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拦马
对于闻得大君为首的琉球代表团的高规格接待,就要结束之际,闻得大君先是给正德施了君臣礼,然后就问道,“有此瑞兽保护,陛下一定能马到成功,擒得蒙古大汗!”
这句话一出,很多大臣都气的脸色铁青,张超大怒,“你这个巫女,竟敢妄言蛊惑圣上!”
气呼呼的张超一边,一边就把中的酒杯砸向了闻得大君,吓得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这突然的一幕震惊了整个宴会。
张超这个时候也顾不到友邦惊诧了,他猛地冲到了皇帝身边,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含着热泪道,“陛下休要听这巫女胡道。一次动员数十万大军讨伐鞑靼,若是事有万一,就是倾国之祸呀,英庙前车之鉴,陛下能不吸取吗?”
张超突然这么一出,无数文武大臣就如同梦中初醒一般,一个接着一个跳了出来,开始劝正德,甚至有的表演艺术家磕头都已经见血了。
好好的一场宴会,被张超这么一闹,就玩不下去了,愤怒的正德皇帝丢了酒杯,大怒道,“张师傅,你不过一介书生,骑射都不行,你都敢带兵几十万讨伐鞑靼,难道朕学习骑射多年,连你都不如吗?”
正德完,张超在下面连连叩首,泪流满面,“臣自知无能,故每逢战事必委以二丁一王,只是留守后方,鼓舞士气而已。
这一次臣也同样打算如此,可是陛下却打算亲自带兵上阵,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大明的列祖列宗,臣绝不敢让陛下亲征。”
正德听着张超泪流满面,也不由得有些感慨,最起码张师傅的本意也是爱朕的,所以他一番怒火不由得消失了一半。
这个时候善于察言观色的威武副将军江彬却站了出来,“陛下自然会留在行在,指挥大军,如张太傅一般,前线战事由臣等效犬马之力,陛下必然安枕无忧,太傅太过多虑了。”
张超大怒,“天下的大事都是被你这等人给搅坏了,陛下的龙体岂能跟臣的贱体相比?”
张超这么话,正德也懒得争辩,他转身就走,江彬钱宁还有一大堆太监保护着,正德快速的离开了宫中,回到了豹房。
正德叹息的道,“张师傅归根到底还是人呀!”
与很多大臣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正德对于这一次出征事实上是非常心的。几十万大军出征,不可能走一条路,张超综合参军和前线将领们的意见,准备分兵三路。
东线辽东总兵丁怀德,率领辽东军和荡寇军,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进攻东北地区的女真地盘,战略意图是摧毁这一地区的女真部落,动摇王子下的女真各部落。
而西路十万宣大新军和附属的蒙古部落则从开平卫出发,沿着草原进攻大宁,这一路骑兵众多,由大同巡抚王守仁亲自指挥,他们才是计划中与王子部决战的主力。
而中路的蓟镇原计划由张超或者杨一清坐镇,老将蓟镇总兵张俊担任主将,这一路的目标是吸引王子的注意,这一路张超只要求他们慢慢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恢复太祖时期建设的各个据点,以筑城防守为主,所以这一路以稳健为上。
正德皇帝半路参合进来,他根本没有改变动张超预定的计划,反而因为东西官厅禁军的加入,极大了增强了中路的力量。
身边有将近二十万大军保护,又以筑城步步为营为战略目的,所以正德觉得他亲自指挥中路几乎万无一失。
正德不是傻子,英宗皇帝的前车之鉴告诉他,御驾亲征这种事情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否则皇帝的权威会大打折扣。
自从英庙之后,文臣士大夫做大,失去了平衡,皇帝耳边总是这些人的大道理,而到了正德初年,刘健谢迁率领着文臣公然的与皇权做斗争,所以正德先是任用刘瑾这个太监,后来又搬出了张超这个文武兼备的功臣,根本目的在于打压文臣集团。
本来他觉得张超已经达到了他的愿望,但是现在看来张超的根本还是在文臣一边,所以他可以对皇帝无比忍耐,却决不能接受正德亲征,掌控军权,从而控制朝政。
但是对于正德而言,这是真正的原则问题,他绝不会退步,而对于张超而言,他今日的所作所为,也足够洗清他对正德的一系列让步。
很多士大夫认为杨一清走后,独立支撑朝政的张超是在忍辱负重,他今日这一番慷慨陈词,甚至训斥江彬,明张超到底还是文官士大夫的一员。
但是张超知道,他不是,白虎是他所献,琉球闻得大君更是曾经跟他有过床笫之欢,甚至这个巫女竟然珠胎暗结,最后给他生了一个私生女。
他今日的表演根本的目的并不在于劝正德,而是为了告诉大臣们,我们是一家人,为将来的政治n做准备,减少不必要的阻碍。
他对于正德的意图十分了解,正德亲征根本不可能动摇,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明了这一点。
正如张超所预料的一般,刚刚送走了恐惧不安的闻得大君,正德装着逗弄白虎,暗地里却开始准备第二次出外。
到了正德十一年四月,正德皇帝先是祭祀祖先,然后又不顾大臣们的阻拦,平生第二次使用了廷杖,在几十个大臣的哀嚎声中率领着左右官厅的禁军出京赶赴蓟镇三屯营总兵驻地。
就在正德骑上高头大马之际,留守京中的军大臣吏部尚书张超,首辅靳贵等重臣十余人挡在马前,跪在地上,再一次痛苦流涕,这一次表情很是绝望的张超问了一个大逆不道的问题,“当年英庙出征,尚立了太子。陛下无后,若是有万一,臣该当如何?大明社稷该当如何?”
面对张超近乎摊牌的询问,正德无奈之下,第一次给出了答案,“若事有万一,可过继皇侄载增,请太后仿诚孝太皇太后例,军房七位内外大臣同心协助,辅佐太后与皇侄,不可立监国。”
完之后,正德一拨战马,扬长而去。正德的交代有三个关键内容,他确定了自己的接班人是刚刚一岁多的皇侄朱载增,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晚辈,根本没得选择,只得立他为嗣。要知道他四位叔叔还在世,要是立了堂兄弟,张超所的濮议恐怕就近在眼前了。
对于朝政,他也给出了结论,诚孝太皇太后就是明宣宗的母亲张太后,在宣宗英年早逝之后,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辅佐年幼的英宗,享有最后决定权。而这一次正德把这个权力赋予了另一位张太后,军房七位内外大臣作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
而不可立监国则是彻底否定了年长皇族掌权的可能性,毕竟正德觉得他肯定会大胜,但是有万一,他这个皇帝阵亡的概率也非常顶多变成了正德北狩,等他回来,面对年幼的皇帝,他还是有翻身的会。若是换了一个年长的皇族,这世上恐怕不会有第二次夺门之变了。
可以这么,这一段话正德几乎关算尽,太过聪明了一些。泪流满面的张超看着正德远去的身影,叹息了一声,他对着身边的大臣们道,“诸位,目前的重中之重是立刻将皇子请入京中坐镇,各位意下如何?”
张超这一番绝对政治正确的话刚刚出口,就获得了大臣们的一致赞同,张超请太后同意,令靳贵宋珫出马,去迎接远在江西的皇子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