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都去念书

A+A-

    崔氏和白仁义多宝贝闺女啊,闺女要念书,他们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虎妞也想念书啊?”白仁义笑呵呵地抱起闺女,“你跟爹,你长大了想干啥?”

    “我要做女首辅!”虎妞脆生生地答。

    这话可让白仁义和崔氏吃了一惊,这才多大点屁孩啊,知道女首辅是个啥,就野心勃勃地想做女首辅了!

    片刻白仁义笑呵呵地,“行,别女首辅,只要我家虎妞愿意,就算作皇后、女皇都行!”

    崔氏忙道,“可别乱话,心被人听见抓你去官府。”

    白仁义笑,“我就在家过过嘴瘾,出去还是有分寸的……”又道,“她娘,我有个主意,不知合适不合适。”

    “来听听。”

    “我寻摸着咱既然答应蓬先生住下,教几个孩子读书写字,不如把这消息告诉全村人,看谁家有孩子愿意念书的,也一起送来,当然不是白教,而要收束脩。”

    白仁义笑道,“不然蓬先生不收咱家束脩,我总觉得过意不去。这样一来,咱就可以帮蓬先生赚点银子。”

    崔氏点头道,“道理不错,可如今这年头,怕谁家也拿不出多余的银子。”

    “咱村里的束脩比城里便宜些,一年控制在二两银子以内,有几家还是能承担起的。”

    “行,这事儿你看着办吧,能帮蓬先生赚点银子自然更好,万一赚不到,我们也不能亏待他。”

    “你的是,明儿我就找蓬先生商量这事儿,若是他愿意,我就把这消息散出去。”

    “就这么定了。”

    两口子商量好这事儿,便抱虎妞出去吃饭了。崖下只管早中两顿,晚上这顿都是各回各家做。这会儿三个儿媳妇已经把饭做好,端上桌了。

    谁知第二日,崔氏和白仁义准备好拜师礼,要送五个坑和蒋瑞去见先生时,大坑却死活不去,“奶奶,我不喜欢念书,我就愿意种地。”

    “种地能有啥出息,只有念书才能出人头地。”崔氏道。

    “奶奶,你就放过我吧,我真不愿意读书,再弟弟们都去念书了,我不种地谁养活他们?”

    “不用你操心,家里三百亩地呢,还怕饿到你们?再你就算不考取功名,将来算个账啥的也能用上,不至于做睁眼瞎!”

    “奶奶……”

    “给我闭嘴!今儿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大坑立刻闭嘴了,奶奶是老大,啥就是啥,若再争执下去,他肯定得挨揍。

    就这样,不管愿意去的还是不愿意去的,都被崔氏和白仁义领到蓬先生那里。

    蓬玉烟的学堂就在崖下,昨儿从白家回去后,他就收拾出一间闲置草房,弄了几块石头当桌椅,条件有限,能弄成这样已实属不易。

    大坑耳朵都被崔氏拧红了,但迫于奶奶的淫威,他还是毕恭毕敬地给蓬先生行了礼。

    其他几个的也照做,虎妞排在最后,今儿她梳着两个冲天炮,胖脸蛋兴奋的红扑扑的,侄子们行礼时,她也一本正经地给蓬先生行礼。

    但早上吃的太多,她弯腰时就憋出一个大响屁,二坑忍了半天没忍住,哈哈哈地爆发出来,其他人早就想笑了,可不敢开头,二坑一笑,其他人也笑成一锅粥,好好的拜师礼弄成一出闹剧。

    虎妞奶声奶气开口,“先生,我不是故意的,我已经使劲憋了,可屁不听话非要出来,我也没办法,只好放它出来了。”

    这话完,引起一阵更厉害的哄笑。

    就连站在一旁的沈熠辰也忍不住用拳头顶着嘴唇,努力憋着笑。

    “都不许笑!”白仁义忙带着歉意看向蓬玉烟,“蓬先生,孩子没规矩,你千万别见怪。”

    蓬玉烟也笑,“无妨,无妨,你家这奶娃可真有意思!”

    白仁义不好意思地摸了下头也笑了。

    拜师礼毕,蓬玉烟让孩子们该干嘛干嘛,明天才正式上课。

    安排完孩子们,白仁义便跟蓬玉烟了自己的想法。

    蓬玉烟很痛快地答应了,毕竟他现在穷的像乞丐,能赚点就赚点吧,这样起码可以让主子穿的体面些。

    白家虽然允许他们白吃白住,但不能啥事都麻烦人家不是吗,还是自己兜里有银子腰杆比较硬。

    就这样,曾经名震全国的蓬玉烟就开始了悠闲的乡村执教生活。

    白仁义从蓬玉烟那儿出来,便将这个消息在村里散开,村里果然有几家蠢蠢欲动的,想送孩子去蓬先生那念书。

    一年二两银子确实不少,一般庄户人家一年到头都收入不了二两银子,更何况现在是灾年。

    但有几家藏着点压箱底的货,就想把这些货拿出来,送孩子去念书。

    刘家婆娘听这消息也挺心动的,她家俩子都是念书的年纪,可若是让两个都念,一年就得四两银子,拿这四两银子可得把她心疼死,可若是不让儿子们念书,她更觉得可惜。

    于是便一边干活,一边凑到刘木匠身边商量:“当家的,我寻思咱也送老大老二去念书,你觉得咋样?”

    “两个孩子一年要四两银子呢,咱念不起。”刘木匠给她泼了一头冷水。

    “念得起!”刘婆娘心一横便了,“这几年我攒了二十多两碎银子,够咱儿子念几年呢!”

    刘木匠一脸懵逼看着自家媳妇,好像不认识似的,“你攒了二十多两银子?!”

    刘婆娘点头,“嗯呐……”

    “攒二十多两银子你还张罗着逃荒,吃饱了撑的吧!”刘木匠感觉自己陡然暴富,腰杆顿时硬了。

    刘木匠这人是村里为数不多赚了钱就交给媳妇的男人,这些年他在外做木匠,赚到不少碎银。

    但银子拿回家就给婆娘保管,以至于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银子,若今儿媳妇不,他还以为自己是个穷逼。

    造成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是婆娘一直在他耳边叨逼,家里没银子,穷的都快吃不起饭了,所以他才像老黄牛似的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