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都要念书
县丞老爷不随便见客,只能先找主簿。
一般换这种文书,都是由镇上的典使统一送到县衙办理,但今儿白仁义不只是为了换文书,而是为了一件更要紧的事儿,所以白大福只能先领他找主簿。
话这主簿大人还是白大福早年结识的,算是故人,否则他们连见主簿都不够格。
二人来到府衙,白大福央厮进去通报主簿大人一声,就桑榆村的白大福求见。
厮一路跑着进去通报了。
主簿大人姓魏名成,听白大福求见,便让放行。
厮在前面领路,白大福和白仁义紧跟其后,不多时便到了魏成办公的堂间。
行过礼,魏成让厮搬了两把椅子,请二人坐下,才问道:“不知白里正今日来所为何事?”
“魏大人,人今日来是为了换任职文书,这位是桑榆村新任里正,还望大人准许。”
白大福着看了白仁义一眼,白仁义急忙起身垂首站在那里。
魏成看了白仁义一眼,“文书由镇上典使统一更换便可,二位何需亲自跑一趟?”
“不瞒大人,除了换文书,人还有一事相求。”
“哦?何事?”
白仁义忙拱手道:“大人,如今旱灾闹的厉害,我作为桑榆村里正,有义务帮乡亲度过难关,我有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来听听。”听闻和灾情有关,魏成顿时提起精神。
如今举国上下旱灾横行,皇上的赈灾粮都运到灾情最严重的南方,而北方各县,上月皇上下旨,让自力更生!
蒋县丞接到圣旨就直拍桌子,“自力更生个屁!难道本官是神仙,会变粮食不成!”
为这事儿,蒋县丞好几天没睡过觉了,所以魏成听白仁义有法子,便急忙让他出来。
白仁义便将崖下的事了一遍,最后:“人恳请县丞大人批准,由人承包崖下的三百亩地,开荒种粮,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魏成听崖下有河,也是非常吃惊,如今地面上的河都干了,连井水都快不出来了,这崖下居然有河水,真是一方宝地。
“你刚才,这崖下只有你家人下去才能毫发无伤,此话当真?”
“当真!老里正可以作证!”
白大福忙道:“确实如此,那悬崖怪的很,只有白家人下去没事,而别人去不是断胳膊就是少腿。”
魏成沉思片刻,他对桑榆村的悬崖也略听过一二,传闻这悬崖邪气的很,只要去过的人,就没全须全尾回来的。
“承包朝廷土地需上缴发包银两,你可交得起?”魏成问道。
“这……人交不起,但人承诺,只要县丞大人允诺我承包土地,人愿签订文书,等庄稼有了收成一并上缴。”
魏成冷哼一声,“你倒聪明,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白仁义一惊,噗通跪下,“大人,人绝无此意!只是人现在确实拿不出发包银两!”
魏成顿了片刻,缓缓道:“你且下去候着,待我向县丞老爷禀明此事,再做答复。”
白仁义喜出望外,忙道:“谢大人!”
魏成完就去找县丞蒋观墨了。
蒋观墨听闻此事也很震惊,便悄悄吩咐了魏成几句话,魏成听完点点头,立刻起身去办。
蒋观墨吩咐魏成的是,让他亲自带人去崖下探探虚实,如果崖下真如白仁义所,除了白家人任何人不能近前,那立刻马上把三百亩地划给他,能救多少人算多少人,如果不是,嘿嘿,像这样的风水宝地,当然要属于县衙了!!
再崔氏和李珍珠领孩子们一路玩一路逛,虽年景不好,但城里还是比乡下热闹多了,有吹糖人儿的,卖炸糖糕的,还有耍杂的,总之孩子们眼睛都应接不暇了。
崔氏出来时从家里带了一两银子,给孩子们买了几样吃的,给虎妞买了一包牛皮糖,还到布庄给三个儿媳妇各扯了一身做衣服的棉布。
逛着逛着,不知咋就逛到一处书院附近,正值放学时间,学子们三三两两从青瓦白墙的书院走出,有的腋下夹着书,有的满口之乎者也,五个坑站在那里都看直眼了。
崔氏岂能不知孙子们的心思?但如今家里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多余的银两供孩子们读书?
况且学院束脩贵的吓人,加上笔墨纸砚,一年下来一个孩子至少要花费五两银子,自家五个孙子,这一年就是二十多两,读不起啊!
一二三四坑比较懂事,看看也就算了,可五坑随他娘,心里藏不住事儿,张嘴就:“奶奶,我想念书。”
李珍珠啪地就给了五坑一个大耳刮子:“念个屁!”
五坑摸摸头,虎里虎气地问:“娘,你我干啥,我就是想读书!”
李珍珠又要一耳瓜子呼过去,崔氏却开口了,“五坑的没错,只有读书才能考取功名和改变命运,但如今家里穷,只能等旱灾过了,我们才能攒些银子送孩子们念书。”
“娘,家里孩子多,哪个去念哪个不去啊?”李珍珠出心里的担忧。
大坑不想奶奶为难,立刻表态:“让弟弟们念书,我在家种地。”
“我也不念,我帮大哥在家种地。”二坑也道。
“我也不念书,我也帮大哥种地。”三坑急忙道。
“我也不念,我也帮大哥种地。”四坑道。
“那我也不念了。”五坑挠挠头。
崔氏轻叹一口气,这是孙子们懂事,故意给她宽心呢。
虎妞萌萌哒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忽然脆生生地道:“都都都……都念!”
“行,咱听虎妞的,都念!”崔氏笑道,“家里有个福星,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保不准将来赚钱了真能把孩子们都送进学堂念书呢!”
李珍珠也笑道:“娘的对,咱家有姑子保佑,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啥保佑不保佑的,虎妞是人又不是神!”
李珍珠吐吐舌头,狠狠拍下屁股:“我错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