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对荀彧的逼迫与拉拢

A+A-

    此时已是春暖雪融,正当荀彧感觉心有不安准备回返成都之时,阎忠、贾诩等人寻了过来。



    众人先是一番客套,正当荀彧招呼众人就座时,阎忠却拉着他的臂,指着一旁的半大少年笑道:“你在雒阳有了些时日,想来也是知晓大王置办了一个民报的,而这位就是民报的记者,听你是颍川第一名士,这才主动寻到了老夫,想当面请教文若一些疑惑不解。”



    阎忠刚提到“民报”两字,荀彧面色瞬间一变,心下危感骤然拔高三分,看着阎忠等人叹气一声。



    “诸位难道真要置荀某于死地吗?”



    阎忠、贾诩等人不由相视一眼,心下却纷纷暗自叹息,但几人面上却没有任何变化。



    “呵呵,文若多虑了,民报在长安、雒阳时,也是时不时就寻一些人询问一些事情,有些是文人士子,有些则是一些耕种老农,询问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门,文若你不用太过担心!”



    阎忠虽然一副笑呵呵,心下却叹息不已,知道这一次荀彧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半大子的张灿却不管阎忠等人心下所想,一拿着木夹子一拿着笔,神色郑重向着荀彧一礼。



    “先生请了,学生是民报记者张灿,有些几个问题想向先生解惑,还请先生能够允许。”



    着,他也不管荀彧愿不愿意,当着众人的面打开木夹子。



    “学生听闻刘协穷兵黩武,欲要强征十万大军远征淮南,以至于益州百姓怨声载道,各地也发生了多起百姓反抗暴政之事”



    张灿抬头看向神色变冷的荀彧。



    “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荀彧转头看了眼不甚在意的阎忠,皱眉不悦道:“天下大乱,群匪乱起为祸乡野,陛下志在恢复天下,你这娃娃怎敢如此污蔑?”



    阎忠、贾诩等人相视一眼,但却没人主动开口,好像一点都不在意荀彧训斥半大子的张灿。



    张灿也不多言,低头在纸张上记录着什么,嘴里却再次开口。



    “先生言天下乱匪纷起,刘协志在恢复汉室,然刘协不在荆州境内征募敢战勇士平定江南之贼,反而逃入天府之国的川蜀境内,敢问先生,这是不是有些舍本就末了?”



    “益州四周皆高山峻岭,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名,一者居于襄阳,一者居于千里艰难之成都敢问先生,何者难?何者易?”



    荀彧鼻息不由一阵粗重,自襄阳调兵进入淮南自然容易十倍,关键是刘表愿意舍弃一切吗?



    张灿好像没看到荀彧的不悦,再次道:“刘协昏庸无道,以至于本该承平祥和的益州处处烽火,先生是否正因看到了汉室中兴无望,这才向大王谏言史侯重新登基,以此让宽于胡虏外敌而苛于己民的腐朽家族重新居于庙堂之上?”



    “是否正因看到了我凉州军大势所趋,这才想借助大王与史侯的亲近,继而让腐朽家族借鸡生蛋、鸠占鹊巢,继续高佃租掠夺百姓,享受原有的权利吗?”



    荀彧面色狂变,阎忠、贾诩等人却面面相觑,但他们谁也没有开口阻止,而是老神自在的与众人一同饮茶



    “哼!”



    荀彧猛然一甩衣袖,恼怒看向悠闲自在的阎忠、贾诩等人。



    “诸位就如此用一儿羞辱荀某吗?”



    阎忠面上露出些苦笑,将中茶盏放下后方才向张灿摆了摆,而半大子好像还有些不悦,犹豫了两息方才抱拳退下。



    “呵呵”



    阎忠一阵摇头苦笑。



    “老夫对民报里的娃娃也是头疼不已,他们时常会问出让人难以回答的疑问。”



    贾诩、杨义等人全都默默点头,像是证明阎忠的话语一般,但荀彧心下却知道此次他真的危险了,偏偏他又没有破解的法子。



    如同一个死局,当董静、董宁哥俩将“刘辩的事情”流传了出去后,荀彧就已经陷入了死局当中,而民报更是嫌他死的不够彻底,又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见荀彧愤怒盯着自己,阎忠终究有些不忍,从怀里拿出一封董虎亲笔信件,一边起身送到他里一边叹息。



    “大王本不想太过为难你,可两位公子一时轻忽大意”



    阎忠张嘴想要出“闯祸”什么的,但若没有哥俩的泄密,他们根本不知道荀彧竟然还有谋夺内阁六部的心思,从某种意义上,哥俩算是立了大功。



    董虎的心思太过异类,至少在这个时代是异类,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被荀彧轻易服,即便昨日得到了保证,阎忠和内阁大佬们也不敢百分百保证。



    不敢保证,阎忠就不能随意在“泄密”事情上多言,更何况哥俩身份不同,他也只能将话语了一半就止住。



    阎忠将信件放到皱眉不已的荀彧中,叹气道:“文若你是聪明人,应当知道史侯之事流入益州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而这对于我军并无任何益处。”



