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 优势改变
张新在议事大厅一坐就是半天。
直到中午,一名女真战士走进来,“大人,午饭时间到,是否现在送过来。”
张新看向来人,其人约三十多,皮肤皱纹深到可以夹灰,人也很黑,看上去没有形象可言。
“有烤羊吗,送一只过来。”
张新很饿,感觉可以吃下一头牛。
女真战士躬身,“有的,我这就给您送过来。”
片刻后,两个汉子抬着一整只金黄色,散发着浓香的烤全羊送进来。
肚子咕咕叫,张新完全没有防备,这时两名野人女真从羊肉下面各抽出一柄短刀。
对着张新,一个刺喉,一个刺腰。
迎面来的匕首被张新下意识握住刀刃,没有击中。
腰被刺中,却居然卡住,野人女真以为是张新衣服太厚,抽刀回去,打算再刺回来。
张新怎么可能给他第二次会,禁锢住一名杀臂,抬脚将另一名杀踢飞。
杀倒飞出去,后背狠狠撞在木墙上,大厅颤抖,人还没落地,就已经击毙。
自身有多少力量张新很清楚,刚刚一脚,受三十年内力加成,伤害成倍增加。
惊变把门外护卫吸引进来,见张新已经控制住局面,齐齐跪在地上。
李魁奇很快赶来,与护卫跪成一排,“弟子保护师父不力,愿受罚!”
张新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吃羊肉用刀,这是常识,这也是武器能带进来的原因。
“审一下。”张新提醒,“该杀的杀,不该杀的不要牵连。”
“是。”
李魁奇叩首,带着活着的杀和尸体离开。
议事大厅再次变的安静。
张新低头看向自己左腰,那里衣服已经被刺穿。
刀尖有破开皮肤,只是不深,原来内力可以增强肉身防御,这让张新对自己实力又有新认知。
当天晚上,审问出结果。
原来,大营并不像表面看着那么平静,有一些人天生反骨有造反基因,密谋在一起,原本打算杀死李魁奇。
现在又想杀死张新。
而且人数不少,约一千,成员有野人女真、汉人,还有几个鲜族人。
灭害行动一直持续到凌晨,大营才进入平静。
次日。
张新站在议事大厅门口打量兴凯湖大营。
远景是高耸入云的巍峨高山,中景是大片雪林,近景是冷冻结实的兴凯湖。
此刻三万骑兵已经在湖边完成集结。
这些骑兵主体是野人女真,占人数高达百分之八百;百分之十五是汉人,还有百分之五是其他少数民族。
马主要是当地马,其中只有约两千多匹是阉割属性马。
管理办法也是明朝那一套。
主将是李魁奇。
下面是六个指挥使,张新观察,其中五人是属性人,战斗力过人。
另有三十个千户,三百个百户,层层往下节制。
“师父,”李魁奇骑马走过来,“祭旗祭天完成,您要训话吗?”
张新摇头,“出发吧。”
李魁奇调转马身,率三万骑,正式出发。
很多妇人、孩子,夹道送别自己的男人、儿子、父亲、兄长。
张新来到议室大厅左边一栋大型独立木层,面积约两百平方。
这里是营地的后勤中心。
主官是一名叫王士照的第二队队员,另外他还有多达二十名助,由第二队第一批和第二批毕业生组成。
这些人和四万人组成的后勤部伍,共同负责保障出征军团后虑无忧。
此刻,大部分人不在,仅有王士照坐在书桌后面,正在写什么。
听见脚步声,看见张新,王士照立马站起来,躬身九十度,双抱拳,“师父好。”
张新伸虚扶,聊天问,“保障三万骑兵在外作战,有压力吗?”
“有,”王士照又道,“弟子可以克服。”
类似内外门弟子,绝大多数队员一生都是外门弟子。
“有信心是好事,”张新叮嘱,“但不能因为面子,而不肯求助,不肯服输,要实事求是。”
王士照再抱拳,“士照顾谨记师父教诲,打仗打后勤,后勤硬,打仗胜。”
张新微微一笑,“你的对。”
又勉励王士照几句,张新返回隔壁议事大厅,打算吃点东西。
增加三十年内力后,食量也跟着蹭蹭往上涨。
如果不是家大业大,可能会饿死,这时一名第一队队员快跑过来,“师父,加急信。”
拆开信封。
内容已经被翻译,写信人是童守义。
信很长,约万字,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熊廷粥带朝廷二十万南征大军离开襄阳,北上支援辽东。
然后用约三千字,对熊廷粥离开后的局势进行分析。
还希望进入两湖,并列举这样做的好处和重要性。
童守义有此一问,是因为张新临走前,特地叮嘱过,固守四地不越界,即使有越界,达成目标后也要退回来。
现在这个决定依然不变,哪怕两湖和云贵现在守备空虚,张新也不打算更进一步。
第二部分。
蜀地农民军崛起,迅速做大,一个月,人数达到三十万,席卷十府,所经之处,杀死贪官,开仓放粮。
而且还在变的更大。
总体来,这是一股震撼人心的势力。
只要官府不能剿灭,他们会越变越强大,夹裹更多流民,对明朝造成更大伤害。
第三部分。
新一批六艘荷兰炮船西来,在平安城(湾)与当地两卫守军大战一场。
划重点。
对方使用的新型火炮射程达到56里,远超过煤气罐34里的覆盖范围。
平安城港停靠的四艘海船被击沉,但在之后的陆上防守战中获得胜利。
也就是,因为武器。
守军在海上打不过荷兰人,岸上荷兰人岸上打不过守军。
处在一种平衡中。
可以确定,荷兰人在东方寻求稳定建立贸易地点,也就是对土地有需求。
这绝对不能忍。
六艘炮船而已,质量拼不过,那就拼数量、拼谋略。
张新决定给童守义写封回信。
考虑到信件交流时间长,张新在信中列举各种可能性,但每一种结果都是——战!
只有把荷兰人打疼打怕,下一次,或下下次,才会主动求和,求着进行商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