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段小莲
“皇上, 恕臣愚笨,尚未查清端王包庇郝永安其父郝容的缘由。”
南书房里,阮平朝坐在宣德皇帝下首, 恭敬地将自己从孙管事口中套出的话一一禀报。
端王和礼部勾结买卖官员的事情皇上心知肚明, 苦于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唉!”皇上长叹口气:“朕这位王兄真的是让人愈发的猜不透, 朕年幼的时候他还教过朕治国平天下之道,先皇还夸他是贤良忠孝之人,可这些年就和朝中这样污浊的势力混合到了一起, 实在让朕心痛。”
端王少年时也曾意气风发,文韬武略样样出众, 但苦于生母地位卑贱, 所以总被宣德皇上压上一头。
近些年端王朝中势力稳固, 若是轻易动他, 不管内里原因如何, 外头都会扣个兄弟阋墙的帽子。
历来天子都希望青史留个贤德之名, 他也不例外。
“承佑,他们之间的勾结牵连要查的清楚明白才行, 朕希望此事拿到朝堂之上辩论的那一天,证据确凿无人能驳。”
阮平朝讷讷答了个“臣知道了。”
证据是一方面, 皇上更希望触动到彼此利益的时候, 这□□佞之臣能够自己狗咬狗窝里斗,而不需要自己出面解决。
这些, 阮平朝知道的清楚明白。
“对了,姝妃下月临盆,到时候你府上那个厨娘也还你吧,朕知道当初你推荐她也不过希望这紫禁城能庇佑她一段时间, 现在既然她姐姐的事情也搅合到这里头,怎么着也脱不了干系,放在姝妃身边也不安全,就还是回你府上吧。”
“可……”他听罢一愣,旋即便想不,尹娇娇的死讯对自己来都是一个不的冲击,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件事情告诉尹湉湉。
“别什么可是不可是的了,核儿进下独家总不能你府上的人放在朕的后宫待一辈子吧,朕乐意,你能乐意吗?”
皇上语气里透出一丝玩味,阮平朝心里咯噔一下。
看样子不光是端王知道尹湉湉是自己的软肋,连皇上都知道了。
现在这丫头放在宫里也没那么安全了。
罢了罢了,早晚也是要的。
“臣遵旨。”
**
一听尹湉湉下个月便回府上,阮府里头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愁。
欢喜的是金宝银宝和段启山等人,尹姑娘手艺一绝性格又极爽利,阮府上下嘴都给喂刁了,自她入宫以后,没了好伙食,他们都清减许多。
一听她要回府,这伙人自然高兴。
愁得则是视尹湉湉如洪水猛兽的段莲……
“哥,你若是还将我当是你的亲妹妹,就去告诉承佑哥哥,将那没教养的丫头撵了出去。”一听此事,段莲便急急来寻亲哥哥段启山的帮助。
身穿一袭青色棉袍的段大少爷似乎并没什么精力应付她。
他斜斜倚躺在藤椅上,摇着折扇勉强翻了翻眼皮,慢悠悠道:“莲,不是哥哥泼你冷水,承佑心里根本就没有你,你想什么招儿也没有用,再人家丫头也没招你没惹你,还救过你一命,你在背后这话,可有些没规矩了啊。”
“你……段启山你,我这就去告诉爹娘你欺负我。”段莲从没受过什么委屈,从来都是想要的东西垫垫脚尖都能够着。
她原以为自便心仪的阮平朝也是如此,早晚是要迎娶自己入门的。
可谁成想这回来了京城一瞧,凭空出了这么个粗鲁的山野村妇与自己抢人。
她非常不高兴。
见她撒泼,段启山无奈,只得起身揽住她的肩膀,宽慰道:“妹妹,甭拿这个吓唬我,爹娘要是知道你来京城就是为了和个丫头争风吃醋,回头比我还急着让你回去,别傻了,这京城地大物博,比阮承佑好的少爷公子多得是,回头哥哥再给你介绍。”
“用不着,我只要承佑哥哥。”这一番宽慰一点作用没起到,段莲更气了,甩开他转身便往院外走。
恰逢阮平朝刚刚回府,来偏院同段启山话,两人一进一出正好撞了个满怀,阮平朝蹙紧了眉头。
“走路看着些。”
段莲刚想开口寻求安慰,正听到阮平朝扔下一句似指责的冷语进了院子,并不理她。
讨了个没趣,她也拉不下脸,只得“哼”了一声甩脸出去。
“你妹妹怎么又哭哭啼啼?”阮平朝进了院子,坐在了段启山身旁的石凳上问道。
“啧,还不是因为你,什么时候你成了亲,我妹妹才能不围着你转。”段启山翻着眼皮,自顾自的地又补充了一句:“嗯……这还得是建立在她不想给人当妾的基础上。”
段家与阮家是世交,两家孩子也一块长大,十分亲近。
偏阮平朝生的又英俊风流,文采在金陵城中也是数一数二,段莲情窦初开之时身边有如此出众的少年,自然就动了心。
“怪我,下次我拒绝的更直接一些。”碍着两家关系,阮平朝向来以礼相待。
可委婉的拒绝段大姐仿佛看不见,好好一个姑娘总不能让自己无尽的耽误下去。
“你可别!”一听这话,段启山扑腾一下从藤椅上坐起来道:“赶明儿你成亲这事儿就算完了,你现在要直接拒绝她,那姑奶奶能把这府里的房子都哭塌了!”