    荀彧眉头不由一皱,他当然知道与董虎的精明,正因知道,他才不怕开口出重新更换一个皇帝话语。



    对于他人来,荀彧是汉朝的殉道者,“废帝立帝”的话语根本不应该由他出来,可也正因他是一个殉道者,这才有可能与董虎了那样的话语。



    三国荀彧忠心耿耿辅佐曹操,看似不应该,应该转而辅佐刘协才对,可若明了汉朝的权臣政治常态,那就一点不奇怪他为何如此帮助曹操称霸一方,但当曹操准备称王时,他反而一反常态,竭力反对,甚至不惜一死来阻止曹操称王。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西凉兵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西凉兵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



    他与曹操亦师亦友,在曹军当中有着相当的威望、人脉,他原以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用一死来阻止曹操称王



    从“魏王”结果来看,荀彧失败了,但他也成功了,至少曹操至死也没能称帝,或许正因荀彧的死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危,这才阻止了曹操的称帝的野心。



    这是个阴谋诡计丛生的时代,看似朝堂上大臣们皆低头不语,但谁又能知道他们心下真实的态度?荀彧与曹操是几十年的好友,一直都尽职尽责,事到临头不还是“背叛”了?



    董虎不知道三国曹操至死不称帝是不是因为荀彧的死,但他敢肯定,荀彧的死一定会对曹操造成很大的麻烦,因为荀彧几乎等若于他的那些董姓兄弟,这样在军政体系都有很大威望的人以死反对,势必会对其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废帝立帝”在汉朝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若能因为刘辩的登基而保住汉室国祚,让已经霸占了九州之地的董虎转而成为汉室忠臣,荀彧是愿意一试的,正如他愿意支持曹操,借助曹操的能力而保住汉室国祚。



    只是董虎与曹操不同,他荀彧对董虎的影响力几乎为零,而且到了此时,他也不可能让天下再次回到一个“历史进步与倒退”反复拉锯状态当中。



    对于董虎来,时代是不断前进的,但实力强大且阻碍时代进步的世家大族是不可能甘心失败的,如此也就有了三国的“九品官人法”进一步巩固、加强世家大族的权威,世家大族的权威一旦得到了加强,在面对曹魏的打压时,世家大族也集体性的支持了司马家族篡魏,于是又回到了分封制上面来了。



    司马晋大肆分封实权王侯,仅二三十年便发生了八王之乱,之后更是进入五胡肆虐中原的时代,而这些都是董虎竭力想要避免的情形。



    世家大族的根基是分封,是动辄数千户食邑,四百年大汉朝供养了无数这样的家族,无数百姓都成了他们的食户,而这才是天下动乱之源!



    不全力打压世家大族,有些问题就是无解的,偏生他们又通过联姻而盘根错节,再加上他们在地方上的无与伦比的威望,一旦大量进入内阁六部,董虎就是用屁股去想也知道他的改革措施会遇到怎样的阻力,仅凭此他就不可能答应荀彧的建议。



    荀彧知道自己不该心存幻想,可他又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但凡明眼人都能看清当今天下局势,若仅仅只是凉州军能征善战也就罢了,关键是凉州军的统领是董虎,一个完全不像凉州人的子



    阎忠想着大丫转述董虎的话语,看着面无表情的荀彧笑了笑。



    “文若是聪明人,应当知道‘史侯之事’一旦流传出去,对你我双方都不是件好事,可事已至此,大王就算想压下来也已经不可能了,我军也只能利用此事的影响将利益最大化。”



    “有一利便有一弊,我军一旦将利益最大化,你荀文若必死!”



    荀彧鼻息一阵粗重



    “阎老这是要挟荀某吗?”



    “要挟?老夫只是在一个事实。”



    荀彧冷冷看着面无表情的阎忠,过了片刻方才冷脸拆开中信件,竟当众观看



    “礼部侍郎?”



    荀彧看到董虎拿出的重利时不由一愣,阎忠正色点头。



    “文若你应当知道,只要大王活着一日,只要内阁六部坚定大王‘宽待于民’道路,这场天下之争就再无任何悬念!”



    着,阎忠又指了指荀彧中信件。



    “老夫是内阁首辅,同时又是礼部尚书,依照大王制定的体制,内阁成员虽然不定,然内阁首辅只能自礼部、吏部、户部尚书中择优继任。”



    “文若,你可否理解大王的一番苦心?”



    荀彧嘴巴微张,他没想到董虎会拿出如此重利。



    依照他向童虎的提议,刘辩重新登基后,董虎肯定还是权臣,诸如继承董卓太师的位子,为了确保皇帝不会卸磨杀驴,也一定会保留“虚君政治”下的内阁六部,只有如此才能完全打消董虎的顾虑,汉室才有可能继续存在的一线会。



    汉室继续存在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卸磨杀驴,董虎早在十年前就明确表示不会做伸着脖子让人砍的韩信,若不能保证这一先决条件,他连一丝让出皇位的可能都无。



    董虎的种种表现都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不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将三公权柄集中在内阁首辅一人身上,一旦解决了董虎后,解决凉州军各级将领反而就容易了许多,毕竟将领们是不可能做皇帝的,只需要汉室拿出足够的代价,多册封几个万户侯也就是了。



    解决了凉州军武将,文臣也可以同样进行一定的安抚,诸如继续保留当下的内阁六部尚书、侍郎什么的,先将“汉室”名分确定下来,之后的事情慢慢来就是了。



    荀彧知道,最关键的就是董虎的态度,他是凉州军的王,只要能够服他,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董虎为什么要放皇权?



    喜欢三国之西凉兵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西凉兵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