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老师
香山书院现在人声鼎沸,沈瑜把手抄本的《玄经》看了两遍之后,溜达着过去凑热闹。
徐老的事,其他国家的人都在讨论,更何况本地人。
‘徐老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拿了出来,为人还真是没话。’
‘他早年跟家族闹崩了的,与其把这书留给家族,还不如拿出来,给自己换个好名声。’
‘徐老自己也还有儿孙呢,他能把这书拿出来分享,就是大公无私,他才不是沽名钓誉之徒。’
【确实。很难得才能碰上这样大气的人。】
沈瑜也表示赞同,“人家混到这地步,也不需要这本书来增加名气了。”
在荣国的时候还好,沈瑜虽然听过他的名声,但也就读书人推崇罢了。但在项国,徐老简直就成了国民偶像,普通百姓都能知道他的名号。
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经营出了这样的好名声,只要他不作死,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也不需要《玄经》来锦上添花。
“其实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家族,会把一些老祖宗的东西藏得死死的,尤其是那些书籍和知识,时代越发展,那些东西就越落后,学这些东西,才真是越学越回去……”
系统就更不能理解了,提醒道:【快到讲台了,别话了。】
讲台上,徐老正在跟另一位白发老头辩论,他儿子就拿着纸笔在一旁记录,其余的学生都站在一旁听着,没人发出声音。
沈瑜发挥自己的武术功底,左挤右挤的直接到了前排。
听了几句之后,沈瑜就道:“另一个老头不行,明显不过,徐老自己有一套体系,另一个老头完全就是诡辩。”
要辩的话,沈瑜也能几句,但她的观点和部分理论,太超前,放在这个时代,就像无根的浮萍,很容易不过对方。
而且她的基础也不算太好,虽然教徒弟的时候,她也在用这个时代的课本,但距离融会贯通,沈瑜还差了一点。
听着讲台上的人引经据典,沈瑜还得让系统现场给她查资料。
【你这文学底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旁边听课的学生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就沈瑜还临时补课。
“你看我脸色,淡定不淡定?谁还不会装了?”沈瑜不满的道,“我觉得我才是真的听懂了,反而是在座的大部分人,没听懂《玄经》的精髓。”
她学得浅,但是学得广。徐老起了个头,她就能跟着对方的思维走下去。
听着听着,沈瑜就开始不自觉的摇头叹气。
旁边的听课学生看沈瑜这副模样,忍不住瞪了她一眼,“你这是什么表情,没听懂就老实一点,别做那些怪相。”
“我只是觉得徐老的想法太悲观。这套理论,只适合文人自我约束,不适合有权有势的军阀治世。”
现在虽然不是乱世,但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从徐老的履历来看,他年轻的时候,还是想努力挣扎一下的,但还是没找到强国统一的办法,现在就只剩下无力了。
沈瑜自我感觉评价得十分客观,但收到的却是隔壁书生的一个白眼。
“你懂什么,就在这里瞎,这是你该来的地吗?你相公是谁,也不知道管管你。”
“相公?”沈瑜僵硬的转头,气得骂道:“你眼睛是瞎的吗?老子穿得这么少女,你跟我提相公?你爹在哪儿呢,也不知道管管你。”
没想到沈瑜不仅不认错,态度还十分强硬,那书生心虚的看了看周围,然后喝道:“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那轮得到你无理取闹!”
“傻逼,你才无理取闹呢。”沈瑜并没有忍气吞声的想法。
“是你先哗众取宠,质疑徐老,我才忍不住教训了你两句,你倒好,满口粗鄙之言。”这位中年书生恶人先告状,瞬间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惹得原本围观的几个书生,看沈瑜的眼神都不太友好。
“我自言自语,关你什么事啊。有你这种学生,可见徐老也不是什么好人。”沈瑜心里憋气,也不想站这书生旁边了,伸手想把人推开,准备换个位置。
沈瑜牙尖嘴利,一看就不是温柔贤淑的,她一伸手,还没碰到对方呢,那书生就‘啊’的一声,往后面躲。
“何人在此喧哗,有事烦请出去。”徐老的儿子徐柏开口维持秩序。
沈瑜之前就挤在了前排,闹出事情了,也非常惹眼,台上两个老头也没争辩,正看向她们这里。
在大家都很安静的情况下,她因为个旁边书生的争执,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刚吵完一架,而且还没发挥好,沈瑜心里还憋着气呢,直咧咧的道:“刚刚听徐老讲课,我有些不同的意见,旁边这位听不得这些,就骂了我两句,我就忍不住跟他吵起来了。”
沈瑜的语气和态度都不太尊重,其他听课的学生神色都有点异样,徐老却十分好奇的问道:“不知道友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你这套理论,过于温和,不管哪路王侯有一统的野心,就不会用你的东西。”沈瑜瞄了一眼周围,全是弱书生,觉得就算得罪人,自己也能跑出去,话也就没了顾忌。
“哦?但是现在各国都已经和平100多年了,不出意外的话,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维持下去。”徐老得很客气。