自家妹子是个多么难缠的人物,段启山可知道的一清二楚。
深秋已至,空气里都弥漫出一股子羊肉汤的味道,段启山禁着鼻子嗅了嗅,叹道:“赶明儿丫头回来了,必须得给我做一顿烧羊肉,这日子的羊肉正肥。”
罢,他翘着的腿抖了抖,又咽了下口水。
京城深秋,吃羊肉最滋补。
夜风微凉,吹在阮平朝的侧脸上,他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
见好友并不答话,段启山好奇道:“承佑,我怎么瞧着丫头要回来这事,你好像并不怎么高兴啊?”
高兴?
阮平朝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此刻的心思,他只是想起那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丫头跟自己提起姐姐时候的模样。
“阮承佑,我姐姐生的漂亮温柔,一双巧手比我会的点心还多,她还识字会吟诗,我这样的你不喜欢,不准你会喜欢我姐姐的。”
她提起姐姐的时候一脸的欢欣,心心念念要将姐姐带回蜀中,阮平朝不想破她美好的梦。
“你,若是尹姑娘知道了她姐姐的死讯会如何?”他淡淡道。
“还能如何,那是她的亲姐姐,尹湉湉又最是个鲁莽直率的,恐怕她会直接冲到郝府上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阮承佑,帮我。”他脑海里闪过那日在端王府上她的模样,不知怎的,他的心微微抽动了一下,有些难受。
**
时年隆冬,姝妃早产。
皇子落地时候并未足月,姝丽阁里头一应下人都忙活坏了,这里面自然也有包揽了姝妃母子饮食的尹湉湉。
“尹湉湉,主子叫你到屋子里话。”
往日用膳,都是她将食盒送到姝妃寝宫外面,由翠月接进去,毕竟天寒地冻,姝妃又刚生了孩子最怕寒凉,所以旁的人从不许进寝宫半步。
可今日不同,姝妃生产已经月余,按照当初圣上的旨意,是到了尹湉湉出宫的时候。
掀了寝宫门口的棉布帘子,她跟在翠月的后面。
宫里各殿都烧起了火龙,一进去迎面便来了一股暖意。
姝妃换了一身月白的夹袄,长发拢成髻,并没有过多装扮,但透出一股清丽的风采。
尹湉湉叩拜之后,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等待主子训话。
“丫头,你可想好了,这宫里的待遇可比你在一个府尹家里头强的多。”姝妃并不愿她出宫,这宫里的日子几十年如一日的无趣,好不容易来了个手艺好又逗趣的丫头,她有些舍不得放人。
“主子,的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人,在宫里伺候您生怕出错,再宫外头自由些,待着舒服。”
在宫中待了数月,尹湉湉在芸香的教导下也学会了些主子们爱听的话。
姝妃听罢笑起来:“哟,什么时候你这个猴崽子也变得这么会话了。”
完,她若有所思的抬头朝外望了望。
白雪覆盖了宫墙,红白相间的城墙看起来有些寂寥。
“罢了,本宫也不强留,谁不爱宫外的天地宽广……”
阮府门前。
一顶蓝帷轿停在门前,掀了轿帘,从里头出来一个身穿红色夹袄,脸蛋圆圆的少女。
她刚一下了轿,手里提着的包袱便被一旁等候多时的金宝抢了过去。
“尹姑娘,你可回来了,我们都惦着您呢!”大门一开,银宝和段启山也迎了上来。
“丫头,不错嘛,在宫里长了见识了,这模样气质也像个千金姐了。”
毕竟是姝妃宫里出来的下人,尽管规矩没有全学,但是一些行走坐卧的皮毛尹湉湉也看了不少,此刻看起来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提着菜刀的丫头了。
“阮承佑呢?”她没什么心思应对其他,自从上回在端王府上一遇,又是许久未见,她急着想知道姐姐的下落。
话音刚落,只见阮平朝一袭玄色长袍从里头迎出来,鼻头通红的丫头笑的像是一朵太阳花,明媚温柔,开口道:“阮承佑,我回来了!”
她她回来了。
仿佛这里就是她的家。
阮平朝还没来得及开口,只听丫头急道:“阮承佑,我姐姐呢?”
尹娇娇不堪受辱,一头撞死在了端王府后院。
这样的事实,看着面前笑盈盈的姑娘,阮平朝却怎么也不出口。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身旁众人皆不敢开口。
所有人都知道她姐姐的下落,除了尹湉湉。
可没人愿意往这个姑娘的心口上捅这把刀。
一见无人话,尹湉湉有些着急,她心里不安的情绪更重,两步走到阮平朝身前急道:“我姐姐呢?”
“你姐姐……”阮平朝轻轻偏过头,并不看她。
“你姐姐同顾秀才在一起,我们最近刚有了眉目,不准过一阵儿就能找到了。”没等他完,段启山将话头抢过来,然后赶忙朝他使了个眼色。
尹娇娇的尸体还未找到,现在开口未免早些,既然她注定要受这一遭痛苦,不如等到案子了解,尸体找到再一起承受。
盯着段启山的眼睛,阮平朝内心波涛汹涌,可最终还是没有反驳。
“是吗?阮承佑。”尹湉湉追问。
他轻轻阖眼并不直视她,嗓子眼里低低一句:“嗯。”
深知好友是个不会撒谎的性子,段启山赶忙跟过来解释,孙管事与尹娇娇起了冲突以后,她一气之下出了王府,幸运的是很快就找到了顾秀才。
顾秀才广陵赴任的事情出了些问题,两人便隐姓埋名在京城住下了,所幸现在已经查到了些行踪。
“别急,早晚能寻到你姐姐。”
听到此处,尹湉湉高兴地连蹦带跳,只是她并不知段启山隐去的后半句是:早晚能寻到你姐姐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