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二十六章 二更来了

A+A-

    顾华清和贺琮离开行宫的事情并没有特意隐瞒, 因此他们才刚离开不久,九华宫中的人就知道陛下带着皇后娘娘出去了。

    杏花春馆里,贵妃用完早膳, 就准备去畅和新绿找顾华清话,麻将。

    只不过她还没出门, 就被柳絮阻止了。

    “娘娘,奴婢方才听人陛下与皇后娘娘出去了, 皇后娘娘现在不在九华宫。”

    “出去了?”听到柳絮的话, 贵妃有些失望。

    前几天刚到这里, 皇后娘娘要安排行宫的事宜, 贵妃也不好去扰她。好不容易以为今日顾华清能有空, 没想到又被陛下给带走了。

    既然没有办法去找皇后娘娘,贵妃也不愿意出门了, 只好自己在房间里琢磨之前顾华清告诉她的那些养颜方子。

    住在岸芷汀兰的惠妃听陛下带着皇后娘娘出去的事情,倒也没什么反应, 她之前和贞贵嫔约好了一起去游湖。

    约定的时间已经快到了,这些事情听听也就过了, 半点没往心里去, 带着人往蓬莱洲游湖去了。

    德妃向来喜欢清静,当时住进行宫的时候便挑了比较安静的澄心堂。

    大概是在五台山养成的习惯,德妃每日起以后, 会抄写一篇经书供在佛前。

    书房里, 德妃正在抄写《金刚经》, 就见莲心从外边走来,行礼以后道:“娘娘,奴婢听陛下带着皇后娘娘出了行宫。”

    听到莲心的话,德妃抄写佛经的手微微一顿, 一滴墨滴在了纸上,毁了即将抄好的一页佛经。

    德妃微微皱了皱眉,看着自己正好抄到的“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德妃眉头微微舒展开,将抄废了的一页纸放到一旁,看了看莲心,淡淡的开口道:“陛下和皇后娘娘感情好,是万民之福。本宫还要抄写经书,莲心你先下吧。”

    莲心看着德妃平静的样子,福了福身:“是,奴婢告退。”

    等到莲心离开以后,德妃又看了看方才那句话,片刻以后才又重新拿起笔。

    行宫里发生的事情顾华清自然是不知道,她如今只是面对着与她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慧觉禅师,有些凌乱。

    在见到慧觉禅师以前,顾华清在心中勾勒出的是一个慈眉善目,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得道高僧。

    只是贺琮带着她来到慧觉禅师清修的院,见到他的时候,顾华清看到了一个正在吃烧鸡的老和尚。

    没错,就是正在吃肉的和尚,和尚!

    “见过慧觉禅师。”贺琮向那个和尚行了一个佛礼,开口道。

    顾华清听到贺琮的话还有些懵,这就是长安城中人人都想见一面的慧觉禅师?

    虽然他确实慈眉善目,须发皆白,但是顾华清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是不是不对?

    她应该不是穿越到神话里了吧,这里也不是灵隐寺,慧觉禅师法号也不叫道济啊!

    贺琮看着顾华清惊讶的样子,并没有觉得她失礼,因为他当年见到这位叔祖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贺琮轻轻握了喔顾华清的手,让她回神,然后开口道:“华清,这位就是慧觉禅师。”

    顾华清回过神来,收敛起脸上的惊讶,下意识的拿出习惯性的微笑,笑着道:“见过慧觉禅师。”

    慧觉禅师见到他们两个,不紧不慢的擦了擦手和嘴,开口道:“好了好了,不必多礼了,进来坐吧。”

    顾华清默默的跟着贺琮,跟着慧觉禅师走进了房间里。

    房间里倒是极为简单,厅堂里只放着一张矮桌和几个蒲团,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了。

    顾华清在贺琮身边的蒲团上坐下,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听着慧觉禅师和贺琮话。

    慧觉禅师给他们两个倒了一杯茶,开口道:“山野粗茶,比不得宫中,希望两位能喝的惯。”

    “禅师言重了,此茶也别有一番风味。”贺琮喝了一口茶,笑着道。

    顾华清也尝了一口,发现这茶确实别有一番风味,比她平常喝的要苦不少,但是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那边贺琮还在和慧觉禅师话,询问慧觉禅师这些年都去了什么地方。

    慧觉禅师了一些在外的见闻,然后微微有些感慨的道:“几年不回来,这一斛春的烧鸡还是这个味道,但是竹叶酒却是比起一往差了些味道。”

    顾华清原本正一边河喝茶,一边专心的听着慧觉禅师起外边的世界,但是猛的听到慧觉禅师提起烧鸡和酒,被茶水呛了一下,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贺琮见顾华清被呛到,连忙伸手轻轻拍了拍顾华清的被,有些担心的问:“怎么了,没事吧?”

