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都是混蛋(上)

A+A-

    幸亏董虎没有听到荀谌的话语,否则的话,他一定会翻个大大的白眼!



    荀彧是大汉朝最后的殉道者,这点绝对不会错,董虎对此极为确定,但他的殉道是不是纯粹的为了大汉朝,那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没有别的原因,盖因荀家自一开始时就采取了保全家族的段,与世家大族常用的段没有两样,就是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是家族为大的时代,将家族精英儿郎分别效忠不同的诸侯,无论哪一方获得天下,他们的家族都不会因为押注失误而自此衰落,能有这样考量的家族,很难家族利益与诸侯利益相冲突时,荀彧还会死心塌地。



    或许有人这不对啊,荀彧是曹操的亲信重臣,双方没有解不开的矛盾啊?



    事实真的如此吗?



    未必!



    曹操若想称霸天下,不想成为世家大族的提线木偶,就必须打压世家大族!只有拿到足够的田地、人丁,只有拥有自主的财政大权,曹操才有可能成为一方霸主,无论谁参与天下争霸,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曹操的崛起过程中,荀彧的功劳远远大于任何一人,盖因他是颍川大族,因他的和,中原各大家族才更愿意帮助曹操,是曹操早期崛起的关键性人物,这不是寒门出身的郭嘉、戏志才能够比得了的!



    荀彧居中和,他也就成了各家族的代表性人物,可随着曹操年年用兵,随着人丁在战乱中大量死去,剩余的人丁又都被曹操扒拉进了屯田之列,无数大大家族一边给了曹操鼎力支持,另一边又无法从战争中获利,不仅不能获利,还要面临着曹操的诸多打压,换了任何人都不会满意的。



    各家族拿出钱粮支持曹操,如同一场投资,结果呢?不仅不能获得收益,而且还要面临着老本也亏了个精光情形,各家族自然不会满意,而这种压力就会堆加在荀彧身上,荀彧能怎么办?只能一再反对曹操的一些伤害到世家大族的政策,双方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大。



    三国曹操霸占的兖州、豫州是四战之地,董卓与关东诸侯们厮杀了一场,之后又是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曹操、袁绍联与袁术干仗,曹操与陶谦干仗,吕布与张邈勾结造曹操的反,刘备、吕布分别与曹操、袁术对掐诸侯们在中原之地来回厮杀,原本人丁稠密、富庶的中原也成了千里无鸡鸣情形。



    中原的经济遭到了重创,曹操与中原世家大族的矛盾也只会越来越大,而夹在中间的荀彧就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荀彧若是全面倒向曹操,帮助曹操打压中原大族,他也就成了各家族当中的败类、人,虽然能够短时间内保全家族,甚至因曹操的信任而更上一层楼,但可以预见的是,日后的荀家注定会被各大家族排斥,日后不家破人亡就不错了,更别更上一层楼了。



    世家大族的实力不容觑,尽管看似各家族在战争中损失无数,但他们掌握的话语权却不会少了半点,军政时代,武人是强势群体,文人会在刀剑强压下低头,可当政局稳定了后呢?难道帝王还会允许一群暴躁的武人拿刀挥舞吓唬人?



    没人是傻瓜,荀彧更是顶级谋士,他很清楚背叛世家大族会有怎样的后果,反对曹操称王也就合情合理了。



    相比不确定的三国曹魏、如今的董凉来,汉室王朝就“稳重”得多了,毕竟分封供养了无以计数的食邑家族,世家大族想重新回到原有的荣光时代也算正常。



    董虎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曹操被赶去了吴郡,荀彧没有会发出的“无一骨节”悲怆来,董虎无法判断他与曹操的割裂是不是因为中原大族对他的不满。



    但不管怎么,三国真正为大汉朝殉葬的仅有荀彧一人!



    而现在,荀彧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汉室王朝,另一边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又该如何选择?



    董虎也难以确定,直至信使紧急送来一封信件后,他突然间觉得世界竟然有些索然无味,但看到有些疑惑看过来的华雄,又是一声轻叹。



    “得不到的才显得珍贵,可一旦得到了,咱心下竟有些惋惜、失落”



    因“泄密”之事,简陋书房内也仅有两人,在董虎拿着信件示意下,华雄忙上前接过信件



    “若无咱们参与中原争霸,天下必被曹操曹孟德所夺”



    董虎依靠在躺椅里,看着房顶一角,眼中却有了些恍惚,过了好一会才轻声叹息。



    “雒阳发生变故,关东诸侯兵围雒阳,内忧外患之下,叔父只能强行迁都退入长安,而这一退也就丢了天下。”



    董虎侧头看了眼颇为恭敬的华雄。



    “关东诸侯之中,能成事的也只有霸占冀州的袁绍、兖州的曹操,余者皆有各种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仅只是自身的影响力、意志、能力、中原的人丁、经济实力,还有所处的地理位置。”



    “天下争霸初期,相互混战的尤为激烈、残酷,百姓的死伤较多,经济民生破坏的较为严重,谁掌握了更多的百姓残暴也好,仁德也罢,谁就在这场天下争霸中占据了先优势。”



