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行刺皇帝

A+A-

    一顿饭的功夫,景儿侯爷从左安大长公主那边回来,回来后就跟唐思涵抱怨,庄子上的人太精明等等。

    唐思涵、温先生已经料到会是这种结果,心照不宣的对望一眼。

    唐思涵给景儿侯爷倒了一杯去火茶。

    景儿侯爷一口饮下,洪儿在一旁劝道:“侯爷,您别生气,庄子上都是靠天吃饭,谁能想到整个京城地界,就咱们的窝山被水淹了,广管事也是为咱们着急。”

    洪儿着端来好吃的点心,摆在景儿侯爷跟前:“您饿了吧,厨房刚送来的,先吃点。”

    景儿侯爷第一次掌家就碰见这种事,怎么可能不生气,洪儿趁恭维道:“多亏了侯爷您神妙算,提前预备下救灾的粮草,眼瞅着现在京城粮价翻了两三倍不止,咱们要是现在才囤积粮食,吃大亏了。”

    洪儿的恭维,景儿侯爷很受用:“那是,窝山的管事太蠢了,你看看他递上来的单子,我得多花好几倍价钱去筹备钱粮,虽然钱不多吧,也是咱们公主府上上下下百十人口一年的工钱了,以前几百上千的花钱的时候,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挣钱这么不容易。”

    看侯爷找到一点感觉了,温先生不管公主府的事物,并没有开口,唐思涵问道:“侯爷下一步怎么做?”

    景儿侯爷拿了一块桂花糕,并没有吃:“我打算亲自去窝山看看,窝山年年发生大大被水淹事件,我就不信了只能靠救济,就找不到办法根治了。”

    景儿侯爷着,放下中点心,来到温先生跟前:“先生,窝山地处偏远,我要跟您请几天假。”

    温先生连忙道:“准了准了,唐把景儿侯爷的功课收拾收拾,就是去窝山,也别落下功课。”

    唐思涵应声答应,景儿侯爷继续跟温先生抱怨道:“先生,您不知道广德他有多过分。”

    广德就是窝山的管事,广傲是广德的亲弟弟,就是他通过洪儿,打听公主府的消息。

    景儿侯爷不争气,母子关系不合,以至于他们有可趁。

    温先生静静听着景儿侯爷跟他抱怨了好一阵,没想到景儿侯爷人不大,挺能,一直跟温先生到天黑才罢休。

    洪儿在一旁听着景儿侯爷宣泄对广家兄弟的不满,心里很是忐忑。

    毕竟洪儿在广家兄弟那捞到不少好处,甚至比公主府给他的工钱还要多,逢年过节还有孝敬,公主侯爷才有资格吃到的美食,洪儿也从广德他们的上供里吃到吐。

    如果他们倒台,那么洪儿就再也拿不到额外的好处了,将来想要赎身,置办田地,娶彩月,做个地主就难了。

    洪儿暗暗打定主意,有必要提醒他们兄弟二人一句。

    今天一直跟在景儿侯爷身后,根本没会很广德话,那就只能等景儿侯爷去窝山视察的时候,提醒他们收敛了。

    唐思涵收拾完景儿侯爷的功课,又检查了一遍要带走的东西,想着去了窝山,又是一番勾心斗角,今天要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然而这寂静的夜晚,有的是人睡不着。

    比如秦凯。

    自从大师姐把秦凯接走之后,一直对秦凯关照有加,直到有一天,大师姐接到一个棘的单子。

    当今圣上荒诞无度,把先皇留给他的四位辅政大臣全部罢免了,只宠信夏无季一人,年年选妃,皇帝却一直无子,是上天对皇帝的惩罚。

    他们决定刺杀这个无道昏君,另选明君,比如太后的亲儿子谨王爷。

    谨王爷年过二十,比皇帝这个亲哥哥十岁,平日里洁身自好,没事就养养骏马,时至今日,还未娶妻。

    谨王爷极其俊美,有黎国第一美男子之称,喜欢读书练字,不好女色。

    一个的城官干了五年,没出过任何差错,也没有放跑过任何一个坏人。

    五年了,没升职,以至于皇帝听不见的地方传出来这样一个声音。

    皇帝嫉妒自己弟弟本事比自己大,故意打压。

    每人敢接下这个任务,去戒备森严的皇宫,刺杀皇帝。

    秦凯为了弥补自己之前的错误,主动揽下,那怕大师姐在三劝,也只会一次次增强秦凯刺杀皇帝的决心。

    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秦凯假扮太监,潜入皇宫,换上夜行衣,拿出大师姐亲绘的地图,一路来到皇帝的寝宫。

    趴在寝宫房顶,殊不知,一只冰冷的利箭,隔着黑夜已经瞄准秦凯的脑袋。

    夜深了,皇帝身边就一个大太监,袁公公服侍着。

    褚城发生了水灾,皇帝怎么可能睡得着,忙到深夜还在看折子,想办法。

    咕噜

    皇帝尴尬的捂着空空的肚子,有些饿了。

    袁公公低头浅笑一声:“陛下,今晚您吃的比往常都少,要传膳吗?”

    皇帝摆摆:“罢了罢了,开了先例,以后就成惯例了,能省则省,褚城百姓还等着救济粮呢,朕忍忍,再给朕倒一杯水吧。”

    袁公公心疼道:“喝水也不顶事啊,要不咱去御膳房,就咱值夜班饿了,要点吃的。”

    袁公公这个提议既不会成为惯例,也能解了皇帝饿肚子的燃眉之急,一箭双雕,皇帝连忙催促,让袁公公快去。

    看样子皇帝是饿坏了,袁公公应了一声,刚要去开门,皇后来看望皇帝,还带来了一些皇后亲做的宵夜。

    袁公公退到一旁,皇后来送吃的给皇帝,也不会成为惯例,便没有离开,守在一旁,等着侍奉。

    皇帝膝下无子女,皇后是最着急的一个,眼看着后宫女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娇嫩,她已年过三十,再过几年便不再适合生育。

    打听到今晚皇帝没有召见任何人,做了一些宵夜,来看望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