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章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

A+A-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

    夕阳的余晖散漫地笼罩着大地,雁群翩翩划过天幕,夜落归巢。

    而此时雍亲王府门外角落处正瘫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疯癫和尚。

    凛冬刚过,天气还有些凉,他却身着一破烂单衣,手里还晃悠着一把不知是何年得来的蒲扇,优哉游哉。

    看得门房处那几人直发抖,纷纷好奇:他真的不冷吗?

    “你他图什么啊?这都第几天了,咱们赶也赶了,哄也哄了,怎么他还待在这儿呢?”一门房厮疑惑地问道。

    其他人也满脸不解。

    要这和尚最诡异的地方就是他不图金,也不图银,连厮递来的热乎饭菜和厚实衣裳,他都通通不要。

    每天就这么呆呆地守在这门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等什么人?

    可又有什么人需要他在亲王府门口等呢?

    门房处的人讪笑着离开。

    也就是府里有喜事,不好闹得太过,免得冲撞了什么,不然定要将这执拗的和尚押去官府审问审问。

    就在这时,一匹高头大马飞奔而来,随着一声嘶鸣,身着朝服的中年男子飞身下马,门房众人赶忙出来迎接。

    没有想到今日爷能回来,有几人匆忙中连衣服的褶皱都没来得及捋平。

    其中也有狗腿的一两人早已殷勤地接过爷递来的缰绳,麻利地将马牵去马房。

    胤禛斜睨了那几个着装不整的厮一眼,肃容道:“罚半个月例银。都散了吧!”

    众人整齐地告退。

    胤禛这才踏上台阶朝着府内走去。

    倏然,一闪身的功夫,那疯癫和尚飞身来至胤禛面前,盯着他上上下下来回量了好半晌,最后神神叨叨地嘟囔了一句:“真乃一个‘万’字命。”

    转身消失在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中。

    胤禛双手覆背面色如常的朝着巷子里和尚离开的方向沉思了一刻,才转身继续朝着府内走去。

    此时王府内彩云似锦,一派喜气祥和之色,丫鬟婆子们都在为下个月的喜事忙碌着,冷清了这么些年的雍亲王府,终是迎来了几丝烟火气。

    京城年府内。

    “姐,姐,......”贴身丫鬟春绮连连唤了好几声才勉强将黎冰拉回神,似是发觉有人在叫她,慵懒地答了一句:“怎么了?”

    只见春绮指着屏风前的吉服,“夫人叮嘱要你试试合不合身,不合身的话得赶紧拿去给绣娘改。”

    黎冰配合地站起身展开双臂如木头般任春绮倒腾,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自己这倒霉催的,怎的一下穿到清朝来了。你来都来了,至少给包分配个好人家吧,却好死不死的穿到年斯予、未来的年贵妃身上。

    这身份确实够显赫,但是命不长啊,二十九岁就香消玉殒了。

    我怎么这么苦啊。现在已经十七岁,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只能活十二年了。不行,我得想办法回去。”

    繁复的吉服在春绮的一双巧手下不多时就穿戴完毕。

    看着铜镜里秀美如画,清丽似仙的倾城女子,高鼻樱唇,皮肤白皙细腻,腰肢盈盈一握,只眼下藏着淡淡的青色,两边脸颊有些苍白,似是不足之症。

    “姐,你穿着可真好看,像画中的仙子般。”春绮满是迷妹脸地道。

    她陪着夫人姐参加过京城各府举办的宴会,还真就没找出比她家姐还好看的。

    春绮边欣赏镜中姐的瑰姿,边暗自憧憬着:想必王爷也必定会喜欢的,俗话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嘛。

    她乐呵呵地帮姐换下吉服后就去禀告夫人。

    趁着这难得的空隙,黎冰关上门陷入了沉思。

    她当时是在下班回家路上站在树下避雨被闪电击中才穿来这边的,是不是意味着她再被劈一次就能顺利穿回去了。

    院子里飘来阵阵玉兰香,沁人心脾。

    这是妈妈最爱的香味。

    她好想家人,也好想药妆研究所的同事。

    门外脚步声传来,丫鬟秋吟叩了叩门,得到指示后推门而入,拎着食盒的手紧了紧。

    “姐,用膳了。”

    秋吟边着边从食盒里将盛着饭菜的精致瓷盘一一端出来。

    鱼羹、宫保肉丁、虾油豆腐、素炒茭白,色香味俱全。

    年府之人好口腹之欲,请的也都是名师大厨,擅长各色菜系。

    黎冰缓缓起身,朝着桌上的食盘草草地看了一眼,在秋吟期待的眼神下,就着她拣过来的菜吃了两口,就兴致缺缺地放下筷子。

    秋吟满腔期待顿时化为失望,抿了抿嘴想些什么,但看着姐的神色还是什么都没。

    “鱼羹不够嫩,改为鲈鱼来做;将茭白切成丝,放些虾油淋在上面;其他两道就不必拿过来了。”黎冰交待道。

    秋吟立马将饭菜收好,又拎着食盒出了门。

    一出门夫人那边派来的吴嬷嬷就上来问:“怎么样,姐这回吃了吗?”

