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傻瓜的运气总是好
秦凯在宫里住了下来,虽然每天被翁庆监视,秦凯想要去哪里,并没有受到限制。
翁庆经过一段时间与秦凯的接触,对秦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秦凯,翁庆就一句话的评价:“他就是傻。”
皇帝差一点以为翁庆是在骂人,以皇帝对翁庆的理解,他是一个有什么什么,而且不爱笑,不会转弯的一个人,因此这张嘴巴很容易得罪人。
皇帝了解翁庆,也被气的半死过几次,翁庆对秦凯有这个评价,皇帝很好奇:“何以见得?”
翁庆解释道:“跟他处久了,你会发现你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厉害的人,有运筹帷幄的大智慧。”
皇帝笑了起来:“翁庆大人也会自夸了。”
翁庆见皇帝不信,解释道:“这孩子真的笨,但是有一点,他运气特别好,这次被人推出来刺杀陛下,陛下不也是没有为难他吗,要是旁人,早就被砍头了吧。”
皇帝道:“这孩子心性不坏,就是一只炮仗,一点就着,你好好看着他吧。”
翁庆敬佩不已,自己观察了他两天,了半天没有到点子上,皇帝一语中的,秦凯就是这种性格的人。
秦凯并没有杀皇帝,皇帝觉得秦凯并不是一个杀人工具,有自己判断好坏的意识,这是好的。
秦凯功夫不错,又年轻,都跑到皇帝寝宫门口了,除了翁庆,竟然没有一人发现,可见其武艺高强。
如果能握在自己中,为自己所用,何乐而不为。
皇帝心里美滋滋盘算着。
皇帝赚了一个秦凯,心里美滋滋,这边的景儿侯爷可就惨了。
走了两天才到窝山,一路上山路崎岖,坐在马车上,就好像一个不倒翁,被人推来推去,五脏府翻江倒海,吃多少,吐多少。
刚刚走到窝山庄子里,广德就把先斩后奏购买的粮草明细,呈到景儿侯爷跟前,让景儿侯爷给报了。
景儿侯爷被气坏了,广德先斩后奏还有理了。
大庭广众之下,景儿侯爷如果不报,广德就对庄子上的人,景儿侯爷冷血无情,宁愿让底下的人饿着,也坚持走繁琐的流程。
如果报,景儿侯爷又觉得亏心,如果第一次见面不能镇住广德,日后想要驯服广德就难了。
眼看着儿子骑虎难下,左安大长公主道:“把账本拿来,景儿,报吧。”
广德微微得意,连忙奉上账本,唐思涵连着景儿侯爷带来的账房开始核算。
一番核算下来,另外两位账房提前交付任务,唯独唐思涵还在核算。
洪儿担心唐思涵又整出来什么幺蛾子,趁对景儿侯爷道:“侯爷,唐毕竟还年轻,万一算错了,伤了和气就不好了,不如让两位账房帮忙算。”
景儿侯爷淡定的喝了一杯茶:“不用,就让唐慢慢算。”
唐思涵依旧不着急,一直算到黄昏才有结果,叫来广德,指着几十处出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找不到账目的来源。”
广德早有准备,连忙解释道:“这不发大水,好些地方都被水淹了,那些收据,也一并被水浸泡没了。”
唐思涵认同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没关系,没关系,好在这些账目的来源还挺清楚,我都摘录出来店铺名字,地址和负责人了,侯爷,找几个人去问问,对一下那边的账簿,就清楚了。”
景儿侯爷连连点头:“的对。”
广德一时间慌了,唐思涵磨磨蹭蹭原来是为的这个。
眼看着景儿侯爷马上叫人去查,连忙叫住景儿侯爷,对着左安大长公主的马车方向拱行礼道:“公主殿下,您看这马上天黑了,四周都是水,多危险,舍下准备了粗茶淡饭,想着大家都累了,不如吃了饭,先歇息歇息,明天一早再查。”
景儿侯爷冷笑一声,你刚才不是挺得意吗,现在知道怕了,晚了。
不等景儿侯爷拒绝,左安大长公主开口道:“可。”
景儿侯爷不理解,多么好的会,母亲为什么就此放。
回到住处,忍不住对左安大长公主发脾气:“母亲,您太软弱了,广德他明显是在拖延时间,我都看出来了,您怎么能那么轻易放过他。”
左安大长公主也不生气,不紧不慢的安慰着景儿侯爷:“好了,多大点事,就气成这样,哪里有一点成大事的气度。”
唐思涵安慰景儿侯爷道:“公主殿下是在放长线钓大鱼,侯爷,您别生气,冷静下来,好好想想。”
左安大长公主欣慰的看着唐思涵,他总是能很快想明白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就好像查账一样,死查账本,根本什么都找不出来,所以他才会反其道而行之,不查账目对不对,而是查账目来源。
广德在窝山干了十几年,他不可能预测不出窝山每年雨水量。
而且广德等到整个窝山被水淹了才上报,这刚来实地考察,他就把粮食全推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告诉大家,他之所以高价买粮,一是担心大家都知道窝山被水淹,日后粮价涨得更高,二是为了解决窝山佣户日常饮食需求。
广德他之所以高价买粮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天若是不给他报了,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公主府没有人情味。
所以左安大长公主才会要查账,当唐思涵去商家核对账目时候,广德反而不着急了,一定是想要去通风报信。
那么点账目,不足以拉广德下马,所以左安大长公主才答应他,目的就是等着广德露出马脚。
显然景儿侯爷还是太,涉世不深,还没有想到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