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以什么样的方法来抗拒他……
三日后,薛烬派出去的大军凯旋归来,大将军和一众朝臣一同在宫门口候着将士们归来。
领兵的将士先拜过了大将军,随后又同一众朝臣见了礼,回到大殿之后,细细听了大军在边境的几次战役,就连最不苟言笑的言官也只剩下了叫好。
不是他们有多么厉害,实在是大燕过去同戎狄的战役结果太过惨痛,所以到如今,哪怕是险胜,哪怕只是地挫一挫他们的威风,对于大燕来已经是极大的胜利。
此次战役大胜,所有大燕人都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这些年被戎狄骑在头上掣肘,边境上的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得他们不敢应战,今后便能将他们赶回老家。
前线的战事商议了许久,池大人出列谏言道:“如今戎狄已退,全仰仗大将军深明大义、及时出兵,扬我大燕国威。如今皇位空悬,朝臣整日不能自处,当寻一稳定社稷之人登上此位。大将军的奇智神勇有目共睹,臣请大将军为社稷着想,担下此位,灭他戎狄指日可待,我大燕今后定然国泰民安!”
随后立即有人跟着道:“请大将军为大燕社稷着想!”
此言一出,朝臣中的大半默契一致地朝薛烬的位置躬身行礼,剩下的零零散散的几人见势也跟着躬身下去,朝大将军行君臣之礼。
众人一同请命,留下大殿的安静给薛烬,等他一个回应。
其实薛烬从头到尾的目的已然很明确,如今他自是众望所归,没有什么可以更改的了。至此,薛烬的帝位算是可以稳坐了。
然而薛烬却在底下的人里面扫了一圈,最后淡然道:“帝位更替是关系江山社稷的大事,如此要事,朝臣之重的宰相不来如何定下?”
薛烬的回答让众人一愣,他们都以为大将军会立即应下。宰相是三朝元老,辅佐着赵姓江山到如今,又同镇北王相识,要他承认大将军的帝位,那岂不是比登天还难?
这分明是薛烬在推脱。
朝臣们慌了神,纵然他们从前觉得大将军跋扈不堪,可经过这些日子的共同处事,才发觉大将军的谋略才能丝毫不逊前几个帝王。事到如今,最适合坐在上位的,似乎也只有他,不管他需不需要这个位置,大燕江山此时正需要薛烬。
“大将军,纵然今日戎狄暂退,可他们狼子野心不会消歇,他们尚在我大燕周边虎视眈眈,大燕百姓也难得有一个安宁、百废待兴,我大燕如今正缺一个贤明的君主,大将军正是不二人选啊!”
“还请大将军慎重!”
“请大将军即位!”
大臣们纷纷将腰弯得更低了。
薛烬只大致扫了一眼,便道:“今天晚上为辛苦征战的将士们准备酒宴,至于你们提的事情,今后再议。”
他完,便自顾出了大殿。
薛烬回未央宫还没有多久,便听见李公公外面池山来了。
薛烬躺在殿外的阶下树旁,摸着夜月身上的短毛,惹得夜月将头转向一边又松手,换另一边,乐此不疲,闻言便让公公带他进来。
池山进来之后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他原本快步走到跟前还算朝薛烬喊几句,这会儿见了夜月,又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怎么又把它放出来了?”
薛烬瞥了他一眼,道:“它也不想整日待在笼子里。”
池山惊讶地“呦”了一声,半玩笑道:“你还知道呢。”
薛烬反应过来自己了什么之后,斜了一眼薛烬之后,又自顾抚着狼毛,眼底是看不清的情绪。
池山摸了摸鼻子,换了个话题:“我爹今日回来了朝上的事情,你怎么回事?她人找不到你就连皇帝也不想当了?行啊你,真是够痴情的,我以前怎么没发现。”
“那你还是发现得太晚。”薛烬丝毫不在意池山的阴阳怪气,随口道,“做个态度给外面那些人看罢了。”
“什么意思?”池山先被薛烬怼了一句,这会儿还没想明白。
“我要让他们知道,这位置不是我抢来的,不是我争来的,更不是我胁迫了谁,而是他们请我坐上去的。”薛烬淡淡道,眼里没有一丝情绪。
只有这样,今后他们才能真正地臣服于薛烬这个新君。
池山明白了这个隐含的意思,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才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自己认识了这么多年的好友。
他刚认识薛烬的时候,薛烬其实和京城里那些遛鸟斗蛐蛐儿的纨绔公子没有什么区别,若非要寻一个区别,那便是薛烬身上有一种天然的冷傲的气质,和他之前见过的那些公子哥都不一样。
他们两个从前混在一起也没有做过什么有用的事情,常是一起在酒楼喝酒消磨时光。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明白了薛烬和那些人不同的原因。
那些个依仗着家世成日厮混的纨绔皆是些文武不通的草包,成日也只剩下了寻欢作乐,薛烬他并不是真的沉沦这些,他这些年的光芒一直被各种原因掩盖着,他只能那样,所以他才总是散漫不经。
现在池山才看到了薛烬的计谋和城府,也才看到了他身上真正的锋芒。
如果之前他还将薛烬当做那个同自己一起长大的纨绔子弟,或者那个嚣张跋扈的大将军,那么在这之后他就看到了薛烬身上的帝王之气。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在明面上表现出来,他笑了一声:“原来是这样,枉我为你担心一场。”
池山同他玩笑,薛烬又严肃了起来:“还是没有人的线索吗?”
