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朱由检归来
对抄家的扩大化,很多朝臣因此上奏疏,孙承宗也来劝过,但乾圣并没理会。
他坚信,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依附权势通天的江东缙绅,他们得到的好处会少吗?
再,抄家所得并非用来花天酒地,而会用于移民大业,他心中没有道德负担。
当然,除直接参与谋逆的缙绅要满门抄斩,其他受牵连的缙绅只会抄家流放,命还是有的。
这点,朱慈炫自然与历代皇帝不同。
还有个人非常赞同抄家扩大化,那就是监国信王殿下。
朱聿键是个进取心很强之人,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募兵勤王。
他一得快马送到的圣旨,即刻辞别父亲,带上数个护卫赶到洛阳,从移民线路一路赶到延安。
而朱由检更是个急性子,两个日夜就交接完毕,然后带着倪元璐快马赶回京城。
他回到信王府,很多朝臣便上门求见。
这是犯忌讳的事,朱由检让人劝退,自己则不顾劳顿,赶紧进宫请求觐见。
信王身边发生的事,厂卫早报到朱慈炫这里。
他其实是不在乎的,并且让朱由检回府歇息,也是他的特旨。
“陛下,信王是为了避嫌啊。”
朱慈炫噗嗤一声笑了,道:“高伴伴,有没有嫌疑,那得朕算了算。”
“那是,那是。”
高时明知道这位爷脾性,对有威胁的人不会仁慈,但对朱由检却出乎意料地放心。
这不是一个帝王所应当有的态度,但劝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知道高时明心里想什么,朱慈炫笑道:“高伴伴,信王叔出京近一年,熟知底层百姓生活状况,不会再被那些人蒙骗。并且,以他的秉性,也不会生出那等心思。”
“陛下有卫队在,他有那等心思,也得逞不了。”
对信王,高时明还是有防备的,并且暗示王体乾着人盯着。
“好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要把大明北方交给他,那就得给予无限信任,不然让他如何放开脚施政?”
“陛下仁慈。”
两人交谈间,朱由检已到乾清宫,朱慈炫让人请进东暖阁,赐座后便问道:“信王叔,旅途劳顿,朕不是特旨你回府歇息嘛,怎么又来宫中交旨了呢?”
“陛下,臣以为,江东缙绅谋逆,诛九族理所应当。然陛下仁慈,只诛其一族,余者流放。可群臣不明,竟来臣府上请见,为那些被抄缙绅求情。臣进宫,一则向陛下缴旨,二则也躲他们。”
瞧着朱由检一本正经的样子,朱慈炫笑道:“自古以来,法不责众,朝事因此败坏。朕不允其请,是欲告诉天下人,朕允许臣子议罪,那是恩典,而不是臣子应得之权。”
“陛下圣明。”
这种事议之无益,朱慈炫摆摆,问道:“信王叔,陕西抗旱可还顺利?”
锦衣卫是有情报来,但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他还是想听听这位勤政的信王叔看法。
“陛下,恐怕没看到的那么乐观?”
朱由检非常直白的话,令朱慈炫不禁揪心,连忙问道:“信王叔可发现什么?”
“人口。”
听到人口两字,朱慈炫脸色微微一变,他是想到大明实际人口,比官方统计的多两倍,但在陕西抗旱救灾,甚至移民决策时,却忽略了这点。
“王承恩,传召孙承宗、杨嗣昌和毕自严三人。”
王承恩去后,朱慈炫没再问朱由检,而是自己沉思起来。
陕西布政使司,官方统计人口三百余万,若校正后近千万,那整个移民工程将扩大数倍。
这无疑会影响山西和河南两省抗旱救灾。
因为,按历史进程,乾圣三年起,这三省的旱灾之严重将空前绝后。
一旦流民四起,只要有人登高而呼,烽火必起。
有强军在,或许镇压起来不困难,但想要将此完全扑灭,那是不可能的。
给流民活路,才是避免内乱的正确做法。
孙承宗三人急急赶来,路上听王承恩起信王的话,他们神色也很凝重。
请三人落座,朱慈炫开口道:“诸卿,若朕的估计是正确的,大明总人口在两亿以上,那么陕西的人口超千万也有可能。如此,我们的移民计划得进行修正。信王叔,你来,陕西人口的问题。”
大家目光转到朱由检身上。
朱由检领旨,介绍道:“陛下,诸位卿家,孤在陕西近一年,发现各地多有隐户、逃户。陕地,尤其陕北,干旱严重,在抗灾自救前,田地收成极少,逃户生活无依,故而前来接受赈灾。”
到这里,他请罪道:“陛下,臣不忍心他们饿死,故而都收入难民营中。”
“信王叔,逃户因不堪官绅盘剥而逃,情有可原,应当救助。”
谢了恩,朱由检继续介绍:“令孤愤怒的是,大户人家不但隐户严重,并且趁朝廷抗灾自救之际,竟然放出大量隐户,影响赈灾自救。”
孙承宗皱眉,问道:“监国殿下,隐户、逃户估计有多少?”
“孙卿,这个孤估计不出来,但陕北一地已接收超十万。其他府县,因官府严禁往陕北迁移,也没法估计有多少。”
孙承宗朝乾圣拱道:“陛下,这个问题的确很严重,需下旨给李标,对陕地隐户、逃户进行全面清查。”
“陛下,臣附议。”毕自严奏道,“只有把人口数摸清,方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移民计划。”
“陛下,陕北有监国殿下立下的规矩,隐户、逃户能得到安置。其它地方若不能妥善安置,很可能会出问题。”
杨嗣昌是从军事角度看问题。
朱慈炫深呼口气,点点头,下旨道:“着西安、延安行营,全面接收隐户、逃户,建立难民营等候安置,并赦免与隐户、逃户有关的一切罪行。另,在移民之前,应当组织青壮参加抗灾自救。”
下完旨,他解释道:“诸卿,在实施新政前,要摸清人口实数,并没那么容易。与其花费财力、物力上门清查,不如让大户自己放出。”
有官府安置,逃户自个就会上门,他并不担心。
孙承宗补充道:“陛下,隐户、逃户,还是应由当地官府甄别,方可进难民营,不然被人钻空子,皇家压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