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般配

A+A-

    等几人陆续离开只剩下了陈二牛和乐意童。

    “以后你多保重, 承恩是个好孩子,以后理当能担起重任。”

    “是,以往我只顾着自己, 心里虽然惦记着承恩这孩子,但其实根本不了解他。我有些羞愧。”乐意童扣着自己的手指,这些话她只能和陈二牛一了。

    陈二牛想到自己的家人, 感同身受地叹了一口气。

    “乐都护和少将军心中还是有你的。”

    “对, 他们只是, 只是觉得我辛苦。”乐意童看向陈二牛, “你怎么样?我们虽从不谈论私事,可我总觉得你刚开始游学的时候有许多心事, 现在看来应该是你家人的事吧。”

    陈二牛点点头, 他将前因后果简单了一遍。

    这些年他在外也是一月给家中一封信, 信中只是自己过的很好问候两老身体和孩子们的学业,旁的陈二牛一概不问,要是运气好就能等到三丫的回信。

    从三丫的信中陈二牛知道,一开始爹娘还等着他先低头, 只是没想到他走就走了,他走了之后蒋阿爷手中有他的印章, 哪怕是刺史都要给蒋阿爷几分薄面,师兄帮着大姐找了另一处宅院, 伺候的人都换了一遍。

    就连鱼和大宝他们的夫子, 师兄都帮着重新选了位因身有残疾没法科考的老举人, 虽是分开住了, 但是孩子们还是一块上学堂的。老举人学识不差,为人刚毅正直,却又不是不知变通之辈。

    三丫和师兄虽然没有告知, 但光是想一想就知道师兄想要找到这么一位夫子很不容易,陈二牛虽然不再大把大把地往家中送东西,给夫子的礼品银钱米粮样样不缺。

    本来大姐和爹娘对他还有怨气,可等几个孩子跟着那老举人读了两年书明理后,倒是反过来劝起他们来,又有三丫盯着,爹娘大姐渐渐也想明白了些,偶尔他还能接到娘写的信,虽只是问问他是否安康,陈二牛也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四丫那边,陈二牛尽量每次写信都要多问下四丫,三丫一时不能把四丫的性子转过来,只好时时将其带在身边,常年带着四丫出诊,四丫身边没了丫鬟厮挑拨,现在虽然还有些机灵对爹娘的忽视有些气愤外终于又像是个孩子了。

    陈二牛还不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回去,生怕挑起事端,他想着等他考完会试再回一次乡。

    主要有件事陈二牛很是担忧,三丫在信中对他师兄的夸奖越来越多,其中多少带了些情谊,以往他们接触的少,可这几年为了陈家的事他们的接触多了起来。

    没有人会不喜欢师兄这种有赤子之心的人吧?反正陈二牛当初就很喜爱师兄。

    所以他能理解三丫的反复无常。

    陈二牛又不是眼瞎看不出来,但是看师兄的信,他只对挣钱吃喝玩乐有兴趣,最多再加上想要照料师父和自己。

    师兄一直没有娶妻现在每年都要给府衙交罚银,以前师父还和他趣过,什么只要师兄不用交罚银就行了。

    现在师父倒是随便师兄怎么过了,陈二牛却要担忧了。只不过三丫不明,陈二牛不会先提。

    不过现在比起几年前他离家时已经好了太多。

    “那便好。”乐意童静静地听陈二牛完,才抿了抿嘴角,“你爹娘本性良善,总有一日他们会想明白的。”

    “他们不会明白的。我更不指望他们明白。”陈二牛肯定地,他的眸色渐深,他亲自教出的徒弟和师父都不明白,更别

    陈二牛一点点靠近乐意童,他将脑袋靠在乐意童肩膀上,微微侧头,他用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游学虽是师父做的出决定,可我实际上什么都没学到。”

    乐意童没有动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的精神力似乎能体会到一种深深的疲惫。

    “我目光所及都是士绅豪富向我献上各色珍宝美人,劳苦农民不死不活,甜米果到底能帮他们多少,在南方士族谱上的人依旧,北方士族不仅在朝廷结党营私,武举衰弱,就连陛下都要忌惮各家眼线,我做渔户时便想过,这么大的地方我怎么连一方能安眠的土地都没有,为了能成为农户,我费尽心机,三十两银子对于一个渔户来是多少银钱啊。”

