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喜帖 多事之秋雪上加霜
“等会有事吗?”
文靖安问完放下筷子, 也找手帕擦嘴,严素光摇头,文靖安道:“你一直看外边, 等会一起走走吧。”
严素光没回话, 又坐了一会, 把杯子里的茶喝完, 文靖安付了饭钱,两人一起离开食肆, 开始漫无目的地走,也不管走到哪儿,反正芸芸众生, 哪里热闹往哪里凑,这一刻,他们就像夜游同行的普通男女,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文探花和严公子。
他们走马观花、四处游荡, 京城的夜市在他们眼中从没有这么热闹过, 京城的夜色也从没有如此令人心驰神往,严素光更没有如此放浪形骸,她问文靖安:“你有没有喝醉过?”
文靖安:“没有。”
严素光道:“你不喜欢喝酒,我知道的。”
文靖安:“对,素光兄了解我。”
严素光忽然道:“我也没有。”
文靖安:“?”
严素光已经拉着他往最近一家酒肆走去,她:“吃饭你请,喝酒我请, 今晚不醉不归。”
文靖安道:“这样不好, 喝多了回去不安全。”
严素光四周扫了一圈,深以为然道:“你得对。”
文靖安稍稍心安,却听闻严素光吩咐掌柜道:“给我们准备一个房间, 酒要备足,谁也别来扰。”
掌柜自然乐得做这门生意,严素光转头跟文靖安郑重其事道:“那今晚就不回去了。”
文靖安:“……”
一直到三天之后,他才明白严素光为什么跟他喝这顿酒,还非得要喝醉。
三日后,中书省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太子萧慈祐召集东宫群臣开会,以周洵为首的农事处的几位重要成员基本到场,文靖安自然跟林宁宴和陈崇章一起来,奇怪的是他们来了之后坐了好一会,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三位咨询,加上萧慈祐这位正主到场,他们都没有看见严素光,原本属于严素光的位置无人入座。
这种会严素光向来是不会迟到的,更不要缺席,文靖安侧身声问周洵:“素光兄怎么没来?”
周洵:“不知道啊,他没派人跟我啊。”
文靖安更觉不对,前边的萧慈祐环视一圈,他明显看到严素光的位子空着,却道:“既然人都来了,那便请坐吧,今日三件事。”
文靖安想严素光没来,周洵拉了拉他的衣袖,将他的神思暂且拉了回来,和其他人一起落座,先听萧慈祐三件事。
萧慈祐还是老规矩,总结式讲话,分布式发言,有条有理。
“第一件事,今日早朝,严相又向父皇递了辞呈,这已经是第二回了,诸位怎么看?”
等级低一些东宫辅臣面面相觑,这种事如果不是萧弘治亲自点名,轮不到文靖安这些低等级的官员发言,他们只有旁听的份,果然,由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三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礼部尚书赵仲明的回答言简意赅,“回殿下,臣以为严相去意已决。”
其他两位尚书大人皆以默认表示附议,萧慈祐颔首道:“但父皇体恤严相劳苦功高,且庙堂换相牵一发动全身,我看这件事父皇还是会从长计议,没这么快。”
赵仲明道:“殿下,俗语事不过三,詹事府这边还是早做算为好。”
萧慈祐:“赵大人的意思是?”
赵仲明点到即止:“右丞相温仪良当为新相不二人选。”
萧慈祐是个明白人,赵仲明把话到这个份上就行了,萧慈祐知道该怎么做——发动东宫群臣联名给温仪良好话,或者他自己给元景帝吹耳旁风,趁早卖温仪良人情,等温仪良封相之后,天然欠东宫一份恩情。
萧慈祐从善如流,但还是问周洵和林宁宴等品级低一些的官员,问道:“你们也是这么看的吗?有没有其他意见?”
林宁宴这些有能力的官员早读懂了朝局,看法和赵仲明这种尚书差不多,至于那些相对没能力的官员,他们哪里敢妄议朝政?故此无人言语,萧慈祐等了一会还是无人进言,便道:“好,这件事我们詹事府暂且按赵大人的意思办,但不要急,只要父皇一天没有下旨,严相就还是我大盛的丞相,诸位可听得懂?”
