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A+A-

    阮妩猜测,兰姨和玉姨应该是安姨的丫鬟。她们通常都不上桌。自己这边玩疯了,也从来不待丫鬟。今日安姨发话,她们桌子上才变成四个人。

    今日中午既然是尝试新菜,大家围坐在一起,自然是阮氏家常菜。

    就是前世的土豆,炒的,酸辣的,炖的,炸的,阮渣做到了两点,第一,熟了,第二,没糊。已经老能干了。

    饭后,扶着自家姐坐在一边,书兰赞叹的:“你别,这味道确实好,原本粉粉面面的没什么味道,变换了花样,竟然是各个美味。”

    “尤其是加了辣子的那个,太下饭了。”书玉也极为推崇:“天南海北的跑了这么久,我敢保证,这东西的口味,应该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重要的是,按照村民所,这个藤根的产量大。”安若竹的脸上,都难得的露出一丝激动地红晕:“月月这次,真的是做了件天大的好事,乾元都要感谢你。”

    “安姨你错喽!”阮妩歪着脖子摇头:“那是顾海干的哦。”

    “那也是你在后面推动的!”安若竹知道她不想居功:“要靠着他们村村户户的传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有可能。”

    安姨这句话到了点上,阮妩倒也没有否认。这个东西任由村民之间传播也不是不行,只是在这交通运输消息全都不发达的时代,这样太慢了。

    而这事情由官府带头推广,她相信,三五年的时间,就很少会有人再为饿肚子发愁。

    事实上,哥哥在上报这件事的时候,她还是让顾海居首功,试种和其他安排则本来是由哥哥完成。

    不是她大公无私,也不是她舍己为人,只是居功领赏这件事儿,对与她来真的没什么用处。或者,至少在她看来,成为众人的焦点,对她没用。

    她在太学院和皇宫那一折腾,虽然都是迫不得已,可啥风头能盖住这些。如今这年代对女子三从四德要求高,只才情,不工作。对她来,没声音,才是最好的声音。

    只是她算计着隐姓埋名,却也不知道。她所设想的低调行事,京城那里却已经有人知道了实情。

    极致考究的雅室内,几人尝着桌上奇特的美食,也在议论着这件事儿。

    新的菜式摆齐,陆勉挥退了厨子和仆从:“...阮城知道自家妹子不想居功,官面上报的那个顾海,私下里跟我过大概,老孔你掌管着消息,这事儿什么经过?”

    总感觉,这东西出现的有些突兀,虽然阮城的信里是他路过陆家村,才偶然发现,可总感觉那里不对劲儿。

    “太容易!太轻描淡写!该是另有隐情。”常广安也觉得不合理,这要有多少个巧合,才能路过的时候,发现那个黑不拉几的东西。

    孔辰光看了眼带笑的祁允行,嘿嘿笑了两声:“出来能吓你们一跳。”不要别人,就他自己接到消息,都是半天没反应过来。

    这事儿倒是没有特意调查,是撒在那边暗哨收集到的。按照阮城的法,这东西出现的确实太过轻巧,倒是没想到,竟然真的是废了一番周折。

    听着他整理过的前后经过,常广安第一个赞赏:“这姑娘倒像是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收获可真是不。”都没想到,人家是去寻找外族人和海船的,这吃的,都只是附带。

    “哪里有什么点石成金,沿着海边探访几个月,正常姑娘家谁能干的了?”孔辰光推崇自己的学生:“有脑子,会发现,还要肯花心思,这事儿,少一样都办不成。”

    “啧啧啧~~,这是想藏得多深,前后这么多次与阿沅书信,愣是的跟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陆勉叹为观止。

    包括官方的,从东西发现时候的密函上报,到找人验毒,到如今的试菜,多少回的来来往往,都没提过阮妩一次。

    “别的不要,赏银总要收些的。”感觉替她心痛,陆勉转头问身边的:“皇伯父知道了?没算意思意思?”

    这么大的事儿,肯定会把实情报上去,不过祁允行却叹笑:“她现在就想藏着,我也不能拖她后腿不是。”

    有奖赏就要有名目,不管用什么名目赏下去,估计她都没什么兴趣,那不如等着,等到...

