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公主生子文18驸马在府外跪求:让我……

A+A-

    京城之中。

    安兴帝收到海城知府的折子,在朝会上商议,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文官们公主跋扈,恣意妄为,以一己私欲使海城黎庶不安,非所为也。

    武官们事必有因,公主乃是皇帝亲女,必不是那等因私废公之人。只是海城卫兵力薄弱,若真有外敌来袭,恐怕公主有伤。因此有不少武官纷纷请战,要求去支援易申。

    文官们便又外敌之事尚不知真假,没看海城知府折子里写的是“擒获夷人数十名,皆不知公主所言之事”吗?

    武官们无话可,于是挽起袖子便。

    安兴帝被众官吵得头疼,索性称病不出,又把知府的折子留中不发。

    不过他也担心易申的安全,仍旧额外从海城附近的卫所调人马过去支援,并令齐兴伯领骠骑将军之职,火速赶往海城府,务必保证公主的安全。

    然而齐兴伯刚进江南地界,便在驿馆遇上一个来换马的驿兵,从其口中得知了海城大捷的消息——

    长宁公主领海城卫、长宁三卫及火器营兵士,击沉敌舰四艘,捕获俘虏百六十名,缴获舰船一艘,火铳十余把,炮三门,金币数十枚,新奇玩意儿若干。

    齐兴伯闻讯大惊:“他们怎么这么穷?一百多个人连点油水都刮不出来?”

    驿兵骑马骑得头昏脑涨,闻言道:“这些还有一大半是从海里捞上来的,听领头的人还是个他们的贵族,真不知道贵在哪里!”

    齐兴伯也知道从驿兵嘴里问不出多少东西,悻悻放他去了。然后便迟疑起来:他去海城,是为了增援易申,然而现在易申自己就了胜仗,那他还去吗?

    一息之后,齐兴伯果断作出决定:去!必须去!

    自从北边消停之后,他已经十几年无架可,每天在京城里闲着,几乎要闲出屁来。这次好不容易被放出来干架,怎么可以半路折返?

    虽然海城已经大捷无需支援,但是公主是他的侄孙女,侄孙女立了大功,他过去道个喜,怎么了?

    于是齐兴伯日夜加急赶往海城——不急不行,驿兵大捷已经是前天的事情,他去晚了可就一点热闹都看不到了!

    随行几十人紧赶慢赶,终于在次日清进入海城。

    齐兴伯把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扈从赶去府衙交接公文,自己骑马直奔海城港。

    前几天这里刚刚过一仗,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气息。战事已毕,港口已然开放,内里已有普通百姓出入。只是船只不多,海边凉风萧瑟,滩涂上露出大片大片的碎石。

    齐兴伯勒住马,怔怔地望着满目荒凉,良久叹了口气:“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时旁边一个客商经过,见齐兴伯衣着精致,仆从整齐,虽风尘仆仆,脸上也带着几分骄矜之色,料是远来的贵人,上前招呼道:“贵人安好,贵人彻夜赶路,可有住宿之地?在下对海城颇熟,可以给贵人领路。”

    齐兴伯见客商满面沧桑,须发斑白,想到他一把年纪还在为生计忙碌,不禁肃然起敬,跳下马道了声辛苦:“这里前些日子苦战一场,你们受苦了。”

    客商愕然:“什么苦战?没有的事!”

    这回轮到齐兴伯愕然了:“什么?”

    客商便眉飞色舞地对他讲起前几日那场大捷。

    *

    当日海城人心异动,皆因易申强令封闭港口,使无数商人利益受损。海城商会决定推举出三五个人去劝公主,一来许之以利,二来要让对方知道,他们背后也是有靠山的,一个公主并不能对他们为所欲为。

    然而人还没选好,出海巡视的斥候便回报,南方海域有数艘炮船往海城驶来。

    商会顿时消停了。整天去港口附近转悠,想看看有没有机会钻空子的行商也老实了。

    海城知府知道形势不妙,想要追回弹劾的折子却也晚了。

    海城全城戒严,海城卫严阵以待。

    易申便将四门火|炮全部推到沿海地势高平之处。不是她不想开炮船迎敌,而是俞行和郑千户拼死相拦,不让她出海。而海城卫所用的战船没有事先固定火|炮,临时去做有点来不及,易申便退而求其次,只在沿海高地上搭建临时炮台。

    几艘敌船出现在海面上时,易申派出几艘船,让人捆了前两天捉住的洋人过去喊话,让他们原地停泊,缴械投降,接受大安官兵的检查。不过不知道是真的语言不通,还是几个洋人搞鬼,他们喊了话之后,敌船不但没停,反而加速前进,还向他们放了零星几枪。

    几艘船迅速回到港口,向易申禀报前面的情况,易申闻言大怒,下令把之前捕获的、会大安官话的洋人吊了起来,让他充当临时翻译,对敌舰喊话,让他们就地停泊,缴械接受察看,否则马上开火。

    临时翻译:????讲讲道理好吗?对面的船离他们还有几英里,他用嗓子喊,对面能听到吗?

