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裕嫔想搞事 后宫看似和平……

A+A-

    后宫看似和平, 实则暗流涌动。

    虽未曾选秀,可府邸时的老人也不少。

    太子是立了,可谁会嫌孩子少呢?

    格格也好, 阿哥也好,左右有个孩子才是有个依靠。

    尤其是他们皇上已经好些年没有新诞生的子嗣了, 这登基后的第一个子嗣更是尤为金贵。

    沉寂了两年的后宫, 再次活跃。

    四爷几乎一出门就能碰见娇艳欲滴的后妃们, 有崴脚的、假装偶遇的、跳舞的、唱歌的......

    就连裕嫔也加入其中。

    旁的妃嫔都还挺疑惑的, 她们是因为没有子嗣才想着搏一搏,可裕嫔是为什么呢?

    裕嫔自然是着为弘昼争一争的名头,她也是这么跟弘昼的,到底怎么回事只有她自己清楚。

    于是乎,这人便是见天的堵四爷, 什么偶遇啦、搭讪啦都用过。

    结果嘛, 自然是不尽如人意, 甚至还叫弘昼感觉很不好意思, 明里暗里了几次,裕嫔不止不听还很委屈。

    “额娘还不是为了你好, 那弘历为什么就当上太子了,而你才是个什么爵位,那不就是因为她额娘受宠吗?额娘争宠都是为了你啊。”

    弘昼嘴角一抽, 很是无奈, 最后只得拂袖而去。

    他心里也郁闷极了,四哥能当上太子那是因为人家自己就是个有能力的人,便是故去的皇玛法也对四哥另眼相看,这明什么?

    明四哥本就被皇玛法中意,便是临终前皇玛法都放心不下四哥, 他们怎么比得过?

    弘昼本身对那个位子没什么念想,他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尚且比不得三哥有个长子的身份,更何况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四哥了。

    他定主意得去趟太子府,同四哥解释一下,额娘做的事情并非出自他的本意,皆是额娘一意孤行,千万莫要误会。

    这些事情对于陆亦凝来,都没什么影响。

    她儿子是太子,自己也是皇贵妃了,在这后宫里除了皇后姐姐,几乎是一骑绝尘了。

    再往下就是齐妃等人了,所以陆亦凝是稳坐钓鱼台。

    到了她这个时候,只求一个“稳”字就是了。偏四爷这人贪心不足,亲情有了,还偏要多求其他的。

    陆亦凝想不明白,现在的日子不是很好吗?做什么想不开呢?

    陆亦凝按了按眉心,定主意,只要四爷不开口,她就故作不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皇后娘娘也为宝珠挑好了夫婿,准确来是宝珠自己相中了。

    那家人过去挺显赫,可如今受索额图的影响不行算不上显赫,甚至还有点落魄。

    可到底也是大族出身,这破船还有三根钉呢,更何况是赫舍里氏了。

    本朝没有驸马不得参政的法,故而赫舍里氏还挺愿意的。

    当然,这人是宝珠自己认识的,两个年轻也是真真切切的自由恋爱。

    皇后娘娘在派人考察后,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四爷,两人调查后发现,还真是个意外。

    不过也还好,起码是大族出身,同宝珠又是自由恋爱,感情基础是有的。有他在,量其他人也不敢看宝珠。

    其实有理亲王在,便无需担忧这些,赫舍里氏可是感恩戴德,能得嫡公主下嫁,不就明皇上待赫舍里氏没有芥蒂了嘛?同时,更是给其他人释放一个信号,赫舍里氏要重返朝堂了。

    陆亦凝其实很好奇,俩人咋认识的?

    于是乎,宝珠就开始了在线讲述两人的故事,简直就是甜文女主本甜了。

    陆亦凝佩服之余,也觉得欣慰。

    弘历兄弟仨还偷偷去考察了一下,虽然不是那么的满意,但是也还行,只得承认了这位‘姐夫’‘妹夫’。

    弘历其实也早就该赐侍寝格格了,只是陆亦凝一直没松口。

    照理来,便是嫡福晋、侧福晋也该准备了。

    可陆亦凝总觉得弘历还,再加上选秀停了,也不必担心旁人的闲言碎语。

    至于弘历,早就被陆亦凝服了,又或者受她的影响,明白男孩子是不宜过早洞房的。同时,这孩子也晓得女孩子是要呵护的,后院里不该有太多女子,三个女人一台戏,一堆女人那就不是戏而是乱了。

    弘历从见证着陆亦凝半受宠,半不受宠,以及府里娘娘们过得日子,也愈发明白女子的艰辛与不易。

    陆亦凝很是欣慰,她改变不了别人,总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儿子。

    好在弘历没有让她失望,在女色方面并不热衷,一切都是让她做主,甚至过此生不纳二色,好好待自己的福晋。

    陆亦凝很满意,只觉得儿子再贴心不过了。

    陆亦凝捏了捏儿子的手:“弘历啊,额娘有你这个儿子真的是额娘的福气。其实女子又何尝愿意同去争去斗呢?不过是为了抓住自己的丈夫,不甘心失去而已。那些大度的,所谓的贤妇也不过是把苦楚咽下去,给外人露出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已。但凡是心里有自己丈夫的,哪里就能做到不妒不嫉呢?爱情永远是自私的,不愿同旁人共享的。你皇额娘也就是凉了心,才能同额娘亲如姐妹,若不然......”

