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旱灾

A+A-

    “客官你们起来了啊”二看到是风玥等人,立马满脸热情的迎了上来,问道:“需要的为你们准备早膳吗?”

    虽然二对于岁安昨日的做法有些震惊,也觉得对方有点斤斤计较。但奈何老板已经特意吩咐过了,一定要好好招待贵客,不可怠慢,否则扣工钱。

    岁安看见又是之前的那位二,也有些颇为意外,毕竟一般人遇到昨日的事情,想必理都不想理,顿时觉得二当真是位豁达之人。

    不过若是让岁安知道老板嘱咐二的内容的话,铁定不会这么想,相反还十分的……感同身受。

    “当然”岁安笑了笑道:“那就麻烦二哥了”

    二道:“客官太客气了,应该的。”

    等二离开了,风玥这才问道:“你刚刚为何要拦我?还什么是我看错了,我明明看得清清楚楚。”

    岁安看了风玥一眼道:“公子,你要学会察言观色啊。有些事情公子不愿意,我们就不要再追问啦,你没看到公子脸都红了?”

    若是慕容清听到这话,准会立马反驳,他的脸明明是被南宫烨的一波操作给气红的!!

    “嗯——”风玥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不过我还是很好奇那人是谁?”

    “那你也要忍住,等公子自愿告知我们。”岁安倒了一杯茶递给风玥道:“更何况关于这件事太子殿下比我们更在意吧,这次回夏国我们可以探一番。”

    风玥喝了一口茶道:“好”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夏国的大殿上,慕容延扫了一眼殿下鸦雀无声的群臣,道:“众位爱卿就没有什么事想要禀报吗?”

    慕容淮看了柳予轩一眼,对方点了点头,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事禀报”

    慕容延点了点头道:“柳少卿请讲”

    “臣在栎城任职的这三年,虽功绩谈不上特别出色,但好歹能确保当地百姓衣食无忧。”柳予轩道:“不过就算臣可以治理好一方百姓,也无法顾及到栎城以外的其他百姓。”

    慕容延闻言挑了挑眉道:“柳少卿此言何意?”

    “臣在回宫之前经过汉城,竟然看到一对母女被一群混混拳脚踢。”柳予轩道:“好在臣与下属们出现得及时,这才救下了这对母女。”

    “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汉城近两年来大旱,汉城百姓基本颗粒无收。百姓多次求助于当地太守,却不想对方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当地百姓就想着搬离汉城,被当地太守发现后,居然下令封城。”

    “起初还有些存粮可以满足三餐所需,但时间长了,自然会出现家无斗储的情况,渐渐的汉城中就形成了家截道的风气,那群混混正是为了母女怀中的一个烧饼,这才对其拳脚相向。”

    “臣原想进城拜见这位太守,却被城门守卫拦了下来,理由是臣没有权力过问汉城之事。”柳予轩到这里直接跪在地上道:“臣自知人微言轻,不能救汉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能在今日大殿上恳请陛下为汉城百姓、为那些饿殍遍野的汉城冤魂主持公道!”

    慕容延闻言脸色难看起来,冷冷道:“陈大人,朕倘若没记错的话,汉城太守可是你的堂弟,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想的?”

    “臣惶恐”陈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陈银虽是臣的堂弟,但他做的这些事臣确实是不知情啊。”

    “好一个不知情!”慕容延怒道:“若无你这位堂兄撑腰,他会有胆子做出此等畜生不如的事?!”

    殿下群臣闻言,噼里啪啦跪了一地,齐声道:“陛下息怒”

    “父皇息怒”慕容淮劝道:“当务之急,应当以汉城百姓的安危为重。”

    慕容延冷静了一会儿,问道:“太子有何计策?”

    “汉城太守陈银此举不仅将百姓的性命视如草芥,还让汉城百姓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慕容淮道:“儿臣认为首先应当以安抚汉城百姓为重,其次再派一位代表朝廷威望的人带着粮食前往汉城,并将陈银绳之以法。”

    “太子殿下也了,汉城百姓已经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站在陈锟身边的一位大臣道:“若是冒然前往汉城,当地百姓想必也不会领情,朝廷派出的使臣也极有可能会遭到他们的袭击。”

    慕容淮问道:“那方御史认为应当如何?”

