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012 汇款
*
江队长开会要一个星期。
村里的事儿,都是田秋山管着。
这天下午,邮递员来了。
他背着邮包徒步进了村。找到村委会,搁下报纸,还掏出了一封汇款单。
这是田大旺寄来的,写着孙梅英收。田秋山晓得孙梅英家的情况,就把人喊过来,直接交到孙梅英的手上。
“妹子,先不要声张,抽空儿去镇子上取回来。”
“嗯,俺明白。”
孙梅英揣着汇款单,兴冲冲地回到家。
“苗,你爹汇钱来了!”
孙梅英嗓音颤抖,甭提多高兴了。
田苗也一下子蹦起来,喊着:“娘,给我看看。”
田苗拿着汇款单,瞅瞅上面的金额,一共十万块(合十块钱)。这是一笔巨款啊!怕是田大旺同志图省事儿,把两个月的津贴攒在一起,汇了过来。
田苗心里一松。
爹知道汇钱就好,明还没出问题。可又一想,光汇钱咋不写封信?是不是觉得她跟娘不识字,没有写信的必要?
田苗在心里嘀咕了几句,就指着汇款单上的一行字。
“娘,快看,这是爹的通信地址。”
孙梅英搁在眼前,使劲儿瞅了瞅。上面的字儿认不全,就:“苗,等余教员回来了,让余教员帮忙认认。”
“好咧。”田苗答应着。
其实,她早把地址记下来了。黄浦区某大街三十六号,看着像是单位地址。心,有地址就不用发愁了,一定会找到爹的。
*
汇钱的事儿自然瞒不住。
不过片刻功夫,袁氏就蹬蹬蹬地上门了。
“老三家的,大旺汇钱来了?快给娘瞧瞧。”
“娘……”孙梅英不想给。
袁氏皮笑肉不笑的,盯着孙梅英。
“咋的?那是大旺汇来的,给娘看看咋了?”
孙梅英只好掏出来,递给袁氏。
袁氏拿着汇款单,放在眼前瞅着。
可她不识字,哪里晓得上面写得是啥?就干笑两声,:“老三家的,你爹了,明儿就去镇子上把钱取回来。”
“娘,俺自己去取。”孙梅英神色微变。
“你自己去取?一个年轻媳妇儿走山路,就不怕遇到坏人?”
袁氏着,就把汇款单往怀里揣。
“娘,把单子给俺。”孙梅英伸出手。
“给你?这是大旺寄来的,你爹和俺都有一份儿。”
袁氏很霸道,揣着汇款单就想走。孙梅英上前拦着,袁氏嗤笑了一声,:“咋的,还想跟你婆婆争抢?”
“娘,那是大旺给俺寄来的,您不能拿……”
孙梅英据理力争,可袁氏哪里在乎?她昂着头就要走。田苗实在忍不住了,从里屋冲出来,揪着袁氏的衣襟。
“奶奶,那是俺娘的!”
“你娘的?上一边去吧!”
袁氏一甩手,差点把苗撂倒。孙梅英上前一步,护着苗。
袁氏瞪着眼睛,:“咋的?你们娘俩想一起动手?”
一句话,喝住了孙梅英。
跟上次不同,真要撕扯起来,不占理的是她。
可田苗哪里害怕?她是个娃娃,即便起来也没啥。就一把抱住袁氏的大腿,使出了千斤坠。
袁氏想挣脱,可哪里挣脱得开?
田苗喊着:“娘,快拿汇款单!”
孙梅英上前一步,袁氏赶紧护着口袋。
“娘,动作快点!”
孙梅英伸手抓过来,袁氏厉声喝道:“老三家的,你再过来,俺就把汇款单撕了!”
“娘,使不得。”孙梅英稍一犹豫。
袁氏抬起脚来想踹苗,可未等她踢下去,就觉得腿弯子一酸,差点摔倒。
“你这个娃娃,使得啥赖点子?”
袁氏气急败坏,想补上一脚。可田苗反应很快,照着腿弯子又来了一下。袁氏站立不稳,若不是苗抱着大腿,就直接趴在地上了。
“苗,快松开。”孙梅英担心苗。
可苗哪里肯松手?
她冲着孙梅英使眼色,意思是把汇款单夺回来。孙梅英明白,却下不去手。毕竟是婆婆,不能掰着手指头硬扯啊。
正乱着,余晓华回来了。
她一进屋,就看到苗抱着袁氏的大腿,孙梅英手足无措,站在一旁。
“大娘,你们这是做啥呢?”
“呃,没啥,家务事儿。”
袁氏想挣脱开,田苗就扯着嗓子喊:“余阿姨,我奶奶把汇款单抢走了!”
“汇款单?什么汇款单?”