    这些话都是真心实意的,也是陆亦凝从心底里就清楚的,任何关系都是一样的,需要维系的。

    她同皇后是从彼此的低谷相识,在种种机缘巧合下,才有了今日的情分。

    “弘历,额娘希望你的福晋能得到额娘没得到的一切。”

    陆亦凝弯了弯唇,眼眸中仿若有秋水一般,明媚无比。

    弘历握了握她的手,道:“额娘放心,弘历不会让你失望的。”

    紧接着,便是皇后也开始同陆亦凝商议起弘历的婚事。

    陆亦凝只不紧不慢道:“不着急,我们慢慢相看,毕竟选的是太子妃,未来的国母,不可疏忽大意。再加上理亲王当年也是二十好几才定下了那位才貌双全的太子妃,可见好的都在后头。”

    “也是这个理儿。”皇后点了点头,“京中比较出色的便是富察氏、齐佳氏、瓜尔佳氏这三位了,皇上已经在考察了,那咱们等信儿就是了。”

    皇后娘娘却是半句没提乌拉那拉氏。

    也是,如今的乌拉那拉氏有皇后在,有宝珠在,星德没有娶怀恪,乌拉那拉氏自然是不必担惊受怕了。

    她家的女儿本也是千娇百宠的,何苦来争这些呢?左右已经出了一位皇后娘娘了。

    如今的弘历已经是满朝赞赏的皇太子了,昔日被康熙爷抚养长大,文治武功都不输与其他人,对政事也是颇有见解,兄弟们也表示愿做贤王辅佐太子。

    饶是如此,弘历也没有懈怠下来,反而是虚心向学。

    同年,四爷就给宝珠赐婚了。

    当然,大婚肯定要等两年了,毕竟公主府还没建好呢。

    日子本是正舒坦,四爷却是实实的同陆亦凝戳破了窗户纸。

    那日春风和煦,四爷同陆亦凝踏春归来后,双手环着她的臂膀,哑声道:“你不愿同别人共侍一夫,这点我做不到,我们相遇的太晚,相爱的太迟,但我保证从此不会再宠幸其他妃嫔。可好?”

    陆亦凝睁大了眼睛,回眸看向四爷。

    他眼底满是沉静,似乎在等待她的答案。

    陆亦凝抿了抿唇,“随你。”

    话是这样,可陆亦凝只觉得对皇后不公平,毕竟人家才是四爷正儿八经的嫡妻原配。

    自己便是皇贵妃,也不过是半个妻而已,她心里正儿八经别别扭扭了许久。

    “那你......从此也把心放在我这里吧。”四爷握着她的手放在了自己的心头。

    陆亦凝心头蓦然一咯噔,他果然是晓得的。

    “那就看你表现了。”陆亦凝抿了抿唇,眼神复杂道。

    “好!只是有子有女的老人,我总要去安抚一下的,但绝不会有旁的。”

    陆亦凝定睛望去:“这都看你自己自觉不自觉了,我又不是神仙,哪里就能晓得你的一举一动。”

    自那日起,两人倒像是寻常夫妻一般。

    可陆亦凝心里清楚,皇后才是他的妻,他们这般只能是封建王朝产生的一种畸形关系,她无法服自己放下心结。

    可四爷倒像是得了什么指令一般,严格执行起来了。

    陆亦凝便是心里别扭,却也不得不,这样她心里是真的好受许多。

    再是上司,也不是上司,多那么一层关系还是不一样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陆亦凝开的珍妮纺织机工坊终究是引起了社会上的变革,因为他们工坊只收女子,且待遇丰厚无比。

    毫无疑问,珍妮纺织机工坊不过是一个引头而已,陆亦凝暗地里叫人收购了几家别的铺子,同样出了只招收女性的牌子。

    毫无疑问,她是为了给外界释放一个信号,同时给那些想巴结她的人晓得,她的铺子需要女人来做活。

    所谓上行下效,女性便也可以外出务工挣钱,可以“抛头露面”了。

    有钱便有了地位,腰杆才能挺起来。

    果然,这个法子挺成功的。

    短短半年,就连分工坊里都有了五六百妇人,陆亦凝觉得已经很成功了。

    工坊和铺子的事儿就已经让陆亦凝很操心了,如今又加了一个儿媳妇的事儿,虽然她晓得历史上应当是富察氏。

    只是弘历选太子妃的事儿,陆亦凝也做不得主,还是得四爷拿主意。

    最后四爷还是为弘历选了富察氏为嫡福晋,据那姑娘温柔敦厚,颇有大妇风范。

    据同过去的瓜尔佳氏如出一辙。

    陆亦凝也是见过瓜尔佳氏的,那是个顶顶厉害顶顶聪明的人物,只是运气不好没当上皇后。

    不过做个亲王福晋,她的日子却是更轻松些,便是那李氏也因为弘皙的事儿而失势,从此理亲王府便是瓜尔佳氏独大了。

    她还以此事为由教导了弘历,几乎是见缝插针了。

    反正她不管别人怎么样,她只管自己的儿子,所谓上行下效,皇帝如此,底下的风气才会更好。

    那富察氏还未曾进门,只是定亲,却也足够在朝野引起一片哗然。

    尤其是年家,还准备从年家挑一个姑娘出来,给弘历当侧福晋。

    只是没有选秀,一直没有机会。

    再加上太子爷也忙,他们也没来得及透话,总想着太子妃人选肯定得定几年,到时候他们年家的姑娘先进门,若能提早一步生个阿哥就更好了。

    哪成想,这边皇上竟是跳过选秀,直接赐婚了,看来年家是得不了先机了。

    罢了罢了,年羹尧想着,只能待太子妃过了门再提侧福晋的事儿,左右他女儿多,大女儿错过那就二女儿、三女儿来吧,反正俩孩子年纪也不大,一个十三岁,一个十岁,总能有一个够得着的。

    只可惜,他的盘算注定成不了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