    “臣认为应先请陛下颁发一道圣旨送往汉城,让汉城百姓知道朝廷已经知晓他们的困境,以此来稳住民心。”方成禹道:“然后才派使臣前往汉城,捉拿罪臣陈银,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慕容延闻言没有话,似乎在思考谁的计策可行。不过身为夏国的大臣或多或少还是对自己效忠的皇帝有所了解,对方这是在等一个时机——谁的计策更能得到群臣的支持。

    “方御史的计策虽好,不过在本宫看来却有些不太妥当。”慕容淮道:“此次汉城之难若是天灾,那么陈银身为太守的作法方为‘人祸’。”

    “陈银是朝廷派去治理汉城的,可如今因为他的失职,才让汉城百姓对朝廷寒心。”慕容淮继续道:“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若是害怕遭受汉城百姓的袭击,就这般畏首畏尾的话,那又谈何‘稳住民心’呢?”

    方成禹闻言道:“难道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汉城百姓的命是命,朝廷使臣的命就不是命了吗?若真是如此,那实在是有失偏颇。”

    “我觉得方御史的计策可行,毕竟汉城之中的情况如何,我们还未曾深入了解。”

    “但我却认为太子殿下的计策可行,要想安抚民心就应当拿出朝廷的诚意啊。”

    “可若是真是因为此事丢了性命,那岂不是有点憋屈?”

    “你一个文官只知道满脑子的‘之乎者也’,除此之外还懂啥?若真是因为此事为国捐躯了,那百年之后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你区区一个莽夫,除了舞刀弄枪还会做什么?知不知道凡事应当虑周藻密!”

    文臣和武臣也都在为慕容淮和方成禹的计策谁的更好而争执不休,若不是因为慕容延还在场,早就已经起来了。

    “老臣认为太子殿下的计策可行”一道沉稳又不失庄重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原本还在讨论的群臣们也闭上了嘴。

    “哦?是吗?”慕容延看向一位长相儒雅的大臣道:“柳爱卿可否为何?”

    柳予轩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站出来趟这趟浑水,毕竟今天的这事看似突然,实则一切都在自己和慕容淮的计划之中,若是因为父亲掺和进来导致计划失败,那岂不是……

    柳予轩想到这里,顿时连冷汗都冒出来了,正要开口就却被柳志鸿不轻不重的踹了一脚,要不是自己及时稳住,可能就要直接扑在地上了,毕竟还保持着跪在地上的姿势。

    柳予轩:“……”几年未见,父亲怎么还踹得更用力了?还有就是为何无缘无故的踹我一脚!!!

    “其一,汉城百姓起初既然会想到求助于太守陈银,可以明百姓还是对朝廷的官员心怀期许的,造成如今的局面,也是因为太守陈银未尽本分。”柳志鸿道:“其二,汉城百姓现在需要的不仅是朝廷的救助,还有朝廷关怀,既然如此,派使臣带着粮食直接前往汉城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

    “此言有理”慕容延点了点头,看向其他大臣道:“还有哪位爱卿有不同的看法吗?”

    方成禹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陈锟皱了皱眉,柳志鸿如今虽然只是挂着一个太傅的管职,但依然在慕容延面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然对方都已经开口了,那明此事也就定下来,不会有人会在这时发出不同的声音。

    就在这时,慕容延的声音响起:“若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话,就采用太子的计策。”

    群臣:“陛下圣明”

    “既然柳爱卿都到这里了”慕容延道:“那不如为朕举荐一位前往汉城的使臣?”

    柳予轩闻言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微微抬头看了慕容淮一眼,却发现对方居然一脸气定神闲的样子。

    柳予轩:“……”你怎么还能如此镇静?!!

    柳志鸿道:“臣认为派太子殿下前往汉城是最能安抚民心的”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而柳予轩闻言则是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计划没有失败。

    “是我耳朵出问题了吗?柳太傅居然举荐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身为我国的储君,怎可去那般凄风苦雨的地方。”

    “不过为了安抚汉城百姓,太子殿下前往才是最为妥当的”

    慕容延抬了抬手,大殿里顿时万籁俱寂,就在群臣还在揣测陛下的想法时,只听对方的声音响起:“太子在处理政务方面确实无可挑剔,但却未曾巡防过夏国领土和体验风土人情。”

    慕容延到这里看向慕容淮道:“既然柳太傅举荐了你,那便替朕前往汉城,太子你可有意见?”

    慕容淮跪下道:“能得到父皇和太傅的信任是儿臣之幸,儿臣此次前往汉城定当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