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牙尖嘴利

A+A-

    实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方式。

    待将那武植诱至京城当中以后,再行处置。

    这会儿,握这幅圣旨的童贯,心中当真是得意极了。

    与此同时,不禁也在心里暗道了一句,武植儿,你不是自认聪明的很嘛,我看这次官家相召,你是回还是不回。

    只要你奉命接旨,那就等同于你的一条腿,已经迈入了鬼门关内。

    待你回京之后,官家必然把你重重治罪。

    兴许官家,会念在你往日里的功业方面,不会当即下令对你杀头,但是将你发配沙门岛之类的‘好去处’,那定然是无法避免的。

    待数年之后,你那厮若能活着,那我童贯的名字,就他娘的倒着写。

    当然,若你那厮抗旨不尊的话,我将你处理起来,也会更加方便。

    你于京城之内,所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产业,也一样留不住!

    当以上罪名坐实之后,我在伺从你那里,将我那宝贝干儿子要回来,也是不迟的。

    念及于此,他持圣旨快步走向武植营帐的时候,也顿觉脚下的步子更加有力了。

    而这时候的武植又在干什么呢?

    但见那武植,此刻正一人呆在营帐当中,无比悠闲地吃着他从京城当中带来的点心呢。

    刚刚吃了半分饱,就见到了满脸笑意的童贯,从门口处快步而来。

    武植正在心中疑惑,这厮在大半月前,不是刚与自己闹掰嘛。

    依稀记得当初的他,可是被自己气得不轻呢,怎么此刻,却满脸笑意地主动来找自己了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呀,看来那厮此次前来,必有不同寻常之事。

    正当武植,在心中兀自猜测童贯的此次来意之时,那童贯已经快步走入了武植的营帐当中。

    但见这会儿的武植仍在无比休闲地吃着点心,嘴角处顿时便浮现出了一抹冷笑:

    “呦,武将军真是好悠闲呐。”

    “不像我,身为十数万大军的统帅,平日里只是批阅往来之军务要事,都已经快要忙死了。”

    “根本就没有这么悠然自得的会。”

    岂料,童贯的话音刚落,那武植便面含笑意的对其来了一句:

    “童大帅羡慕末将呀?”

    “这还不容易,就怕童大帅不愿那么做呢。”

    童贯面容之上的笑容稍减了几分:

    “武将军,你此话何意呀?”

    武植戏谑一笑:

    “何意?”

    “我的意图多简单呀,就是想帮助童大帅你减轻身上的压力与包袱。”

    “进而变得向我一样轻松自在呀。”

    “难道,这些不是童大帅你所向往的吗?”

    “而我那办法也是简单之极,既然童大帅感觉军务繁忙且压力很大,那你就把统兵大元帅的职务让给我做呗。”

    “而你这年岁也不了,为官多年也早就捞够银两了,既然如此,那就早点告老还乡呗。”

    “毕竟伴君如伴虎嘛。”

    “若你这老家伙,哦不是,是你这老大臣,那天惹得官家不高兴、不开心、不快乐了,官家非要将你千刀万剐了,那你又如何是好?”

    “所以呀,在末将看来,趁你还有一把力气,趁早退位让贤好了,上述的种种风险,就让我这么一个后来人去承担好了。”

    “不用谢,毕竟一直以来,尊老爱幼都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嘛。”

    “童大帅,咱

    们二人啥时候去办理职务交接呀?”

    “末将,末将都有些急不可待了呢!”

    武植在后面几句话的时候,话语当中甚至都有些带着缕缕颤音了。

    当真就把急不可耐的那种态度,演绎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可在看那童贯呢,这时候早就被武植上述的那番话语气的,面寒抖。

    那种感觉就好似,若武植再加把力气的话,似乎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童贯当场气死似的。

    良久之后,那童贯才‘十分艰难’的从牙缝当中,挤出了一句话:

    “真是好一个牙尖嘴利的臭子,居然敢这般戏耍本帅!”

    “好,好,好呀!”

    “可本帅此次前俩,却不是听你这厮胡诌八咧的。”

    “武植听旨!”

    童贯罢,便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用黄绢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圣旨。

    面含不悦的同时,话语之中,更是充满着无尽的阴沉之意。

    待他将那道圣旨,对着武植宣读完毕之后,便向着武植的身上用力一丢。

    紧接着,便大踏步地离开了此处。

    独留下武植一人站在那里,心中五味杂陈,脑中沉思不止。

    他在猜,赵佶的这封圣旨到底是什么意思。

    到底真如那圣旨之上所写的那样,只是让他回京,把战场之上的情况如实禀告呀还是怎样。

    若真是如此的话,他还挺期待尽早还京的。

    毕竟在那里,既有他名下的数家产业,又有着两位红颜知己,待他回去与之安抚缠绵呢。

    而且此地的环境也是当真不好,风沙漫天,寒风凛冽。

    若真能借助这次回京述职的会,让自己放松一下,进而处理一下些许私事的话,那么对他来,也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在童贯那厮初来这里之前,他那脸上所表露出来的种种耐人寻味的表情,也令武植的心中踟蹰不已。

    甚至他还一度认为,这道圣旨就是童贯那厮所一力促成的呢。

    可上述的这些,毕竟都是他的猜测而已,至于那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他还得去亲自验证一番才是。

    可目前对于他来,最好的验证方式,便只能是亲自还京,去确认那封圣旨当中的内容了。

    毕竟童贯那厮,也绝不可能将这其中的真实情况,如实告诉他。

    倘若他抗旨不遵呢?

    那对于此时的他来,更是无比扯淡的一件事儿。

    毕竟若他真那么做的话,又跟当众造反有啥区别?

    事情毕竟还没有糟到那种程度,而在此之前,他也当真不想与朝堂撕破脸皮。

    所以武植,在心中百般纠结之下,便只能先行按照圣旨之上所写的去办。

    但在他临行之下,也将自己麾下的那六千余兵士一同带上了,用他的话来那就是,这些都是自己的老乡,只有跟在自己身边才能让他们感觉安心。

    对此,那童贯也没都什么。

    因为在他看来,与其百般强硬的把那些乡野村夫留下来,倒不如便让他们随着武植同去了。

    反正那些乡野村夫们的战斗力,也是极其有限的,留下此处对于接下来的战斗而言,也没啥帮助。

    若他答应武植的这条请求,能让其整军离开此地的速度更快些的话,那他就算答应这些也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