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坐吃山空

A+A-

    一个星期长也不长,眨眼间就过去了。

    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年,双祺社和东城茶社的封箱之夜,从下午四五点左右开始,首都剧院外那条大街就陷入了拥堵。

    夜幕降临时,剧院的灯光更显繁华,检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双祺社的演员们下午刚结束了最后的走场彩排,此刻没有慌张和焦虑,只有对接下来演出的期待和自信。

    江祺枫推开后台的侧门,从工作人员通到走出来,站在了剧院二楼的室外阳台,迎面是寒冬的晚风,心里却无比热切。

    “师哥,你看看,徐哥发南京场外视频来了!”

    听见声音,江祺枫回头看去,温祺玉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过来,他脸上洋溢着欣然笑意,手里抓着的手机上正放着视频。

    江祺枫看了一眼视频,这画面大概是站在南京场馆的二楼俯拍的,正好看见底下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还有远处马路上停靠的数不尽的车流。

    如他所见,南京场和北京城无异,此刻也人满为患。

    “咱也拍点视频吧,到时候可以剪在一起做个纪念。”温祺玉着,把手机塞到江祺枫手上。

    江祺枫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亮着屏幕的手机,轻笑一声答应了。“行,不嫌我拍的难看就行。”

    ……

    距离开场只剩十五分钟,后台众人大多已经换上了大褂,倏忽之间,似乎有几道目光目光定格在了江祺枫和温祺玉的身上。

    “我靠,你俩太喜庆了吧!”

    “这身儿什么时候做的?我怎么不记得你俩有红的?”

    江祺枫和温祺玉身上穿着的,赫然是一身正红色暗纹大褂,喜庆却不失以沉稳,这身大褂他俩以往没穿过,必然是新做的。

    “你们去年就让我俩做身红的,如愿以偿了还不满意啊?”温祺玉一脸得意。

    多大人了,还跟孩儿似的。嫌弃归嫌弃,江祺枫无奈的眼神中多多少少还有些宠溺,和亲弟弟比起来,还是师弟招人喜欢。

    正着,一个陌生的身影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

    其他人不认识,面面相觑,但江祺枫和温祺玉见过他,这是首都剧院的徐经理。

    江祺枫起身上前了招呼,客气地:“今儿辛苦您了,咱结束又得到半夜。”

    徐经理满脸笑容,乐呵呵道:“我俩你还客气什么?你瞧瞧你给我带来多少生意。”

    江祺枫只当他的是今儿的上座率,却不知很多观众听相声嗑瓜子这个习惯堪比看电影吃爆米花,首都剧院里的卖部此时还在排长队,不只是瓜子饮料,其他零食也一售而空。

    这是徐经理早前没料到的,发了横财。

    徐经理又捧着笑意故作高深地问:“江老板,你看了隔壁的情况没?”

    江祺枫还没反应过来,“什么隔壁?”

    “还能什么隔壁,东城唐老板啊!”

    这一江祺枫便想起来了,今晚东城茶社的封箱演出跟他们只隔了一条街,是名副其实的「隔壁」。

    “他们怎么了?什么情况?”

    “你是不知道啊,这唐老板非跟咱们较劲,他们那个会展中心没什么名气不,离公交地铁都远,还没停车位,这上座率比咱们至少低两成。”

    徐经理滔滔不绝的这会儿功夫,温祺玉已经开手机找到相关道消息和现场照片推到江祺枫面前。

    “师哥你看,底下评论不少。”

    江祺枫看之前还留意了一眼发布时间,就在二十分钟前啊。

    视频中的会展中心场外看起来比首都剧院要荒凉许多,也有人排队进场,但和双祺社这边比起来差了不止一点。

    “他们这是全靠老一批观众撑着场呢。”江祺枫感叹。

    回想起来,明明大半年前还是东城茶社一家独大,两百天的时间,他的对手站起来了,而东城还在原地踏步。

    这些年唐崇安的种种行径,不得不让让江祺枫想起了一个词——

    坐吃山空……

    再这么下去,唐家这座大山也该败光了。

    ——

    一夜之间,双祺社名声大噪,在舞台上磨炼了整整一年的秦瑾瑞和方瑾奇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刚加入双祺社没多久的几对演员都陆续成名,其中关注度最高的却不是祝家兄弟,而是唐敬业和沈开。

    双祺社和东城茶社公开对垒,而双祺社的舞台上却出现唐家的人……这怎么看都是一桩大新闻。

    听闻演出结束的当晚就有人采访唐崇安,“你和双祺社新人唐敬业是什么关系?”

