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真人不露相

A+A-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

    直到巳时末,孔雀河上游漂流尸体下来的速度,才开始放缓。

    这时,河边堆放的、被新捞上来的尸体,又增加了近两万具。

    周大勇心里很紧张,有些想不通地问郑邦:“郑大哥,如果我们楚军在大前天晚上,收复梁州时,抓到了齐王或者齐国太子,为什么前天晚上,却宁肯跟齐军决一死战,也没有拿他们来要胁齐军呢?”

    郑邦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淡定地出了自己的答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齐王或者齐国太子,已经被楚军安排人偷偷送走,不在梁州;另一种是,齐王或者齐国太子,在大前天晚上被抓时,负隅顽抗,已经死在梁州。”

    “那肯定是第二种可能了,因为我们楚军守梁州的将领,要是抓到齐王或者齐国太子,按规矩,得先关押起来,然后通知楚王,照他的旨意才能处置的。”周大勇一脸郁闷。

    萧琼枝却摇了摇头:“不一定,二叔,我倒觉得,应该是第一种可能。”

    “为什么?”周大勇马上好奇地问。

    萧琼枝耐心分析:“现在是大雪天气,我们楚军粮草输送困难,养兵不易,守梁州,还需要梁州里面,也有粮草供应才能守得久。”

    “而我们楚地今年八月稻子丰收时,持续大雨,九月至前天,又持续大旱,各地粮食欠收,梁州的情况,肯定也差不多。”

    “再加上梁州前阵子是落在齐军里,哪怕是有些存粮,必然也被搜刮得差不多了,我们楚军收复梁州后,也许还要匀出粮食,来养城里百姓。”

    “这样的情况下,梁州无法久守,只怕等不到楚军通知楚王,照他的旨意处置,梁州就会再次落入齐军的里,包括齐王或者齐国太子,也将被齐军解救出来,顺利回归。”

    “所以,楚军为了顺利把齐王或者齐国太子,送到楚京,很可能在前天白天,就已经偷偷安排几个人,乔装打扮,神不知、鬼不觉地带着齐王或者齐国太子,离开梁州。”

    “同时,为了避免被齐军很快察觉这事,派精兵沿途追上、或者派细作半路劫持,于是,在齐军前晚偷袭时,又故意跟齐军决一死战,以便让齐军误以为齐王或者齐国太子,还在梁州。”

    “枝儿,如果事情真如你分析的这样,那么,楚军这次负责指挥收复粮州的将领,应该是楚国名将张卓。”郑邦仔细听完,不无兴味地。

    “不会吧?郑大哥,我听,张卓将军早在九年前,跟楚王太傅陶放翁,一起卷入了楚王王弟楚显的谋反事件,被楚王以鸩酒赐死,早就不在人世了呀。”周大勇显得难以置信。

    “表面看,确实如此,不过,楚国将领,除了张卓,没有其他人,能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除非,这是一位在楚齐之战中,被新提拔上来的将领。”郑邦很有把握。

    “那他肯定是我爹!”萧琼枝灵一动,突然笑眯眯地大声。

    引得一旁正在给尸体画像的许年和郑渊,都忍不住转过头来看。

    其中,郑渊还好奇地开口问萧琼枝:“枝儿,发生了什么好事,让你一提到你爹,就这么高兴?”

    “是这样的,郑老先生”萧琼枝连忙把她跟郑邦、周大勇刚才的话,都跟郑渊转述了一遍。

    郑渊仔细听完,温和地:“昭太子殿下前几天来看望我时,跟我提到,我们楚军表面是由骁勇有余、谋略不足的庄骁将军挂帅,其实他只是副帅,真正的主帅是擅长用人的老将军杨凯。”

    “而杨凯将军,不仅擅长用人,还在用人上,不看资历与身世,只看战功,很喜欢给寒门将士,出人头地的会。”

    “枝儿,你爹大智,我曾经见过几次,他是个文武全才,识见、气度也都异于常人,只要在军中表现出色,很有可能被杨凯将军,提拔为这次负责指挥收复粮州的将领。”

    “可是,郑先生,我大哥才从军两个多月,就算他是个文武全才,应该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从一个普通士兵,被提拔为、负责指挥收复梁州的将领吧?”周大勇将信将疑地问。

    郑渊摆摆:“大勇,武官的提拔跟文官不一样,文官政绩是以年计,而武官的功劳,在战时,是以人头计。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一个身在前线的士兵来,已经不短了。”

    “我实话告诉你吧!自从你大哥从军至今,楚、齐两军之间,光大规模的战争,就打了二十余场。”

    “至昭太子殿下前几天来看望我那时止,我们楚军的伤亡人数,累计五十七万多,齐军的伤亡人数,累计五十五万左右。”

    萧琼枝听得兴致勃勃,想了想,:“我记得在我爹从军前,我爹看乡里的官府告示时,楚国只有六十万大军,齐国却有八十万大军,我们楚军当时伤亡近二十万,齐军当时伤亡只有十万左右。”

    “这才短短两个多月,我们楚军的伤亡增加三十七万,齐军的伤亡却增加四十五万,充分明我军打的胜仗,要比齐军多,大幅拉近了跟齐国的兵力差距!”

    郑渊温和地笑笑,:“枝儿,齐军比我们楚军要骁勇善战,其实我们楚军的兵力,比齐军要多,才是能打大胜仗的根本原因。”

    “郑先生,你是不是弄错了?我听,我们楚军前两个月增兵三十万时,齐军也增兵十万了,等于,我们楚军当时一共是七十万,而齐军当时一共仍然是八十万。”周大勇提醒。

    郑渊笑着摇头:“大勇,这都是表面情况。其实,早在齐王找燕王成功借兵二十万那时,楚王就曾经飞鸽传书给我,问我可有对策。”

    “我回复他,可以利用征收皇粮的会,表面上,下令以让交不上皇粮者,考虑充军。”

    “暗下则派杨凯将军,组织一批可靠的人,到各乡,动员交不上皇粮者从军,并承诺凡从军者,除了免交当时的王粮,还可以免交接下来一年的皇粮。”

    “就这样,历时一个月,共招得二十余万人。”

    “至次月,楚王再利用增收皇粮的会,公开招兵三十万,送往前线,实则把之前暗下招的二十万人,也充进去。”

    “等于我们楚军实际上不是增兵三十万,而是增兵五十万,加上原有的四十万,共九十万,比起齐军的八十万,还要多出十万。”

    “原来是这么回事,郑老先生,你能想出这么好的计谋,真是太厉害了!”萧琼枝由衷地称赞。

    真是真人不露相。

    难怪楚王和昭太子,都那么看重郑老先生。

    郑老先生的文韬武略,都很高明,为人又沉稳可靠,就是换上她,也很乐意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