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树苗
神匠修好了春的织布,突然灵一动,想到了创造织布的办法,冲回厂房,开始建抽丝。
唐思涵这边,算着日子,步留铭也该来了,一早来到海边,等着。
步留铭跟上次一样,满载而来,满载而归。
这次步留铭的船上带来了很多的桑树苗还有榆树苗。
唐思涵带人将东西取下来,一同来到素人庄的院子里,刚坐下,步留铭就毫不客气的拿着桌子上的鲜果吃了起来,吃到嘴里,多年日舟车劳顿的辛苦,化作泡影:“就是这个味,自从吃了你们素人庄水果,我就再也吃不下去旁的地方的水果了。”
唐思涵道:“都给你准备好了,好多贩要来进货,都被我挡在门外了。”
步留铭谢过唐思涵,就开始马不停蹄的装货。
唐思涵仓库里最后一批货,被步留铭全部带走了,要想再要,就等六个月以后了。
这边送走步留铭,那边唐思涵就带着树苗来到山上。
山上种榆树,山下种桑树。
古河城多雨,经过近一个月的储蓄雨水,大水缸里储蓄满了雨水,盖上特制盖子,刚好防水被蒸发。这边蓄水沟也都挖的差不多了。
唐思涵将树苗分下去,就开始种植榆树,桑树。
年轻力壮的挖坑种树,老弱病残,负责生活做饭,洗衣服,浇水。
大家配合默契,看着曾经的荒山,荒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覆盖满各种各样的绿植,袁山激动的流下眼泪。
在这里,袁山遇见很多曾经的同伴,虽然更多的是同一个队伍,没有通过姓名,照过面的。
但是一人,谁谁谁在那个队伍待过,大家都倍显亲密。
袁山也终于不再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白天忙着种树,晚上曾经的战友,坐在一起,畅谈往事,往往着着,哭成一片。
引得不知情的孩子,很是好奇。
忙活了一天,天黑下来,点燃松油枝篝火,来帮忙的人都聚集在一口大铁锅前面。
唐思涵到做到,每天有肉吃,有百米白面造。
临时住所已经搭建完成,像个村子,做了防狼防野兽的设施。
唐思涵还特意招募了一帮猎人教大家射箭,哪里想到,完全是多此一举。退休的将士们,射击技术比他们好多了。本来是来当师傅的,结果拜了一棒子师傅回去。
大家领了饭,就都各回各家。
有家人的,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
没有家人的,就跟没有家人的,聊得来的,凑成一桌,一起吃饭,
甚至有一对陌生人,组成情侣,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喜结连理。
六个月过去,曾经的孤山已经被密密麻麻的绿植覆盖。
眼瞅着要竣工,曾经的乞丐们不依了,开始消极怠工,能蹭一天饭,是一天。
唐思涵哪能看不出来他们的真实意图,已经想要了对策。
颜国看着曾经的荒山披上绿叶,哪里能坐的住,派出骑兵,准备来一个火烧山林,被袁山提前察觉。
颜国的骑兵,为了计划顺利进行,乔装打扮,多次来勘察地形。
好在袁山有行军打仗的经验,将事情报给了唐思涵,唐思涵便将这件事报给了知府,知府大人将这件事报给了监军大人,监军大人便将这件事报给了太守大人。
太守如今是火上的烤肉,皇帝那边已经不信任古河城太守了,古河城太守不能坐以待毙,虽然不信颜国会来放火烧山,还是点了一波人,给监军大人调配。
唐思涵早已经将古河城养有私兵的事情,旁敲侧击透漏给了监军大人。
监军大人也因此,来找薛晓影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监军大人拿到了兵权,趁点兵点将,核对人数,一分不差。
太守大人也不傻,不会把没有在兵籍上登录造册的士兵交给监军大人用。
这天月黑风高,监军大人带着一波人,乔装成附近的村民,埋伏在竹林之中。
等颜国的人马一来,立马拿下,一拿一个准。
意识到颜国图黎国的计划,监军大人便将这件事,迅速上报给了朝廷,申请重兵把守那片防护林。
唐思涵因为修建防护林有功,又被赏赐了。
唐思涵拒绝了赏赐,申请免除古河镇竹林地界的税收。
本就是没人要的荒地,唐思涵复活了它,还有了抵御颜国铁蹄的作用,唐思涵这点提议,被全票通过。
山上种的桑树还有榆树,大片都成活了。
素人庄的姑娘,既要制作果脯,又要养蚕纺纱,实在是太累了。
唐思涵就把养蚕的营生,交给了荒山上的居民,就算将来不用种树了,他们也有自己的营生,养家糊口。
养蚕,结蚕蛹,蚕蛹拿到素人庄换钱,得来的钱,养家糊口。
养蚕本就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古河城气候温热,一年四季能不间断的养蚕。
关键在与养护山林,唐思涵定了养蚕的量,并且将山头各个区域都做了简单的划分,一家护一片。
谁家地界的植物长得好,每个季度评选一次,获胜的得二十两真金白银。
唐思涵的制度一贴出来,全是利民惠民的,哪能不答应。
为了防止颜国再来偷袭,监军大人提议,在竹林那边,设下重兵把,用来抵御颜国。
唐思涵给山村起了一个新名字,名曰,春蚕村。
村子里的居民,都是那些聚拢起来的乞丐。
唐思涵又选了一个年级偏长,有些学问的人,选为村长,又选了二十来个年轻力壮的伙,由袁山带领,每天巡防山林。
忙完这一切,唐思涵便带着人,回到了古河镇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