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捣乱
*
田大旺和徐科长碰头后, 就电话联系赵科长。
赵科长正在家里,听到楼下的阿伯喊:“二楼东户的赵先生,电话!”, 就下楼去接电话。这是楼栋的公用电话, 接听都要收费的。赵科长业务繁忙, 就办了包月。
电话里, 田大旺客气地道:“赵科长, 拜托您一件事儿……”
“好, 意思, 意思!”
赵科长连声应着, 热心得很。
原来,徐科长得到一个情报,报馆记者许美玉在舞厅出现了。拉她来跳舞的是吴家二公子,父亲是商界的吴先生, 在沪上鼎鼎有名。这个举动颇不寻常,徐科长想安排人员进去, 就找到田大旺, 问他跟吴先生的关系咋样?
田大旺跟吴先生照过面, 过几句话, 没什么交情。听到要安插人手,就推荐了赵科长。赵科长过去搞地下工作, 对酒吧、舞厅很熟悉,认识得人多,跟吴先生也有交情。
徐科长考虑了片刻, :“那就请景坤同志搭个线吧?不过,不要提是保卫人员,就你帮忙推荐的……”
徐科长很谨慎, 不是对赵科长信不过,而是人多口杂,难免有疏漏。田大旺心领神会,就跟赵科长推荐了便衣同志,是海外回来的,想跟沪上的商界人士拉拉交情。
赵科长知道田大旺难得开口,自然乐意帮忙。还拍着胸脯:“建国同志,你放心,牵线搭桥的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
约好了见面地点,田大旺放下了电话。
徐科长安排的人员也到位了。一对青年男女,扮得很时髦。
“建国同志,这是李思文和赵丽莎……”
田大旺瞅瞅二人,一个穿着西装着领带,头发油光发亮。另一位烫着卷发,穿着蓝色灯芯绒连衣裙,裹着披肩。如果不是徐科长介绍,真以为是归国华侨。
“徐同志,你这边真是人才济济啊!”
“喔,我也是临时抱佛脚……”
徐科长是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因为纪律严明,保卫人员很少涉入娱乐场所。特务们抓住了这一点,把舞厅、酒吧、游乐场作为活动地点,那里消息灵通,传播快,那些莫名出现的谣言就跟特务们的活动有关。而许美玉出现在舞厅,明特务们在拉拢工商界人士,密谋着什么?
这是一个漏洞,要想办法补起来。
可保卫人员都是部队上下来的,一举一动都带着军人气质。甭跳舞,就连走路姿势都能看出来。徐科长本想找沪上做过地下工作的,可解放后好些同志都转到了明处,不再隐瞒身份了,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碰到熟人。到时候不但完不成任务,还有可能草惊蛇。
徐科长挑挑拣拣,才选出了两位会跳舞的。培训了一下,就推出来上岗。
田大旺摸摸脑门。心,这个任务他可担不起来。
几个人核对了口径,就行动起来。
徐科长开着汽车,把三人送到百货公司。他坐在驾驶位上,一身便装,看着像个司机。
赵科长搭乘电车赶来了,跟田大旺了招呼。
田大旺做了介绍,:“景坤,这是李先生和赵姐。”
“李先生好,赵姐好!”
赵科长热情地握了握手。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李先生,赵姐,刚听到一个消息,中午有一个冷餐会,要不,我联络一下?”
“好,那就麻烦赵先生了!”
赵科长人头很熟,三下两下就听到冷餐会是周家出面办的,吴先生和两位公子都会出席,正好给李思文和赵丽莎牵个线。
田大旺一听,很高兴。
“景坤,李先生和赵姐就拜托您了。”
“好,没问题。”
田大旺完成了任务,就摆摆手走了。
赵科长本想拉上田大旺,可田大旺啥也不去。个人有个人的路子,他头一回感到交际也能派上大用场。
*
回到宿舍大院,正赶上饭点儿。
“梅英,我回来了!”
田大旺兴冲冲地进了厨房。看到孙梅英系着围裙,在盛米饭,就:“梅英,咱下午去买米。”
“大旺……”孙梅英瘪瘪嘴,一副要哭的样子。
“梅英,你咋了?”
孙梅英了丢钱的事儿。田大旺虽然心疼钱,可还是宽慰道:“丢了就丢了,以后心一点。”
“大旺……”孙梅英觉得好受了一些。
也亏得是大旺,要是在老家,被婆婆晓得了,还不把她骂死?
一家三口吃了饭,就准备去粮店。
田大旺掂着米袋子,:“梅英,这一回我跟着,看哪个敢偷?”
有大旺陪着,孙梅英觉得很踏实。
田苗也意识到有爹和没爹是不一样。
到了国营粮店,排队的市民依然很多,可秩序良好。工作人员也很麻利,有记账的,有收钱的,有过称的,一会儿功夫就轮到了。
田大旺买了十斤大米,背在肩上。
正往回走,就看到了赵国江。
赵国江穿着一身便装,戴着鸭舌帽,在街对面站着。
看到田大旺就使了个眼色。
孙梅英还没反应过来,田大旺就跟着人家进了弄堂。
二人站在大树后面,压低嗓门话。
“建国同志,上午秩序不好,包括你家属在内,丢钱的顾客有好几个,甚至差点起来,还嚷嚷着国营粮店人了!我觉得这个事情不对,就留心着。果然,是同一伙人在捣乱,插队、骂人,挑起是非,再趁机掏钱包,巡逻队一下抓了好几个,把赃款追了回来……”
赵国江穿着便衣,就是为了盯着,也便于观察。
“建国同志,一会儿带着家属,去警署把钱领回来。”
“好,太感谢了。”
“建国同志,有一个情况得注意,这伙人来闹事,净挑国营粮店,像是有人指使的?可警察问话,那几个家伙一口咬定,这一块地盘是他们的,想趁乱弄点钱花花……”
田大旺一听,就警觉起来。
“赵同志,这个情况是不是跟保卫处汇报一下?”
“嗯。”赵国江点点头。
经过了刺杀.事件,赵国江的脑子时时刻刻绷着一根弦。而蒋如云的事儿,更是让他提高警惕。
从弄堂里出来,孙梅英扯着苗正等着。
“梅英,走领钱去!”
孙梅英一听,高兴坏了。
“大旺,我去跟赵同志个招呼,好好谢谢人家。”
“不用了,赵同志还有任务。”
田苗咧着嘴,赵叔叔真厉害,一下就把坏人抓住了。
一家三口赶到警署。
片警看到田大旺穿着军服,立马毕恭毕敬的。
“这是追回来的钱款,您在这里签个字儿,去那边领钱。”
没费什么周折,孙梅英就领到了那笔钱。
一万五千元(合1.5元),一分不少。
她心地揣在暗兜里。被划烂的衣襟已经缝好了,她手艺好,从外面一点也看不出来。田苗明白,如果不是巡逻队盯着,这钱即便被追回来,也不一定能顺利拿到手。
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地回到家。
孙梅英忙着数票子,一连数了三遍。
失而复得的喜悦,溢满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