    顾华清缓了缓,开口道:“没事没事,陛下不用担心。”

    对面的慧觉禅师看着他们两个,轻轻笑了笑,开口道:“你媳妇儿估计是被我这酒肉和尚吓到了。”

    着又看向顾华清道:“曾经有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怎么如今越大越死板了?”

    听到慧觉禅师的话,顾华清脑海里有一道灵光闪过,猛的抬头看向慧觉禅师。

    慧觉禅师笑了笑道:“怎么样,想起来了吗?”

    贺琮看着恍然大悟的顾华清,有些疑惑的开口问:“华清与禅师曾经见过?”

    顾华清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臣妾幼年的时候跟着母亲来相国寺拜佛,曾有缘见过禅师一面,只是不知道禅师的身份,当时又太过年幼,后来慢慢长大,也就忘了这件事。”

    顾华清虽然是两世为人,但是她毕竟是受过现代教育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神佛尊重但是并不相信。

    孟氏经常来相国寺拜佛,顾华清也会时不时的跟着她过来,只是她对那些佛礼什么的不感兴趣,而且她幼年大概是受年龄的影响,也有几分孩童的调皮。仗着自己是大人的心智,便在母亲在佛堂礼佛的时候,自己偷偷跑出去了。

    相国寺作为长安城最有名的寺庙,自然是极大的,饶是顾华清内里是一个大人,也在相国寺里迷路了,好在她走着走着遇到了一个老和尚。

    只是等顾华清走到老和尚身边的时候,才发现他竟然正在吃肉。

    看到顾华清的时候,他还笑眯眯的问顾华清:“你这个女娃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顾华清看着他不像坏人,也没有恶意,才开口道:“我迷路了,大师能把送去安阳候家眷所住的禅房吗?”

    老和尚估计没有见过这么年纪,迷路了还没有丝毫畏惧,甚至还知道条理清晰的指明自己的身份,请他把她送回去的女孩。

    有些好奇的问她:“你就不怕我是坏人,把你拐跑了?”

    顾华清仔细看了看他的脸,开口道:“不怕,你要是坏人就不会这么问了,而且你的面相看起来也不像坏人。”

    慧觉禅师没想到自己给别人看了半辈子面相,现在竟然被一个女娃相面了,面对这么早慧的女娃,慧觉心里也有了几分兴趣,又问她。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坏人,要知道,和尚是不能吃肉的,我在这里偷偷吃肉,可见不是个好和尚,这样你还相信我?”

    听到慧觉的问话,顾华清就想起了曾经看过的济公的故事,开口道:“和尚吃肉又怎么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你心中有佛,那就是一个好和尚。”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慧觉念着顾华清方才的这句话,若有所思,片刻以后朗声笑了起来。

    “的好,没想到你这个女娃年纪就有这般见地。就冲你这句话,我今日也会把你送回去。”

    不过顾华清到底身体是个孩子,又跑了这么长时间,又累又饿,肚子咕咕咕的叫了起来。

    慧觉看着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捂着肚子,笑了笑,拿出自己刚才吃的烧鸡撕下一个鸡腿,递给了顾华清:“饿了吧,给,吃吧。”

    顾华清接过鸡腿,甜甜的笑了笑,对慧觉道:“谢谢大师。”

    在顾华清口口的吃着鸡腿的时候,慧觉看着她白嫩的脸,笑着道:“今日你我能遇见,也是有缘,方才你帮我看了面相,那现在我也帮你看看。”

    慧觉仔细看了看顾华清的面相,心中一动,方才他听她那样,还以为这个女娃是个佛缘深厚的,但是如今仔细一看,所发现她和佛确实是没什么关系,也永远不可能遁入空门,这个女娃将来可是不普通。

    慧觉收回视线,笑着道:“你的命格贵重,福运深厚,将来也一定会顺遂如意的。”

    慧觉的随意,顾华清也没有往心里去,只以为他是这些话来哄哄年纪的自己。

    等到顾华清的鸡腿吃完,也休息好了,慧觉才领着她往外走去,把她送到前来礼佛的施主们的住处以后,便没有再往前,笑着对顾华清道:“前边就是禅房了,你自己过去吧,我就不送你了。”

    顾华清看着那边人来人往,微微点头,向慧觉道谢:“谢谢大师送我回来。”

    慧觉微微点了点头,道:“去吧。”

    顾华清这才往那边跑去,然后被心急如焚的孟氏派出来的人碰到,连忙带去找孟氏。

    孟氏简直要着急死了,见到她被找回来,抱着顾华清哭了一场,冷静下来才好好教训了顾华清。听她自己是被一个老和尚送回来的,但是不知道那个大师的法号,只好给相国寺添了一次丰厚的香油钱。