    “袁绍、袁术有四世三公的袁家威望,能够在初期获得冀州、豫州各大家族的支持,而那些大族本身就掌控了无数百姓,所以他们天然的占据了优势。”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西凉兵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西凉兵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



    “公孙瓒在一开始时就犯下了战略上的失误,幽州虽然处于边缘之地,但却与四战之地的中原等若,有北面的乌丸人、鲜卑人,有辽东的公孙度,若不解决掉他们,公孙瓒就没有资格参与这场天下之争,偏偏他还不自觉,狂妄自大的与袁绍、曹操为恶,也就成了四面受敌情形”



    “幽州本就地广民稀,再加上幽州牧刘虞的死让公孙瓒失去了民心,而且幽州地处边地,边地人的性子本就不好,在困境中维持上下一心极为困难,境内混乱、民生凋敝、四面受敌这些都是幽州现实的困境,其余各诸侯虽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相比之下,公孙瓒面临的困难更加艰巨,偏偏他还是个猖狂自大的性子,根本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只知一味强横,却不知刚柔并济之道,第一个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



    



    “得民心者得天下,盖因农民、工匠是生产者,盖因士人是维护稳定的管理者,而兵卒自身则是纯粹的消费者、破坏者,若没有底层生产者来提供钱粮辎重,军队是没法子支撑下去的,也不可能强大的让人畏惧。”



    “天下一旦大乱,军队是唯一能够恢复天下太平的一个群体,残暴也好,仁德也罢,必须保证拥有足够多的底层生产创造者,之所以非仁德不能得天下,主要原因是军队自身的属性,是施暴者,需要一些规矩进行约束,避免军队伤到了自身,而‘仁德’就是规矩。”



    “公孙瓒、孙策包括叔父董卓、孙策在内,他们的性子都不好,冲动、短视且暴躁,是规矩的破坏者,虽可强势一时却难以争霸天下,是注定的失败者。”



    “袁绍、袁术、曹操、刘表、刘焉、陶谦、刘备,他们在‘仁德’方面要好一些,尽管他们并非真正在意底层百姓,大多都是以拉拢掌控底层百姓的大族为主,而非真正善待底层百姓,但不管怎么,他们也算是获得了相当一部分生产者的支持,唯一的差别是多少的问题。”



    “刘表、刘焉、陶谦虽精明却非天下之主,一守门犬尔,从刘备频繁更换势力来看,你就知他野心颇大,但他威望不足,刘表、刘焉或是成都朝廷不倒,他难以成事。”



    董虎心下很清楚,因他的干预保留了朝廷,甚至让朝廷能够独立自主决定一切,尽管现在看起来也只是一方诸侯,但他的干预却直接断绝了刘备争霸天下的可能。



    刘备能够成事,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他吞并了刘焉、刘表死后的地盘,而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吞并益州、荆州,不是因为他自身的威望,而是他借助了汉室大义,然而朝廷还在,而且没有被曹操或其他人掌控,而是刘协成了事实上的帝王,刘备再想借助‘汉室’之名就困难了千万倍,除非他想做第二个董卓,也成为他人嘴里的篡逆者。



    只要刘协在成都一日,刘备就休想霸占益州,他也就彻底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可能,最多成为江南一方诸侯,甚至连入主荆州的可能都无,至少董虎不认为自己会给他任何会。



    董虎目光有些涣散,一旁的华雄却极为恭敬,认真听着他的话语



    “若咱们不进入中原,这场天下之争的胜出者只能是袁绍或曹操,两者各有利弊,但若没有荀彧的帮助,曹操想要成事就会千难万难!”



    董虎转头看向华雄,神色有些郑重。



    “刚刚咱了,残暴也好,仁德也罢,想要成就一番霸业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生产者来保证军队的钱粮物资供应,而曹操一旦招降了青州军,所采取的一定是高压政治,也一定会让青兖豫徐本土富户家族不满,若缓和不了曹操与中原大族之间的矛盾,本就实力不如袁绍,若是境内再处处冒烟,无数家族反叛,这仗也就别打了,由此可见那荀彧的重要性。”



    “金角银边草肚皮,北面的幽州,南面的江南,以及凉并之地,这些地方都是天下之争的边边角角,然而这些地方都是人丁稀少,战乱频繁之地,若不能解决掉自身的问题,想要争霸天下就千难万难,咱们之所以能称霸一方,就是因为咱们占据了先,先行解决了自身的隐忧。”



    “咱们率先干掉了匈奴、鲜卑、凉州羌,有了可以安稳的发展环境,咱们的兵卒自身屯田,解决了百姓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虽然咱们在世家大族中威望不足,但咱也了,底层的农夫、匠人才是生产创造者,咱们的短板不是稳定秩序的官吏,而是生产创造物资的底层百姓。”



    “农夫、匠人是生产创造者,他们才是整个国家的稳定根基,而士人只是稳定秩序的管理者,可士人与咱们不一条心,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老实听话,骨子里却极为看不起咱们这些寒门子弟,由貌忠实奸的士人来管理咱们打下的地盘,那不是稳定秩序,而是‘秩序’最大的隐忧!”



    喜欢三国之西凉兵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西凉兵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