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春暖花开

A+A-

    活了两辈子,夏明慧觉得再没有比这段日子更舒心的了。

    虽然过的是穷年,过年时,也就包了一顿白面饺子,什么鸡鸭鱼肉都没有,可是夏明慧就是觉得开心。

    一整个冬天,除了日常家务,她大半时间都是在看书。周志勋临走时把那些书都留给她了,趴在炕上,借着窗外的雪光看书,一抬头对上娘温柔的目光,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欢喜的。

    夏家穷,比李家还要穷些,可是再穷,娘也没有亏待过她。

    在李家,就是吃碴子粥,别人捞干的,她也只能喝碗稀的,可是在夏家,娘都是可着她来,每次吃饭盛得最满的那碗肯定是放在她面前的。

    挨穷受苦干活累,夏明慧都不怕,只要有人对她好,她比什么都快活。

    过年的时候,县里温家捎了信来,让娘俩去玩两天。原本夏明慧是不想去的,可夏飞仙寻思了半晌,还是硬带着不情不愿的夏明慧进了城。

    温家还是那个样,温文清的脸常年是板着的,不见个笑模样,倒是姜婉如很是热情,又是猪肉大葱的饺子,又是白面烙大油饼的,几顿好吃的倒让原本还别别棱棱的夏明慧脸色好看了些。

    夏飞仙还想把孩子留下多住几天,可她才和姜婉如留了个话头,夏明慧立刻就从炕上爬起来了,啥都要一起回胜利。

    面上无奈,夏飞仙还怪了夏明慧好几回,可是晚上到了家,搂着闺女睡觉时,夏飞仙还在梦里笑醒。

    一个冬天转眼就过去了,这对新认的母女却是好得跟亲母女似的,要是外人看了还真当她们就是亲的。

    其实这个冬天也不是那么消停的,就那么巴掌大点的地方,什么消息都传得飞快,李富贵被关起来的消息又怎么瞒得过人?

    更何况李家的受气包养女突然就改认了夏飞仙做娘,这两件事要是没啥关连就出奇了。

    一开始还都是在背后猜,没过两天,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就有人李富贵把受气包那个那个了,就在仓库里,血都流了一地,得跟亲眼看到似的,直把那间放工具的仓库成了凶案现场似的,甚至还有人拉着伙去看那间仓库。

    穿街而过,那些三姑六婆的眼神就跟被线牵住似的,直往夏明慧身后飘。夏飞仙气得不轻,停住脚步就要和人道,还是被夏明慧拉住。

    那群人,随他们啥去,别看现在得欢,也不过几天了。

    可不就是,先是叹息,是李富贵太不是人,后来话锋就变了,是受气包年纪就会勾引男人,为了几个钱买糖撒子就勾搭李富贵那样的老实人。

    再后来,也不知是谁了那天一起去派出所的还有张队长和他家的闺女张美丽,可能被那个那个的是张美丽……

    张美丽的妈站在大街上破口大骂,从李家到嚼舌根的那些女人,骂了个遍,那脏话,撅了祖坟似地直往外蹦。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都被骂成这样了,还有谁敢再这事儿?

    又过了十来天,李富贵才被放过来,一张脸腊黄的,在街上走过都是搭拉着脑袋,连眼都不敢抬。

    李铁牛把孙燕得再惨,孙燕都没去求王红书,李富贵就这么生生被关了半个月,回了队上,真有物是人非的感觉。

    不人人看他那眼色,就是他自己也觉得矮了一截,就好像是被脱了皮,全身上下赤果果的让人看了一样,火烧火燎的。

    王桂花本来就是个不让人的,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怎么会放过李富贵,李富贵第二天一露脸,那脸上跟被猫挠了似的满脸花。

    孙燕蹲在院里刷牙,一抬头看去,一口牙膏沫吐在地上,只迸了一个字:“该——”

    趁着年前,李富贵包了大包包的的四样礼,和王桂花一起往张队长家去,走上街上就先被寡妇吴淑苹堵在街上狠骂了一通,扯着嗓子让还她裤叉子钱。

    李富贵臊得不行,只声真不是他偷的,吴淑苹哪管那个,就在大街上骂,王桂花脸涨得通红,和吴淑苹两人吵成一团,最后还是李铁牛赶过来,塞给吴淑苹一块钱才算把这事儿了了。

    虽是塞了钱解了围,可李铁牛那脸色别多难看了,眼一转,看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不自己队上的人,那些个还没回城过年的知青的眼色就让他受不了了,其中两个年轻的女知青可不就是之前丢了内裤的,现在不只是看李富贵是那眼神,连看他也一样眼神了。

    李铁牛又羞又臊,板着一张脸,只差用手挡脸了,气哼哼地挤出人群,连和他爸妈都没招呼。

    李富贵追上两步,喊了一声,却没让儿子回头,脑袋就垂得更低了。

    等到了张队长家,两口子连头都没进去,王桂花还腆着脸想把礼送上,直接就让张美丽的妈丢了出来。

    风冷嗖嗖的,连心都冷嗖嗖的。都不用寻思,明年开春下大地时他家那工分……

    王桂花还嚷嚷过几回都是李留弟坑了他家,可是李富贵那脸皮再厚也不敢跑到夏家来开腔,倒是白玉凤又来过几回,都是想让夏飞仙拿钱给她,是不能白把养这么大的闺女就这么给了她。

    夏飞仙冷着一张脸懒得理会,夏明慧倒是笑嘻嘻的,却是问白玉凤是不是也想蹲大牢?还敢来要钱,那是想买卖人口怎么着?

    连着碰了几回钉子,白玉凤也只能这么作罢,倒让夏明慧过了个舒心年。

    过了年日子就过得更快,转眼就刮了大风,河面的冰就渐渐融了,浮冰顺水而去,听会一直流到大江里,在山上积了一冬的木头这会儿也要放排运下山了。

    东北年年都是这样,不刮大风厚厚的冰就不会化,等水上的冰化了,地也就解冻了,一转眼就到了清明,队上就开始组织翻地,种春麦了。

    五月初的时候,坡地上已经一片绿油油的,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媳妇还有那些娃娃就都趁着放假的时候,坐在坡地上挖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