于明天后天的衣服咱们就用家里的。”

    谢老三道:“听宁哥儿的,这两天咱要给宁哥儿争气一些,莫要让人瞧不起。”

    谢老三虽然不懂谢继宁的用意,也没有想到以后相处的这一点,但是自己家的这个孙子年龄虽然,但是已经是家里最有学问的人,又见过世面,听他的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