    但是他又不得不喊。

    因为易申“不教而诛谓之虐”,大安是礼仪之邦,不可向友人动武,所以在开炮之前,必须告诉对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友人。

    相隔几里地的喊话交流,显然是无效交流。敌舰上虽然有人挥旗子,据是什么旗语,但相隔太远,没人看得清楚。于是当敌舰驶入射程之后,易申当即下令开火。

    火器营的炮兵训练有素,准头极高,四门火|炮四发炮|弹,无一不中。

    在等待再次装填的空挡里,仅剩的一艘敌船上挂起了白旗。俞行再次派出船只,将敌舰上及落水的人全部俘获,其中便包括洋人们口中所的“威廉子爵”。

    消息传回城中,满城震动。商人们自惭形秽,对前几日的举动连连忏悔,庆幸没有扰公主迎敌,否则就是万死难赎了。海城知府也满面羞愧,连夜写了给易申表功的奏折,和战报一起五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俞行自然对易申更加五体投地,甚至出了“吾愿弃指挥使之职,至公主帐下做一千户可矣”的话。

    易申知道他这是恭维的客套话,却也欣然接受,并道:“俞指挥使不用着急,你便在此,也早晚可归我帐下。”

    俞行嘿嘿傻笑,笑着笑着脸色就绿了。他想问问易申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此时众人纷纷到易申面前道贺,人多耳杂,他不敢再,只能满心疑虑地闭嘴。

    易申返回海城,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去提审威廉子爵。

    洋人们被关在一座院子里,挤挤挨挨,难受非常。但门外看守他们的是火器兵,但凡有人过来话,便会握紧火铳,警惕地看着他们。

    这些人也都有点见识,在本国见过火|枪,能认出守兵手里的东西。而他们又刚被炮轰过,心头的阴影没这么快散去,因此虽然难受,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就这样捱过一整晚,他们越加惶惶不安,终于到了天亮,外面传来院门响动之声,临时翻译告诉他们,瓷国的公主殿下,要接见威廉子爵。

    威廉跟着临时翻译走出院,又走了很远,走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宅院之外。他们穿过一扇很的门,又经过一条长长的围廊;之后又穿过厅室,绕过镶满宝石的屏风,走进一间充满昂贵香料气息的房间。

    房间很大,威廉走了许久,走得头晕目眩,听到临时翻译低声提醒他“上面坐的是瓷国公主”时,下意识地抬头看去。

    无数美丽女子的环绕之中,一缕光透过东窗,照在正当中金黄色衣衫的仙女身上,照得她浑身洒满暖融融金灿灿的微光。威廉瞪大眼睛喊了一声:“奥罗拉!”

    易申正从莘瑶手里接过一宗案卷,是昨日知府安排审问出的口供。她亲自提审“威廉子爵”,也只是做做样子,既然对方自称伊比利亚贵族,那么就由她这个大安朝的贵族来主审。

    不想刚见了面,这位子爵便乱叫起来。易申眉头一皱:“俞指挥使,人这么吵,你没法子治治吗?”

    俞行:“……有。”不仅有,而且有的是。作为一个合格的酷吏(划掉)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安朝指挥使,俞行不单要负责地方上的军事,还要负责地方的情报收集。在此过程中,有不听话的,他得用足够多的方法逼对方听话。

    但问题是……这是个洋人,还是个洋贵族。刑不上大夫啊公主殿下!俞行想扑上去摇醒公主,然而他不敢。

    正在他扭扭捏捏想提醒公主这一点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齐兴伯求见。

    俞行顿时眼前一亮。

    易申也眼前一亮。她实在懒得干审犯人这事。只在旁边围观她也嫌烦。皇帝居然派齐兴伯过来,别管是为了干嘛来的,反正审犯人这些事儿,她可以撂挑子不干了。

    齐兴伯是伯爵,就算按着公侯伯子男数下来,他也比子爵大一级,更何况伊比利亚的子爵……

    他的领地能有大安朝一个县大吗?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齐兴伯是安兴帝姑奶奶的儿子。

    易申算算辈分,她应该叫齐兴伯什么?

    在线等,十万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