    “可现在我的食邑有三千户,田亩数千,铺面更是不胜数。我相信的亲人也不过是盼着我成为北地士族之一。”

    “你也这么想吗?”陈二牛轻声问,他闭上眼睛像是困倦了。

    他等着她的回答。

    这些年他们通信,虽然从不提及私事,可在那数年数百封信中,也能看出对方的想法。

    乐意童嗤笑了一声。

    乐意童微微偏头:“以前你问过我为什么这么忠心?其实那时候除了为了亲族,主要是我从来没法选择,我此生是无法将汤家给我荣华富贵割掉了,我怎么能选择,再了皇后是个好主子不是吗?我比那些要被买来买去婢女不知强了多少。”

    “唯将这十数年留在北境以报皇后对乐家知遇之恩,重用之情,”

    “可是,就像爹娘的,我嫁人后便不用在管乐家的事了。”

    她愿意为皇后为乐家为北境去死,但是他们只让她嫁人。

    虽是为她好,但皇后娘娘决心已定,难道她还能回信不愿吗?

    无端惹事生非罢了。

    “我一出生便是皇家家奴,你是一生来就是渔户,我们两个人很是相配。哪怕你以后再做回渔户,我也不怕,我武功好得很一定能成捕鱼最多的渔户吧。”

    陈二牛眼皮猛地跳了两下,他伸手将一直笔直站立的乐意童揽在怀中。

    “渔户就算了,河上潮湿晚年要受罪的,我们可以开一家学馆,你教武艺,我可以教四书五经,以后不准还会出现文武状元。”

    乐意童回抱住他,她心中不知为何终于感受到了迟来了八年的委屈,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滑落落在陈二牛肩上:“去做你想做的事吧。我乐意童还从未怕过任何人,任何事。”

    “我知道,我第一见你的时候便知道。”

    两人相互拥抱着对方,就像是对方是他们在世上唯一的依靠。

    卓骏之很想回马看师父和师娘在干什么。

    但是求生的欲望让他放弃了这种想法。

    乐济北和乐承恩拉着三人看景,可这北地深秋荒草遍地,真没什么好看的。

    几人之间不由得有些不知该什么。

    “少将军。”陈二牛和乐意童骑马走到他们几人身旁。

    “姑父姑母,你们走路没有声也就罢了,怎么骑马也没有声啊。”乐承恩吓了一跳回过身忍不住。

    “那是你功夫不到家。”乐意童笑着。

    “那要是和你们比,这有点太不讲理了。”虽然乐承恩自认自己天资聪颖,可和姑父姑母相比那就差了些。

    “姑父一路顺风。”乐承恩嬉皮笑脸地。

    陈二牛点头:“乐公子,少将军,再会了。”

    几人分别,陈二牛眼角眉梢都放松了些。

    “师父你和乐姑娘到底都什么了?”卓骏之看师父脸色极好,这可是问的好时候。

    “不要乱听。”陈二牛拍了一把卓骏之的后背,“赶紧赶路。”

    卓骏之也只是问问试试,见师父不愿意立马就换了话头。

    回程的路他们要熟悉不少,因此到达京城不过花了二十多日。

    京城还是一如既往地繁华。

    因着他们三人要备考,陈二牛一行入城时穿着十分寻常,奔波数年他们早就被晒得黑了不少,虽他们的衣裳是轻薄的丝绸,四人看起来不像是赶考的书生倒像是来京城做生意的行商。

    守门的官吏本来很是不耐烦地拿过他们的路引,可等看到他们的身份凭证后不由得吃了一惊。

    一行四人中竟然有三个举人!

    心想定然是因为南方路远,这一路赶来模样都糟蹋地不成样子了。

    这就算是学问好,能得了好名次吗?

    不过等他细细一看,这才发现四人除了黑了些糙了些外一个个竟是五官周正,仪态端方。

    “恭祝几位举人老爷高中了。”吏随口道,他对着每个来赶考的书生都会这话。

    陈二牛点头,他们几人混在赶考的书生中还真有些不起眼,他们走后门回了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