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粮食都卖掉了

A+A-

    终于找到了失散的女儿,干枯没有生气的敬老王爷,好像被打了十斤鸡血,精神好的不得了。

    就把家里一帮宫女叫到跟前,讲述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侍女们也都配合的蹲在地上,听敬老王爷眉飞色舞的讲述年少时候是多么的英俊潇洒,意气风发。

    年少时候的敬老王爷,志向是做一个潇洒的江湖人。

    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还遇见了毕生的真爱,薛辰的姑,薛晓影的母亲。虽然那段幸福的时光很短暂,却是敬老王爷一辈子最珍贵的记忆。

    受伤后的敬老王爷,靠着这段美好的记忆,坚持到今天。

    敬老王爷回忆着年轻时候,跟薛辰父母、姑子一起游历天下:“我侄子,你们不知道时候多皮。那年他十二岁,就因为吃饭时候,有人偷偷看了他母亲一眼,他爹都没啥,他不乐意了,就在人家茶里下药,害的人家嘴巴肿的跟香肠一样。”

    敬老王爷的话,引来一阵配合的笑声。

    贡嘉良去了古河城,就把文修叫回来照顾敬老王爷。

    文修是个吐槽狂,敬老王爷讲述薛辰的糗事,他在一旁吐槽:“那孩子就是个心眼,所以公子到现在还单着。”

    这提醒了敬老王爷,薛辰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了,父母不在,姑父为父,有必要操心一下:“不知道他娶媳妇了没有,要是没有娶媳妇,得给他个媳妇,文修你问问京城大户人家的姑娘,适合的,没出嫁的,都叫来,我要给我家飞扬找个媳妇。”

    文修纠正道:“公子了,他改名薛辰了,用的是您当初走江湖的姓氏。而且他们衙门里有个重名的,以防叫重复了,您还是管他叫薛辰吧。”

    敬老王爷一心扑在给薛辰找媳妇上,再了,叫了好几年飞扬,要改也改不回来啊:“你我给他找几个媳妇好呢?”

    一个都没找到,竟然上愁找几个,文修哭笑不得道:“公子的脾气,知道您包办婚姻,一定会先杀了您的。”

    薛辰的脾气,杀人倒不会,整人那是绝对不会软的,着敬老王爷打了一个哆嗦:“他脾气从就不好,算了,还是让他自己找吧。”

    文修认同道:“咱俩总算到一块去了。”

    敬老王爷提议道:“文修,咱们去古河镇吧,我要看看我女儿。”

    文修冷呵一声:“您是想要让姐看到您的尸体吧。”

    敬老王爷拍拍没有知觉的双腿:“我已经好了。”

    文修肯定道:“不行,您要是闲得慌,给姐写信,姐不是了吗,以后每十天给您写一封信,让您不要乱跑,好好保养身体,现在刚出生的孩子,都比您重。”

    敬老王爷不服气,又无法反驳,文修这么放肆,他也不生气,反问道:“他们要的米面,怎么样了?”

    文修道:“已经让人去采购了,二十万不是个数目,得个两三天,我查过了,京城各个粮店,平均每年大概有二十到三十万担粮食,咱们王府存款都加上,绰绰有余。”

    敬老王爷想起上次,虽然不是出自本意,还是过意不去:“去看看,本王爷要亲自督办。”

    又不是什么大事,文修有些无语,带着敬老王爷来到仓库,硕大的仓库,一天就采购了不到十袋,还是陈粮。文修顿时傻眼了。

    敬老王爷直接晕厥过去,历史是如此的相像。

    几年前,敬老王爷没有带着药物去帮助爱人,今天,连最简单的米面都无法筹集。

    文修哭腔着嗓音问道:“怎么会这样呢?”

    采购人回答:“今年不知道怎么了,京城最大的粮店竟然断粮。”

    大粮店没有,粮店也没有嘛:“其他店呢,京城就一家店吗?”

    采购人无奈道:“都断粮,我们打算去乡下收购去,恐怕得需要个十天半月吧。”

    文修着急道:“我们就三天的时间,要筹集二十万担粮食。”

    采购人也是无奈:“京城大大的粮店都跑遍了,没有啊。”

    敬老王爷抱着文修大腿,哭泣道:“阿修,怎么办,我不是一个好父亲。”

    文修安慰着敬老王爷:“没办法了,我亲自出面,去求吧。左安大长公主家立春时候,屯了不少粮食,我去借。”

    敬老王爷点点头:“阿修你最好了。”

    文修推开敬老王爷,牵了马,马不停蹄跑到左安大长公主家,景儿侯爷接待了文修。

    文修是敬老王爷的亲信,敬老王爷不方便出门,他们就是代表。

    而且敬老王爷是景儿侯爷的长辈,景儿侯爷哪里敢不尊敬。

    景儿侯爷现如今出落得堂堂正正,一表人才,已经褪去幼稚的外皮,变得成熟稳重起来。

    文修了,吩咐下人烹茶,准备点心。

    等两人到了客厅,坐下后,又问道:“叔叔好些了吗,我母亲最近经常念叨着,想要去看看叔叔,只是我家今年第一茬水菱角收割,没有时间,等丰收过后,想着这头一份一定要给叔叔送去,叔叔最喜欢吃甜食了。”

    文修礼貌的回答道:“好些了,姐的下落打听到了,王爷很高兴,心情好了不少,气色也好了起来。”

    景儿侯爷道:“好想尽快见到这个妹妹啊,她一定很可爱。”

    文修连连回答是,丰收年,来借粮,挺不好意思的:“景儿侯爷,真是挺唐突的,我这次来是借粮食的。”

    景儿侯爷道:“敬叔叔跟我娘是一起长大的,什么借不借的啊,只是我家也没有太多存粮了,不过借个千儿八百担的,倒是还有。”

    文修明明记得春天的时候,景儿侯爷屯了五六万担粮食,怎么突然就没有了,不解的问道:“千八百担不够啊,我记得年初您不是屯了很多粮食吗?”

    景儿侯爷如实回答道:“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