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番外1 我们结婚啦

A+A-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桃杏次第开过,武陵迎来又一个暮春。中药材合租社项目如火如荼进行着, 峡河畔那整齐明亮的大棚基地晃得人眼睛发酸。

    育下的种子破土发芽, 温度攀升,它们也拔节长高 * 。

    据许笳他们扶贫队统计的数据, 魏卓然撑头的中药材合作社项目,一共吸纳就业五十余人,他们几乎都是武陵村有劳动力能力的贫困户。

    除了按照市价给他们开月工资之外,每个贫困户也会享受到合作社的分红,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 等第一茬西洋参出货的时候,这些贫困户就能脱贫。

    许笳不满足于此,市场经济要遵循市场规律,如何开更广的销路,靠的不仅仅政府的扶持, 更重要的是合作社能持续地、源源不断地将种出来的中药材卖出去。

    一年能卖出去不是本事, 让合作社村民年年兜里鼓鼓囊囊才是真本事。

    人有了盼头, 精神面貌就大不一样。来合作社干活的人里面, 魏祥子媳妇变化最大,一开始她不愿来, 许笳去了五六回魏家屯, 给她讲合作社前景, 帮她提振信心,这位嫁到武陵的外地媳妇才鼓起勇气跟着村里的媳妇婆子学点参种。

    后来,这位唤作瑛子的妇女逐渐适应了合作社工作氛围和节奏,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手脚比组里最伶俐的贾桂花还快些。

    人爽利了,爱笑了,脸蛋红润润,媳妇婆子们笑,魏祥子福气好,娶了个攒劲的媳妇。

    女儿魏凤娟常来看她,每回遇到许笳总要捎给她一塑料袋核桃馍。问她成绩,凤娟羞答答回答:“还不赖。”

    人心齐,泰山移。芒种时节,大棚里的苗可以移栽,一场暴雨突降,好几个棚里面进了水。贾桂花一嗓子吆喝,大家回到基地抢险,水泵、脸盆、水桶全用上,保住了日夜辛苦耕耘种下的苗。

    移栽后,种苗都争气,西安来的技术员跟在后面教,贾桂花朵她们几个细致的媳妇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如何管理,如何施肥,如何判断病虫害,如何锄草,在许笳面前的头头是道。

    到了丰收时节,在所有人日夜不停歇的奋战下,几十亩的头岔药材收割到口袋,药材公司连夜拉了两大卡车归库。

    当月算出账,刨除成本和人工,合作社盈利可观。魏卓然撑头搞的中药材项目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更是许笳经手的第一个扶贫大成果。

    不断有乡镇、县市的扶贫伙伴到武陵取经,许笳拉着魏卓然跑了一趟又一趟峡河,成果展览会,现场观摩会,在无数会议里,人们都问许笳这个第一书记:当初怎么会看中这个项目能带领村民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进而发家致富?

    许笳有以下坦诚的发言:“扶贫先扶志,这个项目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土地流转,农户意愿,有没有发展前景,可不可行,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突出问题。”

    “可事情总得有人做。”她望着台下一双双眼睛,语重心长道:“在座的都是扶贫战线的同志,有的深入基层多年,经验丰富,有的刚走出校园,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乡村。我 * 不管你们此刻正在想什么,或者想从我嘴里撬开什么,我只告诉你们一句。”

    许笳顿了顿,眼眸里涌出光雾,“我们搞扶贫的不怕吃苦,不怕受罪,就怕我们不敢想,就怕我们不肯干,就怕我们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我们自己,若不是我们的坚持和付出,我们又怎么会将青春奉献给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也要感谢想在这片土地做出成绩的企业家,感谢立志摘掉贫困帽子的村民们。只有这三者形成合力,劲儿往一处使,目标一致,行动方向趋同,乡村振兴不是难事,脱贫致富不是难事!”

    会议结束,许笳遇到了墨寻梅。这位扶贫战线的长辈,治理大槐树村已两年有余,目前有了新的身份,父亲墨存汾退休后,她被推选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此次扶贫经验分享会,就是她提议许笳做主要演讲的。

    墨寻梅握住许笳的手道:“不愧是骆锦荣队里的,许笳,你前途不可限量。”

    许笳笑着:“墨副县长,我倒希望武陵的未来不可限量。如果有好项目,帮我递张嘴。”

    墨存梅拍了拍她肩膀,笑着:“你这么拼,把我大侄子放哪里?”

    许笳恍然:“这次来县里匆忙,我该叫上他的。”

    墨存梅让许笳存了她电话,“今年十一,能吃到你们的喜糖么?”