    看不出这家伙隐藏的心思,旁边三个也觉得是这么个理。

    “来,这两日要收获,也不知道是什么场面。”陆勉又尝了一口,细细品味着,对这种新的粮食充满期待:“有些后悔,应该让老孔盯着这头,我也跟着车队去青州看看,顺便能算算产量。”

    “别算计我,我这正跟允之商量,各地找些隐蔽的地方,明年开春全面试种呢!”孔辰光不理会想去凑热闹的人:“你放心,阮家兄妹在,产量给你算的好好的。”

    祁允行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笑笑没有话。

    而在青州的道观内,热闹的几人也没离开这个即将出土的藤根。

    笑听着几人讨论着新的藤根,讨论着吃法,讨论着今后的推广,阮妩思量半天,突然问道:“安姨,这些日子可感觉好些?明日要集中收获,可想去附近的田里看看?”

    如今天气已经转凉,虽然早晚都要加衣,可午间的时候太阳却很好,加上安若竹这些日子养得很是安稳,几人琢磨一下,竟然就拍板定了下来。

    “这在乾元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时刻,我想去看看。”她想去看看,代他去看看,如果有机会…。

    除了阮妩没有什么,书兰和书玉都知道自家姐的心思,既然她想去,两人自然去做准备。

    今日因着阮妩上午去了田间,如今吃完午饭,在旁边的屋子里歇个晌,就要把上午拉下的东西补上。

    起来洗漱之时,书玉拿着身衣裳进来:“月月这半年身量变化太大,这里存着的衣裳竟是都不能穿了。”

    “着,递过一叠衣物:”这是之前给姐做的新衣,还未上身,稍有些大,你换上,我帮你收收。”

    玉姨也是经常帮自己收拾衣物的,阮妩自然的接过她手里的衣裳,自己套好。

    她这些日子确实长了很多,身量高了不,原来衣服的胸口都勒的不行。对自己身材很满意的同时,她当然也做了很多新衣,可这边好久没住了,就忘了备些过来。

    如今身上这套,仍然是道袍款式,反正已经是宽松的样子,书玉要做的,就是收收袖口和下襟。

    很快衣物改好了,阮妩就开始下午的功课。

    折腾到晚上,她又早早地冲回滨水县内,趁着哥哥还没回来,亲自动手准备了两个菜。

    “我家妹手艺竟然这么好。”阮诚惊喜的吃着碗里的菜,心里都有些感动。自家妹子从到大就懒得进庖房,想吃什么都是动嘴皮子,想法虽然多,但这亲手做菜,还真是第一次。

    “我天分了得!”阮妩得意极了,又夹了一筷子给自家哥哥:“这菜我试了好几种,陆大人的厨子肯定做得比我好,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吃的惯。”

    头前试收的几次就运回去一些,带着菜谱一起,让陆勉回去尝试,估摸着,现在应该已经能够上桌了。

    “放心好了,保证各个吃的惯!”阮诚拍着胸脯保证,随后嘱咐妹妹:“过些日子回去,争取给爹烧一桌子。”

    “没问题,看我的。”刚答应下来,阮妩忽然反应过来:“啊?不对,大哥,要回去了吗?”这才十一月初,离春节还早着呢,怎么就急着回去了。

    “没那么快。”阮诚摇头:“收完这一波,陆续送回去一部分,我这边儿都安排完了,估计要到腊月。”

    “哥你也回去?”古代官员每次任期三年,因为交通不便,除了重大事情,远道的都不会回去。她没想到,自己哥哥才来半年,就回去了?

    “这边很多事都要当面禀报,我已经上了折子,上面准我回去,年后才回来。”阮诚看了自家妹子一眼。

    “那这边儿的船厂呢?”阮妩算算,来回再加上过年,要离开一个半月,这边儿的船不是开春就要试航吗?

    “这边进展顺利,提前安排一下,不会有问题。”

    这个阮妩就不知道了,不过想想哥哥跟着一起回去,她就开心:“那我们可以一家三口过年了?爹不知道有没有给我准备烟花?”

    算起来,前两年哥哥都是在滨海城过年的,三口之家一起放烟花,已经好久没有过了。还有年夜饭,还有拜年,好些事情没有一起了。不过想着想着,她又低落起来:“那不是把安姨留在这里过年了,多冷清啊!”

    往年的时候,虽然三十儿她会跟着爹爹在家,可初一早上,她都会跑去观里面陪着安姨等人。好些年了,如今这样,还是不够完美。

    于是第二天一早,她去庙里的时候,就问几人要不要一起回京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