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国士院

A+A-

    原来宁王得到了一个他万万想不到的消息,由蓝衣贼降人为主组成的一只侧翼部队竟然突然回返,抢夺了一部分辎重船,渡江跑回江西了。

    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真是一群喂不饱的饿狼,这群混蛋信誓旦旦的在大别山还有蓝衣贼的旧部,所以服了宁王派他们过去招揽旧部,结果这些滚蛋一溜烟跑回江西了。

    江西,江西,宁王突然感觉不妙,要是这么一群混蛋在江西乱来,他岂不是老家都要受影响?

    想到这里,宁王就觉得眼皮直跳,心里不由得慌了起来。宁王不是傻子,他的下绝大部分是江西人,他带着江西人出去打天下当然没问题,可是前提是江西不能出事,要不然这群人一准会不顾大局。

    宁王这个感觉并没有错,在那个没有张超的位面,他就吃了这个大亏。一时不察,被王守仁端了老巢之后,进退失据,无奈之下只得先回师,结果三下五去二,被王守仁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心中有些不安的宁王不得不派出得力的将领带着部队赶回江西。就在宁王与明镇在安徽僵持之际,在京师的张超终于得到了南方的确切消息。

    宁王n了,但是张超最欢喜的皇子却顺利的从浙江进入了运河,正往京师赶来。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张超见京中一片哗然,惊恐万分,却表现的十分镇静。

    “宁王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下又无军政人才,又有何惧?不要有靳杨二公坐镇南京,就是吾儿镇守的安庆,他也别想过去。”

    话虽然如此,但是张超还是把宁王命中的克星王守仁派了出来。

    刚刚北征鞑靼回来,并没有遇到鞑靼主力的王守仁因为正德的死也没有落得什么奖赏,撤兵之后立刻被调入京中。

    等宁王一反,张超立刻就主持廷议任命王守仁为兵部侍郎,副都御史,提督各路军马镇压宁王叛乱。

    王守仁受命之后,带着一只骑兵,星夜兼程,赶往南直隶。与此同时,张延龄张永则带着皇子赶到了京师,而那个倒霉的陆完却因为宁王n,他的嫌疑太大,早就被软禁起来。

    正德十一年十月,刚刚一岁出头才学会走路的皇子朱载增来到了京师。在这个正德意外身死,宁王叛乱的烽火年代,这个一岁多的孩子却要担负起大明的亿万百姓,这不是瞎扯淡吗?

    但是这个孩子却是大明唯一一个被四方公认的继承人,如果不立他,立谁都有一大堆麻烦,所以尽管操持此事的张超被骂有莽操之志,他还是义无反顾的主持了皇子的登基大典和正德的葬礼。在这个过程中,张超行事雷厉风行,让士大夫们相当侧目。

    而张超这么不避嫌疑的举动虽然明白人都知道主少国疑之际,属于势在必行,不得不为,但是很多人也很担心他这么做是不是太强势了,日后不一定有好下场。

    皇子的年号最后被张太后圈定为嘉靖,谁也不知道是历史的惯性,还是张太后跟嘉靖有缘,反正就是家家干净了。

    此时南方的战局已经明显,宁王被明镇挡在了安庆,这样一来随着南直隶物资人员的不断增援,宁王之乱的平息指日可待。

    而北方因为与正德的三日鏖战损失惨重,王子撤兵之后飞速的往北撤了几百里,等他知道正德身死的消息后,已经很晚了,这时候明军已经完成了北方防线的巩固。

    事实上此时大明帝国似危实安,所以就在恭贺嘉靖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廷议上,刚刚被加封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军大臣兼任吏部尚书的张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奏折。

    在这份奏折中,张超提出嘉靖太等他能主持国家大事最起码要等十几年,这么漫长的时间虽然太后是最终决策人,但是因为祖制,太后不会垂帘听政,这样一来张超认为自己的权力太大,这对于自己对于国家都不是好事情。

    所以张超提出了一个方案,为了规避他擅权的风险,张超希望成立一个国士院。

    国士院由大明两京十三省选拔按照人口选举出来的士人组成,总人数为一百三十人,按照一个计算公式确定各省的名额,两京各有十个名额,其余各省按照人口分配余下的名额。

    国士院国士必须具有秀才或者监生以上功名,并且不在朝为官,最重要的是,国士院在天子年幼期间,对于重大的人事任命,财政支出和军事行动等具有否决权。

    奏折明确表示,如果一半以上的人投票张超做的不对,那提议不得成立,必须重新提案。

    而如果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投票认为张超做的不对,张超就需要辞职以谢天下,朝廷重新选拔人才代替张超。

    奏折还同时提及到国士的选举办法,国士由各省有功名的士大夫选举产生,由各省巡抚组织选举。国士必须在大明有一定的产业,没有犯罪记录,同时名声很好,绝不能滥竽充数。

    张超这一份奏折非常长,很多用词大臣们都不是太懂,但是张超的意思却的很明白,你们不是我立幼主擅权吗,我现在把最重要的权力交给公议,这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公议。

    一百三十名从大明各地挑选出来的名士组成的国士院,代表的就是大明的人心呀,谁要敢他们代表的不是民心,那什么才是民心?

    宋珫看着张超的奏折,不由得眉头紧皱。这份奏折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很明显张超的意图就是表明他不会擅权,做事绝不会违背n,只是这一套做法太过石破天惊了,谁也想不到。

    作为左都御史,他敏感的意识到张超这一举针对的可能就是大明的科道。众所周知,在朝野士大夫眼中,科道代表的就是n,但是在高层特别是张超眼中,这些科道代表的根本不是n,而是麻烦。

    现在张超弄出的国士院却真真正正将大明全国上下的n召集在一起投票,如果国士院投票出来的结果与科道相左,那是不是意味着科道就没有影响力了吗?

    尽管心中对于张超弄出的国士院有些狐疑,但是宋珫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支持张超,除了两人的特殊关系在,最重要的的原因就是国士院国士实在太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