    许笳低头,脸一热,“墨副县长,现在扶贫工作是第一要务……”

    墨寻梅叹了口气:“一晃卓然那子都快三十了,他爸也该回来了吧。”

    许笳望着窗外被风染红的树叶,笑了笑:“墨副县长放心,等伯伯回来了,我一定亲自登门请您。”

    墨寻梅拉住许笳的手,“好。”

    宣传开后,源源不断的订单往武陵送,合作社按照许笳的指示,招聘到了两位管财务懂市场的大学生。

    其中一位,还是省城名牌大学的。许笳有一回问跑市场的那位男生,“什么驱使着你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岗位回来干两脚泥的辛苦活?”

    年轻人回答:“不怕许书记笑话,我家就是山阴的,我回来上班,回馈这么多年国家对我的教育,是我的初心。”

    许笳被这句话击中,她想起了自己,想起了和她一样回到家乡的魏卓然。

    都市曾有她的梦想,如果是代表了荣誉的梦想,光荣的梦想,她愿意为这梦想付出,燃烧最美丽的青春时光。

    初心,多么美丽的字眼。它沉甸甸,过去的人念着它,后继者念着它,它像火炬,永不熄灭的火炬……

    -

    十月,扶贫队给了许笳三天假,魏卓然拉着她跑遍武陵的山山水水,两人最后选了魏卓然第一回 带她去的那片林子。

    暮春时节,玉兰花树盛放;初秋,漫山遍野的杜鹃、山茶花。

    白杜鹃灵秀,圣洁;红杜鹃泣血,艳丽。许笳最爱暮色将尽山毛榉树下的山茶,老枝茕劲,新叶翠绿,一 * 朵朵或粉或黄或白的山中精灵静待落日的抚慰……

    许笳穿上最美的婚纱,配合魏卓然举起的相机,将初秋最美的瞬间记录。

    斜阳就剩最后一点,等它燃尽,春色落入许笳的眉宇。

    “阿卓,我好看吗?”许笳躺在莎草铺的地毯,望着头顶的天空。

    魏卓然将她的脑袋揽进臂膀,嗓子发涩,“好看。”

    许笳眨了眨眼睛,“那在上海的时候呢?”

    魏卓然求生欲满满,“也好看。”

    许笳吐舌头,刮了下他的鼻子,“那你怎么没有……”

    魏卓然勾唇,“当时夜太黑,酒精把一切都烧成灰。”,他拖着嗓子唱林忆莲的歌。

    许笳拳拳砸过去,“人话。”

    魏卓然抱住她肩膀,从未有过的认真,“许笳,遇见你的那刻,我的夜就亮了,酒精被倒进黄浦江,一切都暖起来。”

    许笳眼泪掉下来,浅浅的吻落在他额头,“我们什么时候回趟上海吧。”

    魏卓然揽她入怀,“什么时候都可以。”

    许笳仰起脑袋,“我要吃林家生煎。”

    男人捏她鼻子,“估计店早就拆了。”

    许笳:“那我要去高浪路看看,问H家画室要回我的大作。”

    魏卓然揉她的头发,“老板估计都换了几岔了。”

    许笳:“那我就去福开森路走走,摘一片六年后的法桐树叶。”

    魏卓然点头,“这完全可行。”

    许笳脑袋搭在男人膝盖,缓了缓:“等忙完这阵,我们先去骊山。”

    魏卓然:“好。”

    许笳微微叹气,“不知道那里的石榴甜不甜,江夏她寂不寂寞……”

    -

    婚礼是在武陵举行的,魏卓然事事周全,安排贴心。许笳父母第一回 来武陵,见到女儿工作的地方,道路宽阔,山野宁静富饶,两条街道热闹红火,当初的所有担忧全部消解。

    魏卓然父亲也回来了,亲眼目睹儿子迎娶了中意的儿媳妇,心眼里高兴。

    双方家长和几位亲属也都相处愉悦,由衷为一对新人送去祝福。

    许笳父亲将女儿的手交到魏卓然手里,眼泪盈眶,“阿卓子,我们家笳笳性子急,有些脾气,你以后多担待点。”

    魏卓然笑着:“爸,你和妈都放心,我会对笳笳好的。”

    敬酒的时候,走到墨寻梅他们那桌。周晓光腌茄子似的魏卓然使眼色。

    魏卓然给几位长辈敬完酒,周晓光递过去杯子,压着声音:“你子有福气,真叫你娶了我们的第一书记。”

    魏卓然开玩笑,“哪里是你们柞水的第一书记,是我们武陵的书记。”

    许笳一脸羞赧,墨寻梅举杯,恭祝新人,“笳笳,阿卓,我祝你们情比金坚,百年好合。”

    许笳喝掉杯中红酒,脸更红了一些,“墨副县长,谢谢你。”

    墨寻梅对魏卓然道:“希望你们夫妻,既要搞好事业,也要包容彼此,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魏卓然:“我们会的,谢谢墨姨。”

    周晓光吆喝大家喝酒,“ * 新娘子倒的酒,越喝越有,大家走起。”

    “越喝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