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神奇药方

A+A-

    临江茶馆二楼包间内,长着一张圆脸的张敏行收拾妥当,又变成了那个西装知识分子,他一脸不乐一杯杯地喝茶,直把胡子男看得眉头直跳。

    “哎呦,你慢点,这可是上好的龙井,我花了大价钱请你喝,你别当水喝啊。”

    张敏行放下了中茶杯,胡子男叹了一口气:“怎么了,还为你那个实验发愁?要我你还是放弃吧,本来那个想法就是不切实际的,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那种药物,不过是一本书上瞎编的。”

    胡子男得是一本名叫奇方医录的古籍,这本书是张敏行爷爷去世前留给张敏行的,书被很珍贵的和一些古籍装在了匣子里一并交给了张敏行。

    张家世代行医,在前朝未灭时还是宫中御医,历史上名满天下的神医张景正是张家祖先,在医道方面,张家颇有几分源缘在里面。

    可惜的是,张家偏偏出了个张泽安,张敏行的父亲,一个不爱医学偏爱行商的异类,在西洋风吹遍神州大地时,张父虽然把张家的家业扩大了几十倍,但是也差点让张家断了传承,张家已经几代单传了,如果老爷子去世了,那么张家的医术就断根了。

    此外,随着西洋人的到来,西洋人的医术也传入了这片土地,西医开始挤压中医的生存空间,很多留过洋的人,到处宣中医是陋习,是迷信,不科学。

    再加上本土的确有一些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很多年轻人更是信了这套中医是糟粕是迷信,西医才是正道的法。

    他们也不想想,西医才多少年?中医可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了,一个代代传承几千年,救治了无数人性命的医术怎么可能是迷信,怎么可能是假的?

    不要把古人当成傻子。

    然而,这么浅显的道理,一些见识过西洋风景,崇洋媚外的年轻人是不会懂的,他们只知道西洋人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却不知道海外一些国家还在偷偷学习,甚至将本国珍贵药方占为己有。

    无数珍贵的,真正的中医传承多在这个时代断了根,张老爷子仿佛预见了这一幕,作为神医后人,他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生怕下去了不能见老祖宗的时候,张敏行出生了。

    一个全新的,从就在医药方面展现出绝佳天赋的孩子,一个能拯救张家医术的传承者。

    老爷子自此全心全意教导这个孙子,把自己所学倾囊传授,可惜的是,老爷子本身也并不算是极有天赋的人,能有今天这个成就,全靠自己努力,而面对这样一个天才,他实在教无可教,到了后来只好把家中珍藏的大量医学典籍交给孙子看。

    再然后,张敏行发现了被束之高阁,来自于神医张景的著作——奇方医录

    这本书中记载的全是神医张景曾经遇见的疑难杂症,并且想出的解决之法,有些已经成了体系,被神医公布出去,而有些救治之法只是神医偶然想到,实验性成功,之后再没有成功过,因此,神医将此记录在书中。

    这本书还记录了神医张景在医药方面很多的奇思妙想以及曾经听闻过的神奇药方,有些方子甚至没有真正用过,只是张景自己根据见过的病症推演而出。

    可以,这本书更像是神医张景的个人心得笔记,就连他自己,都在书的最后写道:“其中些许不过茶余饭后之语,不必当真。”

    这样一本书从未现世,只在张家后人中留存,很多后人在读过后,也觉得其中很多思想,药方过于神奇,不可尽信,读读便放下了,也有那些不信的张家人,非要试一试,研究了一辈子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因此,张家人对这本书的重视,更多的是出于它是祖先神医张景的亲笔,一代代的保存,因为保存良好,再加上张神医不知用什么特殊制作的纸张,到了一千年后的今天,这本书竟然还保持着不可思议的柔软坚韧,仍能正常阅读。

    其实,出于对这个世道混乱的谨慎考虑,从张家祖父,前朝未灭时开始,张家人就开始了一个大工程,把家中珍贵古籍、孤本重新抄录几份。

    到了今天,已经抄录了绝大多数,张老爷子见孙子对奇方医录感兴趣,便把这本书交给了张敏行抄录。

    正是在抄录的过程中,张敏行发现了不可思议的记录,老实,这本书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奇妙的构思简直太多了,读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千年前,一豆灯火下,留着长须的清瘦老人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番后,将自己的构思记录下来。

    仿佛在与千年前的神医对话,让张敏行对这本书爱不释,读了又读,有了抄本后,更是放在床头夜夜翻阅。

    直到有一天,张敏行注意到了书中记录的一段故事,是张景发现有一个地方,有一种土方子,会用发了霉的橘子皮喂给发了高烧的病人使用,竟有奇效。

    后来张景对此感兴趣,留下来研究这种土方,并且从中提取出了一种散,将它与发烧不止,伤口溃烂的病人服下,能减轻症状,效果绝佳。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很多患者一旦伤口溃烂,发烧不止,没有名贵的药物很难活命,所以神医张景发现了这种奇妙且廉价的药剂后,本想将这种药方公布于世,直到他一次用药中,不仅没有治好那位病人,反而让他病情加重,迅速死亡。

    自此,张景歇了公布的想法,他在书中写道:“此药散虽奇,然与某人如是毒药,吾虽能辨之,不可使与人异。”

    张景的告诫留与后人,短短的四十字,简短的甚至连这个药方都没留下来,显然是怕后人擅自使用这种药方害死了病人,可张敏行却记在了心里。

    只因为,他曾经“害死”了一个人,年幼的时候,张敏行虽有医学天赋,却并不爱学习,整日偷鸡摸狗,他曾有一个书僮,是个十分文静好学的孩子。

    张敏行偏偏爱拉着他出去玩乐,两人俨然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他们也曾经一起偷了隔壁家的柿子,一块躲在假山中思考着彼此长大后的模样。

    张敏行记得,自己告诉他,自己长大后一定会成为非常非常厉害的大夫,要成为像张景那样的神医,名留青史。

    而的书僮则抱着柿子,乖巧地眨巴着黑黝黝的眼眸,眼中满满的信任,长大后也要继续当他的书僮,当他的助。

    那个时候,日子还很长,荷花还很艳,张敏行从来没有思考过,两个人的未来会缺少一个人,直到那一日,张敏行再次拉着书僮一起出去玩,他不顾书僮的阻拦上了树,却被家中来人惊吓,从树上跌了下来,而他的书僮为了救自己,给自己当了肉垫。

    肋骨断了,还有一块生了铁锈的铁皮把书僮割伤了一个深深的伤口。

    三天后,书僮因为高烧不止,伤口溃疡,急症去世。

    自那以后,张敏行彻底变了一个人,他不再需要别人督促,自己开始努力上进学医。

    张敏行常常会想,如果当初有这样一个药散,是不是今天,那个少年也会渐渐留了胡子,抱着自己的儿女向自己腼腆一笑呢?

    所以,张敏行决心要把这个药散研究出来,为此,甚至不顾祖父对西医的偏见,毅然出国求学,他早听闻,在洋人研究所,似乎也在研究一种类似的药物。

    但是那所研究所等级很高,对这种药物研究实验保密十分严格,尤其不许东方人接近,想要接近核心,必须彻底背弃祖国,因此直到回过前,张敏行都没有得以接近那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