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局势对立

A+A-

    司隶魏军溃败。

    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曹叡的认知。

    他知道,局势的崩坏已经不可避免了。

    那么,他该如何稳定大局呢?

    曹叡的目光,愈发深邃。

    魏国在江淮地区,部署了二十万兵力,在宛城、许昌一带,??有十万兵力,防御荆州的汉军。

    三十万兵力部署在南方!

    起初五万于河东,十万于潼关,再加上五万援军。

    曹魏在司隶一代,部署了二十万兵力。

    再加上一些预备兵,以及北方边境的防守。

    魏国能够自由调动的兵力,几乎没有了!

    五十万雄兵,已经透支了魏国的国力。

    倘若不是曹操在时,北方大治,??魏国不可能养着这么多兵马。

    现在司隶地区,损兵超过十万!

    被俘虏五万众以上,伤亡也是四五万左右。

    这样的战损,让曹叡心惊肉跳,呼吸都变得急促了。

    没想到坐拥五六十万兵力的魏国,也会面临无兵可用的困境。

    河南尹一丢,邺城的兵力不可能调动了。

    倘若汉军奇袭,后果不堪设想!

    整个魏国都会动荡。

    曹叡思来想去,只能让杜袭收拢溃兵,布防兖州。

    然后命司马懿抽调江淮地区的兵力,汇聚许昌的守军,与汉军对峙。

    曹叡艰难地下达了这一军令,几乎抽空了他全部的力量。

    魏国,绝对不能失去司隶,失去南方。

    等到防守稳定,??曹叡决定御驾亲征,??守护黄河以南地区。

    司马懿收到军令后,??沉默了良久。

    魏国,??怎么突然败成这样了?

    张郃,误国啊!

    倘

    若没有丢失潼关,又怎么会如此!

    司马懿没有时间考虑这么多,他立即抽调了许昌的守军,以及让夏侯霸调兵至陈留郡汇合。

    夏侯霸睁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潼关丢了、洛阳丢了,邺城有危险。继续攻打寿春,已经没有意义了。”

    眼看寿春即将拿下,竟发生了这样的事。

    夏侯霸、许褚、曹休都很不甘心。

    再进攻寿春一月,江东军必溃败。

    只可惜,司隶地区的魏军先溃败了。

    为了天下大局考虑,他们只能抽调兵马,前往兖州防御。

    这一战,真是憋屈啊!

    许褚和曹休相视一眼,都加急进攻寿春。

    他们要戮力同心,拔除这颗重要的钉子!

    只要能够拿下此城,那么局势还有可能挽回。

    孙权被一顿教育,直接懵逼了。

    他刚收到消息,??一部分魏军撤退了。

    江东军还没有来得及欢呼,魏军就展开了更猛烈的攻势。

    “魏将,疯了?”孙权无语至极。

    直到他收到消息,汉军攻破了潼关、洛阳。

    孙权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魏军急眼了,他们已经溃败!

    “立即将消息,通报全军。”孙权振奋道。

    江东军的士气,蹭蹭暴涨。

    面对魏军的进攻,他们以死相拼。

    寿春,血流成河。

    孙权久经战阵,都觉得太残忍了。

    天下大局,已经悄然逆转。

    只要坚持下去,江东就有会割据青、徐。

    孙权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刘禅成为了联军的希望,只有他能够打开局面。

    然而。

    汉军突破潼关,占

    据洛阳、汜水后,战线已经延伸太长了。

    刘禅若是继续进击,恐成孤军。

    现在他麾下的兵力,约摸十五万左右。

    倘若魏军合围,汉军就危险了。

    他像是孤军一样,穿插至魏军中部。

    很危险。

    也很刺激。

    现在比较的是,谁先找到新的突破口。

    刘禅现在选择的目标,不是兖州、邺城。

    这些地区有所防备,汉军几乎不可能攻破。

    孤军深入,自古以来为兵家大忌。

    因此。

    他将目标放在了河东、豫州上。

    河东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这里,魏军可以突至西凉,对后方造成极大地威胁。

    运粮队伍随时都可能遭遇袭击。

    此其一。

    其二,从河东可以进攻弘农、洛阳地区,相当于悬挂在汉军头顶的利剑。

    这也是刘禅不敢轻易兵出汜水关的原因。

    河东没有拿下,后方就很难安生。

    刘禅也不敢继续前进,怕被断了补给。

    魏军撤退时,没给汉军留下任何的粮草。

    只有一些抢救及时,但无济于事。

    汉军依旧需要从汉中、西凉、三辅之地筹备粮草。

    曹真所率骑兵,就是最大的威胁!

    河东,必须掌控在自己中,刘禅才会安心。

    至于图谋豫州,则是为了与荆州连成一片。

    现在魏军防御的重点是兖州,豫州空虚。

    只要有会,刘禅将轻装简从,从洛阳突击颍川地区,让宛城成为一座孤城。

    战略方针不错!

    但可行性比较低。

    为何?

    从洛阳至颍川的道路,是山路!

    #  虽然没有蜀道那么险峻,但崎岖的山路让行军变得困难。

    刘禅只能派出轻装简从的部队,采取奇袭之策,才有可能成功。

    但这支军队,也就成了孤军。

    司马懿从兖州派遣兵势一围,汉军就危险了。

    刘禅甚至怀疑,司马懿放空颍川,是不是诱敌深入的陷阱。

    他心里没有确切的答案,也就无法出兵。

    不如沉定下来,屯兵洛阳。

    一来,让士卒进行修养,恢复元气。

    二来,督促后方运粮队,囤积物资。

    三来,逼迫司马懿采取攻势。

    汉军驻扎在洛阳、汜水关,有险要进行防御。

    只要司马懿敢来,肯定撞得头破流血。

    而他,又不得不来。

    为何?

    洛阳的地位,太重要了。

    从这里,汉军可以攻打河北,攻打兖州,攻打豫州。

    魏军有多少兵力,才能守这么多地方?

    邺城也会一直处于惶恐之中!

    曹叡、文武百官,都在盯着呢!

    司马懿肩膀上的压力,比刘禅还要大。

    如今他正收拢溃兵,进行训练,又集结各路兵马,准备与汉军一战。

    汉军自然也要休养生息。

    刘禅攻克潼关、洛阳后,精神也越来越紧张。

    现在真正是走错一步,全军覆灭。

    他取得了足够的功勋,却也承担了许许多多的压力。

    于是,他书信一封,向蜀中求援。

    无论如何,都要再拉一支兵马来,坐镇长安,作为刘禅的后盾。

    如此他才有可能,尽力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