    当时唐崇安脸都青了。

    也因此双祺社众人对唐敬业赞不绝口,怎么看怎么喜欢,待他比待两位女演员还格外照顾。

    江祺枫还算是比较细心,问了南京场的情况,得知宁薇和程思斯并不逊色在封箱演出上大放异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另他感到意外的是,江桦总共也没几句词儿,就兼职了主持报幕工作,却在演出结束后收获了不少名气和人气。

    什么时候艺人这工作变得这么容易了?

    江祺枫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年前,徐照岚和杨文靖要回天津过年了,走前叫上江祺枫吃了顿饭。

    听他们提起开车回去,江祺枫突然灵机一动。

    “我正愁呢,我自个儿不回去怎么把江桦送回家,你俩开车方便捎上他不?”

    徐照岚一口答应了,“这有什么,交给我就行了。”

    江桦难得没闹腾,只沉闷地低着头戳碗里米饭。

    他还在回忆封箱那晚,他从没站在那么多观众面前表演,也从来没收到过那么多掌声。

    即便……这些掌声和夸赞中有不少是看着江祺枫的面子。

    他正想得出神,全然没听见江祺枫的问话。

    “问你话呢,跟你师父的车回家,行不行?”

    江祺枫用了点劲儿拍拍他肩膀,总算把这家伙唤醒了。

    江桦看都不看他,只朝徐照岚点了点头,“嗯……”

    ——

    街上冷清了许多,只有路灯上的大红灯笼罩子彰显着春节的气氛。

    温祺玉刚进超市买了些吃食,准备直接回父母那儿了,走前略带担忧地看了看江祺枫:“师哥,你哪天走?”

    江祺枫已经拿到护照签证了,张修明那边订的是后天一早的机票。

    “后天吧,师父明儿还有最后一场晚会的录制。”

    “你俩一起……能行吗,别半道儿再冷战了。”想起这爷俩之前诡异的相处模式和气氛,温祺玉实在是放不下心。

    江祺枫自个儿心里明白,这半年来他们师徒关系缓和了不少,虽不可能亲如父子吧,但也不会像前些年一样矛盾尖锐。

    “行啦,你当我是江桦?出去一个星期而已,没事儿。”

    目送温祺玉开车回老宅去了,家里就剩江祺枫一人,房间的地上还摊着收拾到一半的行李箱。

    江祺枫叹了口气,堆积蹲在地上把剩下的衣物收好,再把准备的礼品一一放了进去。

    转过天来,已是年二十九。

    首都机场的客流量一点儿也不见减少,才不到六点半,柜台前和安检口已经排了长队。

    江祺枫到的时候,张修明还在路上。他看了看自己带的行李箱,还算结实,于是便随意地坐在箱子上四处张望,偶尔看看手机发时间。

    十分钟后,两人会面。

    “师父早。”江祺枫面上带着笑意,微微颔首向张修明了招呼。实际上他心里止不住紧张,一看便局促不安。

    张修明一如既往的平静,只回了一个「嗯」,便拖着行李箱往柜台去了。

    “我替您拿吧。”江祺枫赶忙跟上去,主动从师父手里接过箱子。

    张修明不置可否,没有推辞,也没有什么客气话,松开手就让他拿了。

    于是江祺枫两只手都忙活了,他一边手里是二十八寸巨大的行李箱,另一边不过是二十寸的箱子,大的是他的,的是张修明的。

    有点尴尬。

    “师父您就带这么点东西?”江祺枫实在忍不住疑惑,便问出来了。

    张修明淡然:“我女儿家里有我衣服,不用带。”

    他就不该问这个多余的问题。

    江祺枫把好奇心都吞回了肚子里,老实跟在师父后面拖箱子。

    首都机场的效率极高,这么长的队伍也才排了十来分钟,江祺枫自己的大箱子办了托运,而张修明的那个箱子可以直接带上飞机。

    过完安检,两人坐在候机厅里,别人都是拖家带口,又或者成双成对,就他俩这老少搭配略显怪异。

    江祺枫刚拜师那会儿师母就癌症去世了,这些年张修明在北京一直是一个人。

    两人坐这儿想把话家常都怕踩雷。

    “那个,师父您吃早餐了吗?”

    “吃过了。”

    再次把天聊死。

    江祺枫认命地闭上了嘴,低头刷起了没什么新消息的手机。

    八点半,飞机准点起飞。

    国际航班时间普遍较长,他们这一路飞了将近十二个时。

    这十二个时里,师徒二人的对话不超过二十句。

    直到飞机落地,江祺枫的手机电量所剩无几,张修明看了他一眼,难得主动了句话。

    “下次坐飞机带本书,别一天天盯着手机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