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告别恩师
苏清朗被关在宫中,他爹向梅柳生递了几次折子,言词委婉,想要将他接回,但都被梅柳生拒绝。
苏浙善这里不管用,他家二娘却是再也忍不住,直接闯入宫中,与宫里的奴才对峙许久,非要见到苏清朗。
那时,梅柳生也站在当场,见到梁氏,他叹了口气,道:“苏夫人,朕念在令郎身体不适,是以将他留在宫中休养。”
梅柳生的如意算盘,梁氏自然清楚,于是冷冷一笑:“陛下好意,臣妇心领,只是我的儿子,还轮不到陛下来照顾。”
相对于苏浙善,梅柳生其实最不愿意见到梁氏,倒也不是怕她,而是不知该如何对付。
强硬一些,又怕苏清朗生气发怒,只能耐着性子道:“苏夫人若是担心清朗,暂且回到家中,过几日朕再将他送回。”
梁氏侧开身子,明显不愿意与他交谈:“今日便是今日,臣妇不过是想带儿子回家,陛下如此阻拦,原因为何?”
梅柳生被她堵得哑口无言,总不能,因为我看上了你家儿子,想让他在宫中陪我吧?
默了片刻,道:“朕还有要事处理,这件事,留待以后再。”
着,侧首看向旁边的奴才道:“送苏夫人出宫。”
几个奴才上前请梁氏离开,然而梁氏非但没走,反而意图上前,不过很快便被他们拉住了。
双方挣扎之际,只听不远处传来一声虚弱的呵斥:“住手!”
苏清朗闻讯赶来,由于走得太急,来到跟前,还有些微微地喘息。
他咳嗽了一声,看着那些奴才:“放开我二娘。”
奴才们果然识相,放开梁氏退到一边,苏清朗这才走上前,望着梁氏:“二娘,你怎么来了?”
见苏清朗站在自己面前,梁氏又气又急,逼得流出了眼泪:“你这孩子,是想担心死二娘么?”
苏清朗垂下头,愧疚道:“对不起,二娘,清朗又让你担忧了。”
梁氏上下量着苏清朗,又伸手摸了摸他的胳膊,见自家儿子瘦削虚弱,仅留半条命的样子,不由更加难过。
强忍着悲痛道:“你活着就好,二娘今日来,便是带你出去。”
着,看向梅柳生,意有所指地道:“你放心,只要二娘不死,就没人敢欺负你。”
伸手扯过苏清朗的手腕,转身想要带他走,然而苏清朗却仍站在原地,待梁氏回头看他,不明白他为何如此,苏清朗才又羞愧地低下头:“抱歉,二娘,我还不能跟你走……”
“为何?”梁氏急了,顿了顿,又咬牙道:“你知不知道,宋先生……”
她的话还没完,就被梅柳生立即断:“苏夫人!”
他眯了眯眼睛,颇有些威胁的意味:“朕有话想对你,请借一步话。”
却见梁氏冷冷一笑,道:“陛下到底在怕什么,宋先生乃是我儿的恩师,他过世,我儿理当前去拜祭。”
听到梁氏的话,苏清朗怔了怔,良久都没有反应过来。然而,眼泪却首先涌了出来。
他红着眼睛,艰难道:“二娘……你什么……”
梁氏这才看向苏清朗,让他知道这件事情,她自己也很不忍心,于是道:“清朗,二娘知道,当你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定很难过,可是宋先生是你的恩师,一直待你不薄,二娘不能自私,让你连送他最后一程的机会都没有。”
见她果然出了这件事情,梅柳生缓缓闭上了眼睛,不敢去看苏清朗的反应。
苏清朗听此消息,先是愣了愣。随后,眼泪又落了下来,他低了低头,极力平复着悲痛。
最后张了张口,带着哽咽道:“我知道了,二娘,我会回去的……”
梅柳生以为,他会放声大哭,会跟他吵,会跟他闹,怨他没有保住自己的恩师,甚至隐瞒了这件事。
然而,苏清朗却是出奇的安静。
可是,望着他泪如雨下的瞬间,他恍然明白,真正的崩溃,从来都是从心里的。
宋鸿儒的事,其实他颇为头疼,长安城中,多少官宦大臣都已归顺,情愿认他为主,偏偏宋鸿儒好像茅坑里的石头。
宁愿拥护那位已经死去的昏庸皇叔,都不愿意弃暗投明,成为他的臣属。
其实,看在苏清朗的份上,他也没算为难宋鸿儒,宋鸿儒在家中为他皇叔立了长生牌位,宋鸿儒在家辱骂他为窃国逆贼。
甚至,著文指责他心狠手辣,屠杀亲叔,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毫不知情。
可万万没想到,宋鸿儒会自杀。
兴许是觉着,他皇叔果然气数已尽,南唐再也不是以前的南唐,目睹着身边世事巨变,令他无可奈何,故而想不开。