池山瞬间也没有了玩笑的心思,他摇头。
如今不用薛烬再问,池山也知道这件事对他有多重要,可江霜寒那么一个人,不知怎么回事就跟凭空消失了一样,找不见踪影。
又是半月,在朝臣们的第三次集体请求之后,薛烬这才勉强答应了他们的请愿,真正称帝。
登基大典举办得隆重,难得的是,这次的登基大典受到了百姓们的普遍爱戴。戎狄一退,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些事情他们都记在了大将军薛烬,也就是现在的新帝头上。
往常皇帝即位之后都要大封后宫,可薛烬这位新帝不同,当初落魄的时候府里的人走了个大半,后来散了些,剩下个柴清漪也死了。
他竟封了一位尚未出面的夫人为皇后,正是大将军前不久迎娶的那一位。
薛烬好不容易愿意登基,现在要封一个地位低贱的女子为后,朝臣们竟然也不敢置喙,只得沉默着应了。横竖现在人也不见了,等过些日子再劝大将军另立皇后便是了。
大将军登基的第二日,久病未愈的宰相身体突然好了。
当天一大早,宰相便穿着朝服戴着祭祀这等重要时候才会戴上的高冠,凛然朝章明宫走去。
薛烬听到宰相过来的时候并不意外,在看到宰相的穿戴的时候,便更不意外了。只是,年迈的宰相章大人一进门就朝薛烬行了臣子之礼足够让薛烬震惊。
不等薛烬扶他起身,便听见宰相朗声道:“老臣章重璞久病缠身,唯恐不能再任宰相一位,今日特来请辞还乡,还请陛下应允。”
“我昨日登基,宰相今日便要请辞,看来老师是当真半点儿都不看好我。”薛烬眯着眼睛看向躬着身子的宰相。
“老臣不敢。”宰相不卑不亢道。
纵然早已料到宰相的决定,可薛烬还是不免想要多同他几句话:“老师信不信,这个位置我从前根本没想过。”他扶着宝座的扶手,淡然问道。
“臣自然信。”
“老师若是也走了,往后烬身边便真的再无从前的长辈看着了。”薛烬摩挲着扶手上的花纹,目光复杂地看着宰相的脸。
“陛下如今之才智,早已经不需要老臣这等闲人再看顾。”宰相闻言眼中也出现了类似与沧桑的情绪,许是想起来了从前年的许多事情,他得缓慢又认真,“陛下是有管好这天下的本领的,从前……是世事误了陛下。”
宰相得是薛烬被喂下寒食散的事情。
宰相到底还是离开了,薛烬知道自己留不住他,离开燕都是宰相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赵氏江山的一个交代。
宰相早已经下好了决心,所以前脚同薛烬请过辞,后脚便不紧不慢地收拾起东西准备离开燕都回老家。
正是在这个期间,薛烬派出去悄悄探查的人终于带回来了消息,在城门口看到了疑似江霜寒的女子准备出城,已经被他们拦下。
池山以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薛烬定然高兴,谁想到他的反应倒是奇怪,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即又木着表情吩咐人将江霜寒带回来。
池山看着他的脸色实在猜不出薛烬的心思,有心想要问一句:“你这是什么表情,你到底是想她回来还是不想?”
薛烬苦笑,自然是想的。
只是怕,等回来的人是一双泪眼,又或者,他也不知道她这一次会以什么样的方法来抗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