要他来的话,现在那些个国家,都没有一统的实力。各国的皇帝,也都不是什么英才,有些甚至连及格线都达不到,他对一统根本就不抱希望。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早晚都会一统的,到那个时候,你这套学肯定就过时了。”
“你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沈瑜这么,徐老也没否认,显然是心里有数。
台上的两个老头正辩论着呢,这就是个插曲,大家安静下来之后,就继续听课了。
徐老没表态,台下的学生们也不敢多什么,就留沈瑜耀武扬威的站在那里,抬头挺胸的听完整堂课,然后扬着头准备离开。
“姑娘请留步,关于《玄经》的事,家父有些事想跟你求教一下。”徐柏估计也是受到父亲的命令,过来请沈瑜,言语十分的客气。
沈瑜眼神瞄到周围学生惊奇的眼神,心里瞬间就不气了,潇洒的理了理自己的衣袖,道:“走吧。”
徐柏直接把沈瑜引向了书房,“家父在里面等你。”
等走到书房外面,沈瑜那股得意的劲才消失,莫名的感觉到一点点心虚。
【怕什么,你还有我呢。现场作弊也来得及。】
她站在众多伟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而且以前天天在互联网上冲浪,接受过各种思想的洗礼,她现在的水平,写不出《玄经》这样的著作,但挑刺还是没问题的。
但她终究底子薄,当了杠精还是有点心虚。
清了清嗓子,沈瑜挺起腰杆,把门推开,就看到徐老脸上温和的笑。
“孩子,到这边来坐。”徐老的声音醇厚,道:“我有些问题想问问你。”
大家都是因为《玄经》凑到一起的,话题自然也是这个。
为了写这本书,徐老这几年经常与朋友们互通往来,细细的磨了几年,才磨出来的成品,其余文坛的老友们,大致都知道他的情况。
沈瑜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他的缺点,确实让他惊讶。
两人交谈了几句之后,就算有系统帮忙,徐老也探出了沈瑜的底。
“友你的思维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但基础还是有些弱,我给你列个书单,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我你的新书坚持不了多久,你不生气?”沈瑜好奇的问道。
“没有一个人的思想能亘古长青。后人自然也会根据我留下的东西,再做创新。”徐老拿自己举例,“你看我,不就是根据前人的基础,才写出的《玄经》吗?后人也能做到。”
对方边话,边用欣赏和激励的眼光看着自己。仿佛自己就是下一个栋梁之才。
心虚的接过徐老写出来的书单,沈瑜看一遍,道:“这里面有几本书,书铺不太常见。”
“这几本是孤本,但我让学生抄来放在香山书院的藏书阁了,你可以去誊抄。”
既然被这么安排了,沈瑜就顺势借住在了香山书院的客房,没事的时候就去书院溜达。
一个文坛大佬的珍藏,数量惊人,而且还有很多的古籍孤本,就算徐老大气,愿意让学生誊抄,这些东西的流传度也不广。
靠着这些孤本,沈瑜又狠狠的赚了一大笔积分。
她没事就在香山书院闲溜达,看到大家上课的时候,偶尔还去偷偷听课,大致的课程也就那些,并没有特别优越的。
“不是徐老特别厉害吗?他的弟子,除了做学问的,在朝堂上混的,都是高官厚禄,水平不低的样子。怎么看这个书院,教学模式很普通呢。”
【在同时代里,这个书院还算不错的了。骑射、算术、琴棋书画都有涉猎,教学理念相对先进。】
“那徐老看起来也不是个老古板,我直接去问他呗。”沈瑜想教学生,但也有点担心自己的步子迈太大了,所以想吸取香山书院的教学模式,古今结合。
讲学辩论的时间持续了一个多月,徐老依旧不得闲,因为断断续续的总有新人来。
开头几场辩论,沈瑜听得津津有味,后面完全就听腻了,其他老头都不是对手,看徐老虐菜也挺没意思的。
面对沈瑜的主动请教,徐老也没有藏私,主动道:“你要是有意的话,可以进入甲班,跟其他学生一起上课。”
“我不想当学生,我就想当老师,我家里收了几个徒弟,所以想问问您,有没有什么当好老师的办法。”
“没想到你年纪,就已经开始当老师了。”徐老摇了摇头,笑着道:“不过就是因材施教罢了。每个人的资质各不相同,有的聪明,有的驽钝,有的需要夸,有的需要骂。像你这样跳脱的性子,我就会压着你,让你多磨磨基础。”
有系统作弊器,沈瑜学过很多古籍,见识也算广阔,却没有系统的接受过这个时代的教育。
她之前教徒弟,虽然文武都教,但重点教的还是武功。因为有前任武林盟主给她基础,她有一整套体系,教武功对她来很简单,文学方面,就相对有些吃力。
在这个时代,做官可比做江湖侠客滋润多了,沈瑜也不想教出一群武夫来,她也得教教徒弟们四书五经。
“香山书院的甲乙丙班,我都去听过课,教的也都是普通的课程,为什么香山书院的名气格外的大。”沈瑜不想抄作业都没抄到精髓,直接向徐老提问。
“你既然不想当学生。那你就去学着如何当老师如何。”徐老笑眯眯的提议道。
沈瑜的知识储备在那儿,可没耐心在那里老老实实的听课,所以之前徐老让她去甲班上课,她直接拒绝。
但徐老新的提议,却让她十分心动,试探着问道:“当老师这个,怎么学?”
“刚好,我新书讲学完之后,我也要继续给孩子们上课。你就跟着我,当我的助手怎么样。”知道沈瑜还有办书院的想法,徐老也不吝于搭把手。
他虽然惜才,但想到沈瑜过分跳脱的性格,也觉得有些难办。想当个好老师,沈瑜还有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