拖着八十好几的高龄,换上一身体面的衣服,在家中上吊自杀,追随他心中的朝代而去。
因宋鸿儒死时,正是他与裴莹大婚,宋家人未免冲撞喜事,便将宋鸿儒的尸体锁在家中,至今还未下葬。
现在虽是深秋,但气候还是很热,尸首没法安葬,两天的功夫便已发臭,蚊虫苍蝇漫天飞舞,可惜宋鸿儒一生忠烈,到死了,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宋鸿儒的学生实在看不下去,找上宋家人理论几次,还差点了起来。
但他们终究不姓宋,没资格处置恩师的后事,宋家又怕得罪朝廷。因此,只能将丧礼拖延几日。
前几天,他一直忙着其他的事,不知道宋鸿儒已死,更不知道,宋家人为了他所谓的婚事,连人都不敢安葬。
直到今日常山王找来,他才知道这件事,下旨让宋家人赶紧为老先生准备丧事,念及宋鸿儒一生为朝廷所做的贡献,还赐下恩赏,追悼老先生的不幸离世。
但,想到宋鸿儒死时的惨状,他实在不忍心让苏清朗知道这件事,于是算瞒下来,不成想,最终还是让他知道了。
苏清朗回到住处,梅柳生由于不放心,则跟在他的身边,见苏清朗怔怔地走进屋中,始终没有开口。
他忍不住道:“清朗……死者已矣,你也别太难过了……”
苏清朗看向他,片刻,才道:“我想去拜祭先师。”
对于这个要求,梅柳生没法儿拒绝,只能点了点头。
又见苏清朗转过身,背对着他道:“我曾送你一方砚台,现在,请你还回来。”
梅柳生心中堵了一下,最终道:“好……”
丧礼那天,苏清朗出了宫,来到久违的宋府,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踏入灵堂。
灵堂内,有一些是敬仰老先生的同僚。不过,更多的,则是宋鸿儒的学生,苏清朗的同窗,自然也在其中。
见到苏清朗,他们一个个神情复杂,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仍是对他痛恨,正想出面教训他,却被一个蓝衣书生阻止。
只见苏清朗脸色惨白,来到灵堂内,望着自家恩师的棺木,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他伏在地上,哭得伤心,哭得绝望。这时,那名蓝衣书生走了出来,站在他的面前道:“苏大人……”
苏清朗闻言,抬起头看他,又听他道:“先生问你,可曾知错没有?”
想起昔日在徐家,遇到恩师的场景,苏清朗心中刺痛,哽咽道:“清朗……知错……”
蓝衣书生叹了口气,从袖中摸出半块玉珏,道:“先生,他原谅你。”
苏清朗一时怔住,但见那书生将玉珏放到他的手中,道:“先生还,他知道你的苦衷,并且,从未怪过你……”
望着手中半块的玉珏,脑海中,闪现出无数个画面,金銮殿上,有人摔断玉珏,师徒情尽,从此与他恩断义绝。
这些年来,他一直珍爱着另外半块玉珏,总想着哪一天,等一切真相大白,便将它还给恩师,奢望着他们破镜重圆。
却没想到,这两块玉珏重逢之日,竟会是这样的场景……
见苏清朗哭得伤心,蓝衣书生又叹了口气:“其实这半块玉珏,先生老早就想交给你,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他顿了顿,垂手将苏清朗扶起来,又道:“先生以死殉国,也算完成了心中的夙愿,师兄,别太伤怀了……”
苏清朗含泪点了点头,然而,看到恩师的棺木,想到昔日种种,仍是忍不住掉泪。
这时,另外一个年轻书生走出来,向蓝衣书生道:“云溪兄,你以后有什么算?”
蓝衣书生看了苏清朗一眼,道:“先生交代的事情,已经完毕,等办完先生的丧事,我也该离开了。”
他着,转身看向了堂间的棺木,想到宋鸿儒一生博学,桃李天下,最为有名的,便是苏清朗那一届。
苏清朗,谢玉,许瀚文,柳靖之,孙子仲,再加上一个秦桓,哪个不是惊才绝艳的人物?
可惜,世事多变,造化弄人,也唯独那一届的学生,下场一个比一个凄惨,现在连先生他自己都不在了。一时间,入目荒凉,满腹感慨——
“没想到,真的等到了这天,先生泉下有知,应当稍有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