意思就是先暗地支持温仪良,表面还是不动声色,众官皆拱手称是,萧慈祐身体前倾,继续道:“第二件事,农事处从剑州带回来的合约现在还压在中书省。诸位,农事处本就是我们詹事府下辖出来的直属机构,形同父子,我兼任农事处正卿,三位尚书大人是三咨询,农事处的事就是詹事府的事,若诸位有能力,尽可以催促中书省那边尽快审理合约,过了中书省那一关父皇那边才会用印,我们农事处才好到江州和西海人周旋。”
显然,他特意这些话肯定是林宁宴和周洵之前找过他,让他在会上特地提及这件事,詹事府的官员基本都有其他中央官署的正职,通过这些官员可以给中书省压力,萧慈祐就点了一位詹事府的大学士,此人在中书省任正五品郎中,萧慈祐特意叮嘱他:“吕学士,你是中书郎中,这件事务必上心。”
吕大人拱手领命,萧慈祐问他:“大概多久能审下来,你当着农事处同僚的面给个准话。”
吕大人脸上瞬间爬满疑难,脑子迅速思索,道:“启禀殿下,中书省近来为严相去职一事人心惶惶,办事效率自然不比从前,农事处诸位大人跟西海人签下的合约又有三十七份,合计数千条条目之多,逐一审核下来,确实需要一些时间,下官已尽力带人在办了。”
这人了个马虎眼,把严同辞相一事带进来,绕了一圈没具体时间,了等于没,萧慈祐不准他耍滑头,明确下令:“给你十日。”
吕大人:“这、属下官卑职,这等大事最后是由严相决断,属下只能尽力而为。”
萧慈祐瞪着他:“十五日。”
萧慈祐摆出这幅姿态,吕大人便不能不识好歹,拱手道:“臣领命。”
萧慈祐:“除了吕大人,也劳烦三位尚书大人费心。”
赵仲明等三位尚书齐声称是,萧慈祐道:“好了,第二件事完,第三件事——”
他顿了一下,侍立在他身后的一位内官当即会意站到前面来,他给内官了个手势,内官捧着一沓红册子径直往周洵和文靖安等人这边走来,萧慈祐道:“严公子昨日来找过我,跟我告假,我准了,喜事嘛,没理由不准……”
这时他派下去的内官开始给农事处的众官员分发手中的红册子,在周洵和林宁宴之后,文靖安也拿到了一份,开一开,赫然是喜帖,还是严素光的喜帖!
萧慈祐笑道:“严公子先给我了一份喜帖,随后请我帮忙给他农事处的同僚发帖,受人之事忠人之托,丞相府的喜酒不能不喝,我得帮他这个忙,你们到时候早点来。”
萧慈祐后面些什么文靖安已经不上心了,看着手中的喜帖,他知道严素光做出了选择,选择了妥协,那天严素光忽然提出要跟他喝酒,还非得喝醉,无异于最后的放纵,与过去的自己的道别。
这下轮到文靖安怅然若失了,也不怎的,听闻严素光成婚的消息他心里就是不舒服,手中的喜帖有千万斤重,没有任何喜庆的意味可言,他怔愣之际,萧慈祐在上边跟其他官员道:“严公子只托我转发农事处几位同僚的喜帖,你们其他人想去相府喝喜酒的,得跟严相亲自去讨请帖了。”
三位尚书大人笑而不语,萧慈祐宣告会到此结束,额外将周洵、林宁宴、文靖安、崔琰和陈崇章留了下来,他就着喜帖的事跟众人道:“严素光来找我,告假办喜事只是一件事,他不再去江州,且主动提出从农事处离职,你们怎么看?”
其他人还未开口,文靖安突兀起立,据理力争道:“不可!农事处不能没有素光兄!”
萧慈祐和周洵等人面面相觑,文靖安意识回笼过来,舔了舔唇,放缓语气解释道:“农事处现在人手都已紧缺,这会又值多事之秋,素光兄要是再走了,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萧慈祐了个示意他坐下的手势,道:“我考虑到了,也做过挽留,但他去意坚决,我劝了没用,他直接让我把喜帖转手交给你们,是不是有和农事处诀别的意思?”
林宁宴道:“靖安跟她关系最好,让靖安去劝劝?”
萧慈祐:“你们都可以去试试。”
林宁宴行礼谢过,萧慈祐道:“不管严素光回不回来,也不管严同何时去相,我们农事处这边只管把分内的事情做好,今天既然我把话到了明面上,中书省那边料不会耽搁太久,你们要尽快着手准备,我父皇那边不用担心,今年夏收,中州、雍州、苍州等几个你们去经营过的州郡,只要使用了化肥和农药,粮食都有明显增收,我会特意向父皇禀明此事为你们请功,到时你们跟西海人交接,朝廷这边就会多一些支持。”
众人齐声道:“殿下有心了。”
萧慈祐抬手住:“都是为朝廷办事。有剑州海贸在前,我们这次江州合资要办得像模像样。”
随后又提了几个要求,勉励了几句,这次会便算结束,出了詹事府大门,林宁宴看着手中的烫金喜帖,问文靖安:“严素光怎么回事?你不是找她聊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