    秋吟怔愣在原地,一时不知什么好。

    要没吃吧,姐又尝了一口;要吃了吧,姐明显就是不喜欢。

    最后只得无奈地摆了摆手。

    姐自醒来后好像就不一样了,具体哪里不一样她也不上来。

    听着院落里夫人叠声唤着:娇娇,娇娇...。

    她恍然意识过来,对,就是更娇气了。

    以前姐也是娇养着的,秋吟掂了掂手里依旧沉重的饭盒,但好像没这么挑剔过。

    难道生场病姐的口味与习性都改了?

    摇摇头,不想了,还是赶紧吩咐厨房重做吧。

    夫人转眼到了屋子门口,秋吟行礼过后脚步沉重地提着食盒往厨房方向而去。

    “娇娇,额娘的乖女儿,你病才好,怎么能一点都不吃呢?”夫人柳氏关切地道。

    黎冰看着眼前慈爱的妇人,眼里也流露出几分感情。

    这几天柳氏对她的好她看得真切。

    轻轻地挽过面前之人的胳膊带着几分撒娇地道:“刚刚那几道菜做得不合口味。”

    柳氏听到这个提着心放松了几分。

    是不爱吃,不是不想吃。

    她原先还担心是不是女儿反悔不想嫁故意闹绝食呢,还好不是。

    “不合口味就直接跟厨房,如果厨房做不好,大不了要你阿玛多找几个厨子来,总有合你口味的。”柳氏大放豪言。

    这家里她最疼的就是她这个女儿,当年怀她的时候跟着老爷去湖广一带赴任。

    长途颠簸伤了身子,使得她出生就胎里带弱,长到这么大汤药没断过。

    这次更是九死一生从阎王手中把命夺了回来,对这个女儿她总有些愧疚。

    叮嘱了几句柳氏就出了门,出门后还不忘交待伺候的丫鬟要尽心些。

    黎冰单手撑头斜倚在凭几上,筹划着要怎么回去。

    她现在所住的院落很大,院正中生长着一颗老树,枝叶繁茂,与上世她避雨的大树体形相当。

    等到雷雨天气,她待在树下,再被劈一下应该就可以了。

    脑海中猛然闪过当时被劈的场景,仿佛现在还能闻到那股焦糊味儿。

    黎冰有些心有余悸。

    她怕疼,一点点都无法忍受的那种。

    只见她双手握拳,不停地为自己气。

    “为了归国大业,这点疼算什么。”

    只是如果她的声音不那么颤抖就更有服力了。

    在黎冰不知多少天的祈盼中,望穿秋水,终是望来了风雨天。

    入夜,天空闪过一道道惊雷,暴风雨来势汹汹,阴潮的气息似下一刻就要将人吞噬。

    一道黑影从床上爬了起来,穿好鞋,悄悄地取出一早备好的雨伞。

    随着门吱呀一声,趁着夜色溜了出来。

    黎冰兴奋地开伞正欲向前迈去,只觉底下的脚步骤然变得沉重。

    如果她走了,这副身体是不是也会死,柳夫人肯定会很伤心吧。

    随即又想到自己家里的父母,他们现在又会是何感受。

    自己本就不属于这里,就让一切恢复到原来的轨迹。

    想通后黎冰的脚步变得有力起来,快步来到大树下,收起雨伞,颤栗又激动地等待着闪电到来。

    雷轰隆隆地响着,天空突然刮起一阵狂风,豆大的雨点漂湿了黎冰的衣裳,冻得她瑟瑟发抖。

    须臾,一袭闪电直直向着树下的人影而来,苍劲有力的老树枝干瞬间被劈倒在地,随之一齐倒地的还有黎冰。

    谁也不知道她究竟是被劈倒在地还是吓晕在地。

    院落处的动静惊醒了正在熟睡的丫鬟们,匆匆披了件外衣跑到廊下察看,一开始只注意到劈断的树枝,稍稍放下心来准备回房继续睡。

    这时不知是谁了句:“姐不见了。”

    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丫鬟们顾不得伞忙走出廊下四处寻找。

    大雨滂沱,不多时丫鬟们的衣裳都湿透了。

    一个偷懒的丫鬟想躲到树下避避雨,刚靠近就闻到一股焦味儿,顺着气味走近一看,只见一道身影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黑灯瞎火的其他的也看不仔细,脑中顿时浮现出魑魅魍魉的身影,吓得她连连倒退,一时不察脚下又被劈落的枝条绊倒。

    此番变故彻底击碎了她的神经,不由得大叫出声,瘫软在地。

    其他丫鬟闻声赶来,几盏灯笼凑到一起照亮了树下的身影,这不是...不是...姐吗?

    年府今晚注定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