“是我爹汇给我娘的。”
“娃娃不要瞎,那是大旺给俺的。”
田苗抱着大腿,袁氏瞪着眼。
余晓华温声劝道:“都松开,好好。”
“不行,一松开,俺奶奶就跑了。”
余晓华心知情况复杂,就:“好吧,我在这里看着。梅英姐,你去喊村委员。”
“余教员,这是家务事儿,让外人来掺和啥?”
袁氏一听,有些着急。
可余晓华不为所动,催促着:“梅英姐,快去吧!”
孙梅英犹豫了一下,就出去喊人。
不一会儿,田秋山带着村委员们赶来了。
田苗这才松开手,被余晓华拉进里屋。田秋山问了情况,就:“二婶,把汇款单还给梅英妹子。”
“凭啥?”袁氏翻着眼。
“凭啥?就凭收款人写的是孙梅英,您就不能拿。”
“不能拿?俺偏要拿。”袁氏梗着脖子。
“二婶,那单子上没写你的名字,你去邮电所可取不出钱来。”
袁氏一听,傻眼了。
邮电所不是认单子不认人嘛,咋突然变了?她摁着怀里的汇款单,:“给你可以,可有一条,俺和大旺爹要分一半。”
田秋山很为难。
按,分家了,收款人写的是孙梅英的名字,就该是孙梅英的。可大旺兄弟是二叔和二婶的亲生儿子,有赡养义务。
他考虑了片刻,就派人去喊田老汉。
田老汉躺在炕上,装着病歪歪的样子。这事儿他自然清楚,可不好出面,就交给了老伴儿。原想着顺顺当当地就要回来了,可没想到村里也掺和进来了。
田老汉颤颤巍巍地起了身。
他到了大旺家,自然是装聋作哑,一副不当家的样子。袁氏的态度愈发强硬,:“不给钱,俺就把汇款单撕了,谁也要不着。”
田秋山拿她没办法,就跟村委员们商量。
有村委员提议:“都是一家人,就各让一步吧!”
田秋山征求了孙梅英的意见,算分给袁氏和田老汉两万块(合两块钱)。
可袁氏不依,非得要一半。
还跳着脚:“这是俺家大旺挣的,凭啥不给俺?”
“二婶,看你这话的!”
田秋山眼一瞪,想拍桌子。
可这是家务事儿,靠压制是不成的,就耐着性子劝道:“二婶,你也瞧见了,梅英这边是个啥情况?大旺不在家,一个人忙里忙外的,还塌了一屁股债,靠啥还啊?”
“靠啥还?俺管不着。”袁氏咬着牙不松口。
田苗想冲出去。被余晓华一把拦住了。
“苗,大人的事儿,不要掺和。”
田苗明白,可就是气不过。
最后,孙梅英扛不住了,:“行,那就分一半吧!”
袁氏这才掏出汇款单,递给田秋山。
“秋山啊,你们几个给做个见证,这钱一取回来,就给俺送过去。”
“好的。”
田秋山接过单子,还给孙梅英。
袁氏皮笑肉不笑地:“老三家的,听你给大旺写信了,那俺也给大旺写信,把家里的事儿好好道道……”
“娘,您想写就写吧。”
孙梅英白着脸,心劲儿泄了一半。
这开了头就刹不住了,只要大旺寄钱回来,公爹和婆婆就要分走一半。按,孝敬爹娘是应该的,可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地硬抢硬夺,实在是憋气。
*
人走了,屋里安静下来。
孙梅英一头扎到炕上,两眼发直。
“娘……”田苗揪揪娘的衣襟。
“.…..”孙梅英不言不语。
田苗急了,大声喊着:“娘!”
余晓华掀开门帘进来,握着孙梅英的手。
“梅英姐,咱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咱们女人得自己想办法,学文化,学知识,自个儿挣钱养活自己,这样才活得有底气,才不会受任何人的气儿……”
孙梅英听了,眼珠子动了动。
余教员得对。这钱要是自个儿挣的,公爹和婆婆还敢伸手吗?
余晓华讲着大道理。
孙梅英想明白了,就从炕上坐起来。
“俺以后自个儿挣钱,谁的气儿都不受。”
“嗯。咱们女人就要争口气儿!”
余晓华语气坚定,眼神明亮。
田苗也在一旁,:“娘,咱去沪上找我爹,挣大钱。”
“苗,不要瞎。”
孙梅英嘴上这么,心却触动了。
原想着,在家里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可这才几天又回到了老路上?工作队驻扎在村里还好。一旦工作队走了,谁给她撑腰?公爹和婆婆还不是想咋拿捏就咋拿捏?
若是去沪上找到大旺,就没这些烦心事儿了吧?
到了晚上,孙梅英悄悄问苗。
“苗,你你爹同意咱去吗?”
“同意,当然同意了。”
田苗鼓动着,城里找事儿容易,挣钱还多。
孙梅英有点动心。
“苗,等你爹回信,听听你爹的意思。”
“嗯。”田苗点点头。
看来,坏事也会变成好事。奶奶把钱弄走了,对娘的刺激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