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进京的目的
虽然牛峰是名义上的老大,但是唐思涵来了之后,牛峰习惯了有事找唐思涵商量,唐思涵给出主意,十件事有九件都是听从唐思涵的安排。
牛峰感觉自己老大的地位名存实亡,唐思涵趁道:“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三个当家,我的谋划加上二位的能力,我们在京都码头,所向披靡了。”
唐思涵的提议,牛峰心中早有打算,就看虎彪的态度。
虎彪心中有疑虑,他们两个当家,自己一个人,是不是吃亏了。
唐思涵见虎彪犹豫,跟他分析了虎彪当前的处境,虎彪的虎家帮已经许久没有生意了,而吃这碗饭的都指望着过年这段时间,大赚一笔,来年一年的生活费都有了。
如今虎彪的虎家帮许久没有生意,已经开始吃老本了,就算挺过了今年,那明年呢,后年呢?
唐思涵的宜家帮不可能今年旺,明年衰,只会一年比一年好,到时候虎家帮在京都码头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
虎彪终于被动,微微点头同意。
唐思涵趁热打铁,取出合约,只要虎彪签字,明天一早就给他下的兄弟活干,保证不会让虎彪下任何一位兄弟饿着肚子过年。
虎彪被打动,同意合并。
三人先后签字画押,一式三份,一人一份。
三人又聊了一阵,冷风四起,穿的单薄,要逞强的牛峰、虎彪两个人不约而同打了喷嚏。
唐思涵连忙躲开,生怕传染给自己,同时不忘拥紧温暖的披风,好似一个火炉,看着就暖和。
牛峰、虎彪连忙穿好厚衣服,暖和不少。
他们都是有家室的,家人还等着呢,也不着急这一会儿,唐思涵便让牛峰,虎彪二人将他们的弟打发回家陪家人过节,随后又跟他们二人约好第二天碰面的时间地点,就打算告辞。
牛峰叫住唐思涵:“春节后你不是要去公主府当书童吗,我们都是平头百姓,不好去公主府找你吧。”
唐思涵道:“初一十五,我会主动联系你们。”
唐思涵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虎彪不解:“咱三一起创业,将来当大富翁不好么,干嘛去有钱人家当书童,我听越是贵族家里规矩就越多,脾气也就越大,好好的干嘛受那鸟气。”
牛峰没好气的解释道:“因为公主府有名额可以举荐一人参加一年一次的鱼鹿宴,不用科举直接就能当官,我这兄弟有大志向,你以为跟你似的。”
一阵冷风吹过,倒灌在牛峰脖颈中,牛峰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双插在袖筒里,跟虎彪匆匆告别,就跑回家去了。
牛峰占尽了风头,还愿意跟虎彪合作,自然少不了唐思涵给他做思想工作。
虎彪毕竟是京都码头的老人,别看虎彪一时示弱,并不代表可以轻易打败虎彪,他里还有一些不容撼动的人脉关系。
唐思涵不想把虎彪逼急了,那样后果只会有一个,就是鱼死破,渔翁得利。
虎彪着急解决眼前的困境,显然没想到这一层,只要利益不受损,很容易被唐思涵服。
要最了解一个人性格的,往往是他的对,甚至比他自己还要了解他自己。
第二天一早,薛辰就起来准备早饭和路上吃的干粮,带回家的礼物装车,打扫院子等着房东来交接。
唐思涵坐在自家门口,看着薛辰把薛晓颖抱上马车,房东来交接了钥匙,便准备离开。
马车路过唐思涵跟前,薛辰给这位认识了不到三个月的邻居告别。
唐思涵本打算问你们还回来不,话到嘴边变成了走吧。
言语中透漏着无限的孤独与落寞。
邻家兄妹回家过年,本来就僻静的院更加寂静。
唐思涵还要去跟牛峰、虎彪商量合并的事情,锁了门就走了。
刚走过两条胡同,忽然就看到有三个人在瓜分路边地藏王菩萨的贡品。
唐思涵打了一个激灵,吓出一身冷汗,连忙躲了起来,黎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还能再遇见,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冤家路窄。
一年前唐思涵进京,因为不清楚夏贝贝的身份,看她一个弱女子被人追杀,唐思涵好心救了她一命。
到了京城才知道,她原来是杀害自己师傅,自己的仇人,当朝太尉夏无季的女儿。
唐思涵原名唐思思,出身书香门第,奈何家族人丁一直不兴旺,九代单传。
到了唐思涵父母这一代,母亲多病,父亲执意要娶,父亲体弱,又多愁善感。
唐思涵出生没多久父母先后亡故,被师傅唐涵养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唐思涵长大后想要报答师傅养育之恩,而师傅却被回乡祭祖的夏无季冠上预谋造反的罪名。
罪名本站不住脚,奈何有人诬告。
若是旁人,唐思涵还不至于太伤心,可惜告唐思涵师傅的人是唐思涵师傅养育七八年的学生。
人证有了,接下来是物证,唐思涵师傅生性腼腆,在南山镇教书为生,那些家里贫穷,没钱给学费的,唐思涵师傅免费教,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交学费了,能欠着就欠着,唐思涵师傅也不好意思去要。
唐思涵师傅虽然不好意思要账,并不傻,会记账,以至于账本成了物证。
最后是动?
夏无季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唐思涵师傅年轻时候曾经是预谋夺位未遂,先帝的三哥,三皇子静王爷坐下的门客,这下动都有了,唐思涵师傅是有嘴也不清。
当天唐思涵不在家,侥幸躲过一劫,在后来的追捕行动中,唐思涵被夏无季的副将夏权打伤。
夏权本想一掌封喉,被唐思涵灵活躲过大半攻击,虽然躲过一劫,只是再也发不出那夜莺般动听的声音。
这次进京本就是向仇人报仇,仇未报先救了对的女儿,还被一群杀给盯上。
唐思涵狠狠抽了自己两个耳光,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