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老二发烧
顾晚霜让牛家村村长给她找了一辆牛车,然后自己要去取物资,便赶着车暂时离开了牛家村。
毕竟,如果她当着所有人的面凭空变出那么多物资,怕是会把他们都给吓到。
她赶着牛车,离开牛家村没多远,来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才把牛车停下。
然后,她从零食空间里取出了许多泡面、面包、饼干、矿泉水等等,满满当当地堆在牛车上。
这么多东西,她一个人也来不及拆包装了,索性就这样。
反正,现在对别人来,有物资稳定住灾民是最要紧的,谁会去揪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她又赶着牛车回到了大南村,那些灾民们都聚集在村口,一看到她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顿时全都激动得不行,站起来就要抢车上的东西。
幸好里正早有准备,让他的下和牛家村几个靠谱的村民维持秩序。
“不要哄抢!”顾晚霜扬声道,“你们也看到了,有这么多吃的,绝对够分给你们每一个人!你们要是乱抢的话,只会添麻烦!”
灾民们勉勉强强冷静下来,里正连忙让下和村民们给这些灾民分发物资。
顾晚霜和周英彦也在帮忙。
其实有不少人心里都在奇怪,顾晚霜到底是从哪里弄到这么多东西的?而且包装还这么奇怪?
但是,这个念头只是在他们脑海里一闪而过,便没太纠结了。
毕竟顾晚霜这是做了好事。
他们又何必去探究这么多?
还有几个人觉得,顾晚霜肯定是从天上下凡来的仙女,仙女的事情,他们怎么能多打听?
很快,灾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食物和水。
看着他们一个个狼吞虎咽的样子,里正和牛家村村长,总算是松了口气。
只要让这些灾民先吃饱,那他们就能冷静下来了。
到时候什么都好。
“顾姑娘,这次真的多亏了你。”里正大人感激地,“等这次事情过后,我一定会如实禀报给县令大人,让他好好地嘉奖你!”
他这么一,顾晚霜突然想起,之前县令还让里正拨了二百两赏银给她,这就明衙门应该还是有些钱的,怎么这次安置灾民却这么费劲?
她直接把自己的疑惑给了出来。
里正苦笑道:“衙门是有些钱,但大部分都是给镇上百姓的备用金,万一咱们这里也出现什么灾祸,这些备用金便会有大用途,所以轻易不得挪用。至于剩下的钱嘛,这次逃到咱们这里的灾民数量很多,进入镇子的灾民就是衙门在出钱供他们吃喝其实衙门也给各个村子拨款了,只是不多,每个村子就只有五两银子,估计要明天才能到各个村子。”
五两银子对这么多灾民来,不过是杯水车薪。
不过里正的有道理,衙门确实是有难处。
到底,还是因为朝廷的赈灾款迟迟未到。
就算到了不知道要被中间的贪官昧下多少。
顾晚霜突然很理解李晋了。
没有好官,受苦的就是百姓。
等灾民们填饱肚子之后,里正清点了三十个灾民,让他们跟着顾晚霜回大南村。
当然,在清点灾民的时候,他还是很注意的,有的灾民是一家几口人一起,他不能把人家分开。
这三十个灾民都很高兴,毕竟现在在他们眼里,顾晚霜就是救世主,能离她近一些,他们也心安。
其他人却是有些惶惶不安,顾晚霜承诺每天都会给他们送吃的过来,他们才稍稍安定一些。
然后,顾晚霜和周英彦,就带着这三十个灾民回到大南村。
路上周英彦还担心会灾民们掉队,时不时地清点人数,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三十个灾民还生怕顾晚霜把他们丢下,每个人都跟得紧紧的。
回到大南村之后,天已经黑了,不过村长早就得到了消息,已经带人在村口等着了。
加上这三十个,现在大南村已经有四十多个灾民了,倒也还能好好管理。
村长组织了一下村里的人,让他们把家里现在不用的被褥都拿出来,给这些灾民用。
大南村的人大部分还是善良的,所以纷纷拿了些被褥过来。
灾民们感激不尽,一个劲儿地跪下磕头。
而顾晚霜则是赶紧回到了家里,她心里还记挂着老二,担心老二真被吓病了。
她一到家,老四老五就迎了过来。
“娘,二哥身上好烫哦。”老五皱着眉头。
“娘,二哥生病了。”老四也担忧地道。
顾晚霜进屋一看,于婶正坐在炕上,抱着老二哄他睡觉。
老二的脸儿有些红,看起来很是没精神。
“你回来啦!”于婶看到顾晚霜,声道。
老二也睁开了眼睛。
“你娘回来了。”于婶笑着跟他,“让你娘抱抱吧。”
顾晚霜伸把老二接过来。
老二靠在顾晚霜怀里,突然感觉心安了不少。
其他崽崽都围在旁边,关心地看着老二。
“这孩子,一回来就开始发烧,烧得滚烫滚烫的,我让李柱拿酒给他搓了搓身子,才好了些,但现在烧还是没退。”
顾晚霜一摸,果然额头还是挺烫的。
“唉!”她叹了口气,“这孩子,就是不听话。”
“后娘。”大概是因为生病,老二的声音比平常软了很多,“你别生我的气了。”
“我哪还生得起来气呀?”顾晚霜又心疼又无奈地,“你也别想太多,好好休息,好好睡觉。”
“我先前煮了点粥给他喝了,但是家里没药,老李已经去镇上药铺抓药去了。”
镇上有一家药铺,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是开门的。
“这么晚了,真是太麻烦李大哥了。”顾晚霜不好意思地。
“哎呦!你这话,不就是跟我们见外了吗?”于婶轻轻拍了她一下,“咱们现在谁跟谁呀?不过,你叫我于婶,叫他大哥,咋把我叫老了呢?”
顾晚霜忍不住笑起来:“那不是村里人都叫你于婶吗?那我以后叫你于姐?”
“得,还是于婶吧,听着不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