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二更】冬至那日马知府也来吧。
天上雪飘飘, 积雪中,有雪雾笼罩着杭州城。
快要冬至,今年虽因为骤变的天气无法举行庆贺活动, 但大家还是在家门外挂起了红灯笼。
这日雪不大, 马仪就带了衙役来猫咖运煤。
碧玉湖下的水牢里还剩下半的煤炭,今日多跑几趟, 大抵就能都运走。
顾长安给每个衙役都送了杯热奶茶, 才回到沙发处。
马仪正在看煤球,煤球的尾巴近日长了出来,因为日日听经,加之灵食温补,魂体也稳固了不少。
只是虽然稳固了,在灯光下偶尔还能看见它略有些透明。
“你这猫……”马仪有些迟疑, “是遇到什么变故了?”
“先前为了救人, 猫受了些伤。”顾长安温和地, “它是身有功德的猫咪,你不要怕。”
“你的猫有何可怕的, 只是看着怪让人心疼的。”马仪, “它受了伤, 可有法子医治?”
“倒也无甚太有效的法子。”顾长安想了想,又,“许是多些人真心希望它能快些痊愈, 便能好得快一些吧。”
尺玉曾经反复给他强调信念的力量。煤球曾经想不起来,也是因为靳羽的信念。
若是有许多人希望煤球能健康, 也是真的能变好也不一定。
马仪听了这话, 面露沉思之色。好一会儿, 他才:“我原本有一个想法, 但这想法太过冒犯,才不敢出口。”
冬至贯来是杭州府很重要的一个日子。民间有年之,虽然府衙不会组织庆祝活动,但百姓们却各有安排。
通常,大家会对祖宗们进行祭祀,再宴请为了祭祀先祖而归来的亲人们。
去岁的冬至,顾长安还熬过羊肉汤送给陈录一家人,那一盏羊肉汤还引发了一些事端。
今年的冬至,祭祖与宴请想来都没可能了。马仪就想做一些别的,让百姓们都热闹热闹。
可天气如此之寒,积雪如此之深,便是只让杭州城热闹热闹都不可能。
他在府衙里思来想去,就将视线放在了猫咖上。
他们杭州府的这两位妖怪老爷,一贯是最和善不过的。既在人间行走修心,不若也与民同乐一番。
只是这想法刚在脑子里了几个弯,就被他自己叫停了。
他们陛下都未开过口的事,他哪里敢提。
锦衣卫都在杭州府驻着,他又不是皮痒了想辞官。
可是现在顾郎君自己了这话,马仪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他将冬至日里往年的民间庆典介绍了一遍,又试探着开口道:“今年大雪封城,百姓们已经两个月未有值得高兴的事了,我就想着,不若请你与白七爷出手,弄一些烟火之类的,让百姓们快活快活。”
他看顾长安在认真听,便又继续道:“烟火的模样可以是猫的样子,也可以将猫的情况与大家明,让大家为猫祈福。想来百姓们是愿意的。”
顾长安听他这般,沉吟半晌又将视线转向了马仪:“这批煤是要在冬至之前送给百姓们的么?”
“是这般算的。”马仪道,“前些日子也送了不少煤,组织上山寻柴,也得了不少。百姓们贯来不舍得用煤。想来前些时日送去的还余下许多。今次再送上月余的量,坚持到新年开春,应当没问题。”
“冬至既是年,若送得过来,便再送些吃食吧。”顾长安道,“这段时日天气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故。你让衙役多跑几次,来我这里拿些吃食。”
“那……你是答应了?”马仪期待地问道。
“冬至那日马知府也来吧。”顾长安笑道,“大家都热闹热闹。”
便是如长安所,接下来的几日,都是个好天气。
未下雪,连风都是和缓的。偶尔会有几个太阳天。气温虽未回升,但也没有进一步的下跌。
是适合往外运送物资的好天气。
三子跟着衙役们往杭州城外去送煤,马知府给的工钱大方,不少人都愿意在天气好的时候出来干些活计。
他们这一队伍的路线是涌金门外绕着半个西湖的附近村落,与他们同一条线路的,还有另一个车队。两个队伍先后出发,各自送过一次,也就差不多了。
离得太远的村落,早早便交给前、右两个府卫,以他们为中心往四周辐射送货。杭州府的货运马车队,只需要走到府卫处就好。
城内的牛车队晃着铃,慢慢地走完了两三个附近的流民村后,才到了垂金村。
垂金村百来户人家,一早就在等。等到日上中天,才见到了车队的影子。
“可算是来了!军爷们都辛苦了,来喝杯热茶。”村里的里正连忙迎了上去。
“好的咧。”那牛车头笑容灿烂,“里正你们记好咯,这次的一个月的量。”
垂金村是个大村,便是用猫老爷给的耐烧的精炭来以户计,一次也得给个一吨的煤,才够这个村整个冬日的消耗。
“晓得啦。之前的军爷已经讲过。”那里正乐呵呵地,“我便是想和您听听,怎么这次还有冻鸡与冻猪肉啊?”
