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漏洞2

A+A-

    *

    孙梅英也被吓蒙了。

    她再迟钝, 也晓得发生了状况。

    “这…这可咋办?”

    孙梅英牙齿颤,不出囫囵话来。

    田苗跟孙梅英咬咬耳朵。

    “娘,一会儿去门卫那里, 给爹电话, 喊爹回来。”

    “嗯。”

    孙梅英不晓得电话是啥, 可还是点点头。

    田苗趴在门后听着, 孙梅英也鼓起勇气凑过来。

    有人出来了, 下楼了。

    孙梅英揪揪苗, 指了指壁柜。

    “苗, 腰带还在里面……”

    “那赶紧拿出来。”

    田苗心, 亏得壁柜里光线很暗,对方没有发现那条腰带。不然,麻烦就更大了。

    开壁柜,摸出腰带。

    孙梅英缠在了腰里, 就扯着苗下楼。

    楼道里静悄悄的,同志们都上班去了。

    孙梅英和田苗出了楼栋, 才长舒了口气。

    俩人装着散步的样子, 往院门口走。

    到了门卫那里, 田苗仰着脸, 跟值班战士:“同志,麻烦您给工商处的田建国个电话……”

    值班战士瞅瞅苗, 又瞅瞅孙梅英。

    “同志,麻烦您快一点,我有十万火急!”

    田苗催促着, 都快哭了。值班战士本想多问几句,可看到一大一都急红了眼,就抓起了电话。

    “喂, 帮我接一下工商处。”

    内线电话接通了。

    田苗对着话筒:“爹,快回来,有情况。”

    田大旺一听,就借了一辆自行车往回赶。

    到了大门口,看到孙梅英和苗都在。

    “苗,啥情况?”

    田苗趴在大旺的耳边一,田大旺也惊呆了。他抓起电话到保卫处,:“徐同志,找到了。”

    放下电话,田大旺就往楼赶。

    他不知道暗中保护的同志撤了没有?也不知道特务有没有同伙?可皮箱里的东西太重要了,那是证据,也是特务的联络手段,不会轻易放弃。

    到了楼栋前,田大旺定了定神。

    远远的,他朝孙梅英和苗望了一眼,就上了楼。

    一会儿功夫,徐科长也带着几位同志赶来了。

    果然,从壁柜里找到了一只皮箱。

    “先不要开,防止里面有炸.弹。”

    一位戴手套的同志提起箱子就走。

    到了操场上,方停下了脚步。

    两位同志在远处警戒,戴手套的同志趴在皮箱上听了听,又检查了一遍,方开了箱子。他冲着两位同志做了个手势,意思是安全了。

    电台发报机被起出来了,几位同志兴奋得直搓手。

    “这家伙真狡猾啊!咱把屋里都翻遍了,愣是没找着,哪里想到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原来,壁柜后面是一道板壁,板壁的另一面涂着一层水泥,看着像是墙壁,伪装得很巧妙。两位同志来搜查,挪开柜子找到了夹壁,夹壁里搁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却没有电台发报机。没想到夹壁后面还有一个机关,跟这边的壁柜是连通的。

    这房间设计得太巧妙了,差点就走了眼。

    徐科长很激动,握住田大旺的手,用力摇了摇

    “建国同志,多亏了你啊!”

    田大旺本想解释一下,可想着苗的过人之处,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不是他贪功,而是想保护苗。这娃娃聪明得过了头,跟外人无法解释。

    *

    徐科长赶来的同时,抓捕行动也展开了。

    张长岳是文教接管委员会下属的新闻出版部的外联人员,在另一处院落工作。调查期间,保卫处派了同志盯梢,想摸清他的底细,看看能不能挖出更多线索。

    可电台被起获了,要防止对方跑路。

    便衣人员立马赶到了新闻出版部。可张长岳没了踪影,是去洗手间了。可冲到洗手间里,却发现后窗户开着,人跳窗跑了。

    “立即发布通缉令,在车站、港口、水陆码头……”

    可偌大的沪上,想藏身并非难事。

    尤其是张长岳对沪上很熟悉,他是高校出身,伪装成进步青年,积极分子,混到了新闻出版部搞联络工作,认识得人不少,路线也很熟悉,这给抓捕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到张长岳,保卫处接到举报就展开了调查。

    按,以他的资历是住不进洋楼的。

    可他认了一门亲戚,在接管处工作。那位同志有家属要来,就申请了住房。可因为路远,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他就借了亲戚的房子暂住。

    根据调查,这栋洋楼以前住的是一位情报高官,设计得非常巧妙。估计张长岳受人指点,可以作为藏身之处,才费尽心机搬了进来。

    本来,隔壁房间空着,安全得很,把电台藏在那里正好。任谁也想不到宿舍大院会安放着一部电台吧?这就是灯下黑,没人能猜到。

    可田大旺一家搬进来了,又碰上田苗闲不住瞎捣腾,结果发现了壁柜的秘密。

    张长岳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一点。可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机关人员甄别筛选,依然存在着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