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鸳鸯玉佩
第二天一大早,公冶霆铮还是早早地醒了,把姑娘轻轻地往旁边挪了挪,自己就先出去练拳了。
姑娘这个时候还在呼呼大睡,翻了个身子就接着睡觉了。
半山腰上的清带着丝丝凉意,还有清新的空气,让人闻着都精神一振。
金银铜铁四个人也早早地起来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这个点儿起床了,所以不论头天睡得多晚,第二天都会准时醒过来的。
几个人在院子里练完之后,就去提了冷水冲了一下汗,就去帮着和尚挑水去了。
公冶霆铮则是去喊姑娘了,一会儿要去拜访慧慈大师了,所以要早点起来准备一下。
“,醒醒。”公冶霆铮的手刚才碰了冷水,摸着姑娘的脸蛋,把她一下子刺激的醒了过来。
“亭子哥哥,你干嘛冰我呀?”姑娘把他的手了一下,然后自己准备扭个身子睡觉呢,就被连人带被地抱了起来。
“,乖,今天不能睡懒觉了,我们一会儿要去拜访慧慈大师,就是那位治好了你的病的那位神医。”公冶霆铮把一会儿要做的事情给姑娘了。
“快,快点给我穿衣裳。”姑娘一听,就赶紧准备起来了。
她知道,自己来的这一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拜谢慧慈大师,所以现在瞌睡一下子就被心里的那阵激动给赶跑了。
公冶霆铮把姑娘放在床上,然后去箱子里面,给她挑了一套浅粉色的襦裙,帮她穿戴好了,看起来就像一朵枝头的桃花,看着粉嫩粉嫩的。
“走,哥哥给你梳头发。”公冶霆铮抱着姑娘坐在床上,这里可没有梳妆台和铜镜让姑娘用,只好让她坐在床上这样梳着。
“亭子哥哥,那你要给我梳好看一点的呀,不然的话,到时候神医看了,会觉得我不懂礼貌的。”姑娘今天很是注重自己外在的形象,可惜这个时候夏嬷嬷不在这里呢。
“,你放心好了,哥哥一定把你扮的漂漂亮亮的。”公冶霆铮从包袱里面拿出了桃花木梳,就开始给姑娘扮了。
等金刀过来送早膳的时候,就看到了自家的少爷正在给静和梳头发,动作娴熟的不要不要的,一看就是做过很多遍的老手了。况且,那个自己不出名字的发髻,梳的真是好看呢。
他这是第一次亲眼所见少爷给静和姐梳头发,他没有想到,原来少爷的那双拿剑的手,还能够拿起梳子,梳起头发来,比那些嬷嬷梳的都还要好。
“少爷,姐,早膳已经送过来了。”金刀把食盒放在桌子上,自己就赶紧出去了,不在这边碍事儿了。要是银弓在这里,铁定会好好地多瞅个两眼再出去。
“好,一会儿你们就去会后面的山林里转转,我这里不需要你们了。”公冶霆铮给金刀交代着。
其实每到一个地方,公冶霆铮都会让他们四个去这边转转,看看这里的地形和山脉以及河流,然后绘制一张地图出来,不是让他们出去玩的。并且这里是寺庙,更加不能够猎杀生了。
“少爷,一会儿我们就出去了。”金刀也知道自己的任务,就告退了。
“,一会儿在脸盆里面,你可以看看自己的样子,看看哥哥给你梳的好不好。”公冶霆铮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满意的,一会儿让姑娘自己鉴定一下,符不符合她的要求。
姑娘很是相信公冶霆铮的手艺,但是还是要自己亲眼所见才可以的。
公冶霆铮把姑娘抱在洗脸盆这里,把她往下放了一点,姑娘自己就伸着脖子看着水中的倒影。
在脸盆的清水,静静地躺在这里,就跟一面银镜一样,这个时候外面已经大亮了,屋子里面的光线很是充足,姑娘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头上梳了一个单螺髻,上面插着一支海棠玉簪,看着很是素雅,跟着浅粉色的衣裳,也是很搭着的。
“,怎么样?哥哥梳的头发还可以吧?”公冶霆铮看着姑娘自己都看呆了,就知道自己这次是过关了。
“亭子哥哥,好看。不过你怎么有这支簪子呀?”姑娘自己那里已经有了九种花的玉簪了,都是公冶霆铮这两年断断续续地送着,当然还有其他的款式。
姑娘以为他已经送完了呢,没想到今天还有一支不同花色的。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哥哥有就是了。好了,洗漱之后我们就去吃饭,一会儿就去拜见慧慈大师了。”公冶霆铮拿着帕子给姑娘擦脸。
吃过早膳,公冶霆铮拉着姑娘的手就出去了,朝着善缘寺的大殿走去,早上的时候,慧慈大师会在这里念经。
“亭子哥哥,一会儿见了慧慈大师要什么呀?”姑娘越往前走,越是有点紧张呢。
