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与朱大人过招
唐思涵又去拜见了朱老夫人,这次门都没让进。
照顾朱老夫人的丫鬟,推朱老夫人年纪大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很晚才回来,以至于格外的珍惜无休时间,回来就睡了,很少与后辈打闹。
人家丫鬟都这么了,唐思涵便告辞了。显然故技重施,让风雨晴把贵妇们的话题引到帕上,会被人疑心,索性就作罢了。
第一天祭江山社稷,第二天祭世代功勋,第三天祭祖先。
祭祀了皇帝先祖之后,接下来便祭祀各家祖先,可以自由活动。
唐思涵找到朱胤,这祭祀结束了,朱胤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唐思涵先递给朱胤一壶水,一条毛巾,准备来个先礼后兵。
这朱胤也心安理得的收了唐思涵的礼,毕竟一壶水,一条毛巾不值什么。
唐思涵旁敲侧击道:“朱大人,今年的香,味道很特别。”
这朱胤是个心直口快的,前任被贬之后,朱胤的仕途好像开挂了一样,连升三级,一跃盛了九卿之首。
唐思涵这话,朱胤还能不明白,回答道:“今年的香很差,已经向陛下告罪了,因为是我儿子,也没细查,子不如父,子不如父。”
第一天的香刚点上,除了殿中皇亲国戚、殿外的香都是下等香,烟大呛人,味道难闻。
因为是祭祀,只能硬着头皮使用。
夜深人静时,朱胤便找到皇帝负荆请罪。
第一年,青烟直上,千米之外的人们,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这第二年,一下子就变了,烟雾缭绕,黑烟压殿,一天下来,百官贵妇的脸,都熏黑了。
唐思涵不知是不是该庆幸,躲过了这场劫难。
皇帝并没有为难朱胤,毕竟今年节省了部分开支,还不足去年的一半。
朱胤担心皇帝多想,认为是节省了开支,朱胤有不满,随便弄弄,应付皇帝,跪了很久,解释了很久。
皇帝劝朱胤不要多心,专心准备接下来两天的祭祀,祭天重要的是心诚,心诚则灵。
朱胤叹息道:“好在陛下未多想,知道减款今年不可能弄得跟去年似的。”
唐思涵观察着朱胤,面无异样,不知道是城府深,还是这父子二人确实清白。
唐思涵顺着往下:“陛下是个体恤臣子的好皇帝,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莫要辜负了他。”
朱胤连连赞同:“不负君心,是每一个做臣子该有的本分。”
聊了一阵,朱胤又去忙了,祭祀结束了,还要收工。
风雨晴、袁贵公公见朱胤离开了,便从角落走出来,问唐思涵,谈的怎么样?
唐思涵回忆着刚刚的谈话,耸耸肩膀:“搞得我都无语了。”
唐思涵有绝对怀疑朱礼的理由,因为他比张大人更有时间去准备,去策划。只是朱礼的动不明确,还需要调查。
眼看着明日就要回宫,不尽快结案,到时候,想找龙珠,无疑是大海捞针。
本想着在朱胤这边找找线索,没想到朱胤完全不上套,要么是真的清清白白、要么就是城府深沉,把唐思涵都骗了。
这第三天,拜祖先,唐思涵去给自己的父母、师傅、南山四儒、还有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们,敬了一炷香。
回到临时的住处,这里除了存放东西,唐思涵很少回来。明天一早要回去,唐思涵要收拾收拾东西,顺便在翻看一边物证,准备为这件案子,做个结尾的工作。
唐思涵刚进屋,就发现自己床头柜的锁被人撬开了,作案工具还留在现场,只是证物不见了。
想起刚回来的时候,有一人神色匆匆,很面善,好像在哪里见过。
唐思涵刚追出去,朱大人又登门了。
中午跟唐思涵话时,未认出唐思涵,朱胤感觉不对,问了人,才知道是唐思涵。
行宫失窃,他做为策划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得知唐思涵也是扶着调查这件案子的,特来协助,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朱胤先告罪,三天了,唐思涵这边没有一点进展,反而是康光宗,一天恨不得跑上百趟,找皇帝汇报案情。
朱胤安慰唐思涵道:“这毕竟是本官的失误,若真找不回来,陛下怪罪,本官会向陛下请罪,告知陛下,这件事与二位大人无关。”
唐思涵谢过朱胤,道:“失窃是您的罪过,查案不力,则是下官的罪过,怎好让您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来找唐思涵之前,朱胤也去找过康光宗,两人看待这件事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康光宗只是不停的安慰朱胤,让他不要有压力,会替朱胤开脱,向陛下求情,毕竟连日来,朱胤实在是太劳累了。
这唐思涵直接挑明朱胤的责任,和他唐思涵要担当的责任,让朱胤敬佩不已。因为朱胤的到来,耽误了唐思涵的时间,等到唐思涵打发了朱胤,追出去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人的身影。
马上要离开了,风雨晴、袁贵公公、薛晓影、红玉郡主、荀一元在斋房准备了几样斋菜,要聚一下。
没有敬老王爷、齐侯爷在,唐思涵松了一口气。
一个人刚坐下,景儿侯爷就跑来了。因为齐侯爷的母亲左安大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姑姑,这次祭祀,全程陪在皇帝左右,景儿侯爷根本走不开。
好不容易祭祀结束,景儿侯爷就迫不及待的来找唐思涵,站在门口就喊道:“怎么把我忘了。”
红玉郡主拉着景儿侯爷坐下:“这不是看你忙的脚不沾地,想着等回京了,在叫你出来一聚吗?”
话间,童端着斋菜来。
这童面生,一刹那,唐思涵明白了,那个偷走自己找到的证物的贼,在哪里见过了。不就是前几天,几人因查案来的晚,热心给他们准备饭菜的童吗?
只是唐思涵不明白,这童为谁做事。
为他自己做事,那龙珠就是他偷得了。
为他人做事,找到他就知道龙珠的下落了。
唐思涵跳起来,冲出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