先前那押送的是个锦衣卫,他们着实是一句话都不敢多。
“这是猫老爷和老虎老爷给大家伙的。”牛车头笑道,“猫老爷听闻大家今年都不能与家人相聚,加之这大雪又封山了这么些日子。便想法子给大家买来了这些肉类,想让大家补一补。”
“哎哟,哎哟,原是这样!”
村民们各自望了望,都喜得不知什么好。
“这猫老爷,手中也没有多少银钱啊。”有个村民,“他还给识字班的先生也发银子,这般不把银子当回事,他怎么过日子?”
“马知府给猫老爷发钱不?”有人问。
立刻便有人答:“这马知府要是不给猫老爷发银子,这可不厚道咯!”
那牛车头听得哭笑不得:“猫老爷想让你们过好日子,你们管猫老爷的钱袋子?”
“那这些东西,也不是平白就能变出来的。菩萨也不管我们吃喝拉撒啊。”一个村民,“我们杭州府的人,可不是那般不知恩的人!”
“你们放心吧,猫老爷有他的安排。对了,猫老爷还等到冬至当晚,他会弄一些活动给大家伙热闹一番,你们若是看到了什么奇特之物,莫要害怕。”那牛车头完,又问,“取了多少炭火啦?都记下来没有啊!”
“记得的,老爷。”一个拿着纸笔的女孩子,“你们尽管卸货,我这儿都给你们记着呢。”
“还记账呢?”牛车头笑道,“可识得字啊?”
“识得的。识字班我们村的妹妹婶婶们每期都去。”那姑娘,“猫老爷给了这个机会,我们不能辜负他。”
“这账本一式三份,我,里长,还有那钱家的钱老太太都保管一份。村里的炭火半月一领,若是谁家因故想要多用些炭火,只要原因正当,也使得。”那姑娘细心地介绍道,“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才能保证更多的人活下去。”
“军爷放心,我们账本记得分明。不敢有贪墨之事。”里正连忙道,“你便告诉猫老爷,我们记得他的心意,定然好好的抱团渡过这个冬天。”
那牛车头听着,抓了抓头,也没太懂。只能笑道:“好咧好咧。不过这肉啊,都是挨家挨户分好了的,这就一家一份,不用再分了啊。”
“这当然不分了。大家回头都拿走归家去。”里正笑道,“冬至时都开开荤,也好等猫老爷的活动。”
他们不知道猫老爷想做什么,但既然提了,定然是些新鲜玩意。
这般期待着,转眼就到了冬至当天。
这日天气依然晴好,最后的一车队送完了炭与粮,就迎着夕阳慢慢往杭州府走去。
冬日天黑得早,还未到酉时,天就已经擦黑了。在雪地里走上一炷香,那天边的太阳就彻底的落了下去。
“哎呀,怕是赶不回杭州府了。”牛车头点上车灯,有些遗憾地感叹了一句,“也不知道猫老爷会做些什么哦。”
“一会儿若是路过村子,到能趁机歇歇脚看一看,万一撞上了,那就最好不过了。”车队里其他人。
他这样一讲,大伙都觉得有理。
牛车头想了想,:“那便歇一歇,也不歇久了,免得赶不上宵禁。”
正着,他们突然听见了一阵乐曲声。
那曲子不知是何物做成,似是许多乐器在一同弹奏,响在耳边,着实是热闹得很。
“哎,是不是开始了?”有人。
“走!”牛车头当即道,“去前面的村子瞧瞧去!”
越往村子走,那乐声越烈,刚走到村口,就见不少人裹着大棉衣坐在雪地里,正乐呵呵地看着天上。
转过雪堆,一抬头便是一只黑乎乎的黑猫直扑过来——
“哎哟!”那牛车头吓得往后倒退一步,“这么大喏!是猫老爷家中那只煤球?”
村里人看见他们,当即招呼道:“运煤的,过来歇歇脚,一起看啊!”
那天上,竟然伴着乐曲声,在播着猫咖里的情况。
许多村民只是听过“有间猫咖”,却从未亲眼见过。
此时见到那亮若白昼的室内,活泼可爱的猫,还有那传中晶莹剔透的琉璃墙,便如同见到了天宫一般的挪不开眼。
“不是猫老爷那儿有许多猫么?怎么就这么几只啊?”
“猫老爷那儿的猫都是他族中辈,来来去去的。”牛车头立刻,“现在留在他身边的就两只。似乎是为了救人伤了,来猫老爷这里修养的。”
“哎唷,我便那黑猫怎得瘸了个爪子,好可怜哦。”
“是救人伤的?什么人对着这般的猫都这样狠心。希望猫能早日好起来。”
“是咧。早点好起来,去抓球就更厉害了。”
他们嘴里聊着天,眼睛连眨眼都舍不得。
过了一会儿,那画面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那人满头白发,唯有一搓刘海是黑的。他侧头看了外面一眼,伸手一点,画面顿时一转,变作了漫天的花火。
花火徐徐升天,又在天上化作了一只只猫的模样。
猫咪娇娇的叫声传来,激得下面百姓们不住的惊呼出声。
许久后,那花火缓缓落地,再次变作了猫咖的模样。
又一个少年人出现在画面中,他眉眼弯弯地招了招手,喊道:“马知府,你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