“,不要害怕,慧慈大师很是慈祥的,一会儿你就看着哥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就好了。”公冶霆铮用手指戳了戳姑娘的爪子,让她不要这么紧张。
“亭子哥哥,那一会儿你要在我前面。”姑娘不想自己这么快就跟慧慈大师对上。
“,真的不用害怕,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公冶霆铮拉着姑娘往前走了。
不过他俩还没有走到大殿,慧慈大师已经从里面出来了。
姑娘就看见了一位胡子花白的老爷爷出来了,不过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老人,心里很是稀奇,就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
“拜见慧慈大师。”公冶霆铮看着慧慈大师过来了,赶紧双手合十,行了一个礼,然后看姑娘呆呆的眼神,提醒她这就是慧慈大师。
姑娘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呢,“拜见慧慈大师。”姑娘奶声奶气地着,声音有点急促,也有点不好意思,因为自己刚才一直盯着人家花白的胡子看着。
“公冶施主,好久不见。令祖母身体最近如何?”慧慈大师朝着公冶霆铮和姑娘点了点头,这样就是招呼了。
“让大师挂念了,祖母的身子骨还不错。”公冶霆铮知道祖母和慧慈大师是好友,所以赶紧回答了。
“好了,你们俩跟我来。”这边离大殿不远,有着来来往往的人,话不是很方便,慧慈就带着两个人去自己的院子了。
到了屋子里面,点着紫檀香,闻着很是舒服,让人的心一下子就静了下来,浑身感到清爽。
“拜谢大师当年的救命之恩。”姑娘看慧慈大师坐好了之后,就给他行了一个大礼。
“丫头,那只是我的举手之劳,不必挂念。”慧慈大师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救了人家一命,当年的情况,就是换几个大夫也会医好的,只不过那个时候是自己过去了。
“大师,要不是您,当年我可能就……”姑娘还没有呢,就被公冶霆铮捂着嘴巴了。因为公冶霆铮不想听到姑娘出自己“死”的这些话。
“大师,今天我来,一是带着赵静和过来,拜谢您的当年的救命之恩,二是也来道别,可能这几年我都不在清水州府了,等我回来了,再来看您。”公冶霆铮把姑娘扶着坐好,自己给慧慈大师行了个大礼。
姑娘刚才听到公冶霆铮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感觉自己的耳朵坏掉了。亭子哥哥要走了吗?他要去哪里呀?……
“公冶施主,你可是想好了吗?”慧慈大师问了一句。
慧慈大师第一次见公冶霆铮还是在大约十年之前,他还是一个瘦弱的孩子,身子骨很不好,要是来场病估计都会送命的那种。
后来自己在公冶府替他医治了几年,他的身子渐渐有了起色,眉宇间的那股硬气和英气也渐渐地显露出来,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孩子以后绝非池中之物,
这几年他也知道公冶霆铮一直在书院里面念书,但是他的个子,还有他走路时的步伐,还有身上那股凛冽的气势,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不是一个书生,就算是穿着儒袍,也不像一位满腔经纶的书生公子,而是一位沙场上的将军。
这一次公冶霆铮突然过来拜访,他就猜到了有这样的可能,果然如此。
“晚辈已经想好了,不赴疆场,枉为少年。”公冶霆铮很是坚定,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路子了。
“公冶施主,既然你已经做好决定了,那就去做吧。不过你的眉心总是蹙在一起,一定在为一件事情烦恼。贫僧送你一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有什么事要趁早出来。”
“谢谢慧慈大师的指点,晚辈知道了。”公冶霆铮知道他的就是要早点告诉祖母,不然到后面。反而更加麻烦了。
“你知道就好了。来,这里有一对玉佩,送给你们的。”慧慈大师起身,在匣子里面拿出了一个锦盒出来,交给了公冶霆铮。
“谢谢大师。”公冶霆铮知道他送的东西很是珍贵,一般人是得不到的,很是感激。
姑娘也跟着行了谢礼,然后两个人就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