    因为这件事,孟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带顾华清来相国寺,顾华清也再也没有见过送自己回来的那个吃肉的和尚,慢慢的也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顾华清也没想到当初遇到的那个老和尚就是名满长安的慧觉禅师,更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自己。

    贺琮听顾华清了原因,也忍不住笑了笑:“原来禅师曾经提起过的那个女娃娃就是华清你啊,这倒确实是缘分。”

    因为顾华清的那句话,慧觉便更理直气壮的吃肉饮酒,有一次贺琮曾与他过这个问题,慧觉禅师就贺琮还不如一个女娃娃有见识,然后便起了顾华清当时的那句话。倒是没想到那个比自己有见识的女娃娃竟然就是自己皇后。

    幼年的事情如今再拿出来,饶是顾华清脸皮不薄,也忍不住有些不好意思:“当时太过年幼,没想到禅师还记得。”

    如今再想起慧觉当初和她的她的命格“命格贵重,福运深厚,将来也一定会顺遂如意的”或许他当初并不是哄哄自己,而是确实有几分道理的。

    贺琮看着顾华清有些微红的脸,在矮桌下捏了捏顾华清的手,面上却还是一派正色,询问慧觉禅师:“禅师这次回来,可是就留在京中不再出去了?”

    慧觉禅师喝了一口茶,摇了摇头道:“长安虽然繁华,但是非我所求,我这次回来只是听你立后的事情回来看看,如今看到你们帝后和睦,我也就放心了,等过一段时间我便该继续外出云游了,顺便也帮你看看你看不到的地方。”

    听到慧觉禅师的话,贺琮面色郑重了一些,向慧觉行了一礼,换了一个称呼道:“孙儿多谢叔祖。”

    “免了免了,这么客气做什么。”慧觉禅师摆了摆手道:“当初我答应长兄,好好照顾你,如今你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了,我自己也在一个地方待不住,这样到处走走看看,帮助更多的有需要的人,我很高兴。”

    顾华清看着面露慈悲之色的慧觉,终于明白这个幼年遇见时就吃肉喝酒,不太正经的和尚,确实做到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的心中有悲天悯人的大爱,是真正值得人尊重的高僧。

    顾华清和贺琮在相国寺陪慧觉禅师用了午饭,又在相国寺休息了一个时辰,才拜别了慧觉禅师,坐上马车往行宫而去。

    顾华清坐在马车上,想起慧觉禅师之前过的他游历过的那些地方,觉得自己确实有些羡慕慧觉禅师能到处走走看看。

    不过再想到他的有些地方的百姓食不果腹,顾华清又想起了自己库房里放着的那袋子红薯,若是这些红薯真能种出来,想来可以改善不少百姓的生活吧。

    可是在哪里试验呢?

    顾华清突然想起来今日出门的时候,她要去相国寺,朝云起她在距离相国寺不远处有一个陪嫁的庄子。

    据顾华清所知,庄子上也种着地,而且有不少经验老农,或许她可以把红薯种子送到庄子上,让这些老农们研究研究,他们总比自己这个完全没有经验的要强。

    那现在问题就是她怎么派人把东西送到庄子上?大周虽然女子的地位比前朝高出不少,嫁人的妇人也可以出门逛街,但是她这个皇后却是不能随意出宫的,所以只能是她派人去庄子上。

    “华清在想什么?”贺琮看着顾华清有些出神,开口问道。

    顾华清回过神来,心思转了转,开口道:“没什么,只是臣妾突然想起来在相国寺附近有一处陪嫁庄子,不知道臣妾能不能派人去看看情况?”

    “这个自然是可以的,你若想派人过去,写一道出行手谕即可。”贺琮点头道。

    “臣妾明白了。”顾华清笑着道,有了贺琮这话,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派人去庄子上了。

    贺琮没有在意这件事,反而提起了顾华清时候的事情:“朕倒是没想到,华清时候那么调皮胆大。”

    红薯的事情有方向了,顾华清心情不错,也愿意和贺琮多一些,便笑着道:“陛下也知道,臣妾的父母只有臣妾一个女儿,时候便娇惯了一些,再加上臣妾的祖母也疼爱臣妾,臣妾时候又经常跟着兄长们玩耍,胆子便大了一些。”

    “华清之前在家的时候都喜欢做些什么?”贺琮突然有了几分想要了解顾华清曾经的生活的想法,笑着开口问道。

    “在家的时候啊。”顾华清想了想,开口道:“也就看看书写写字,然后被母亲逼着学习那些世家贵女该学习的东西。”

    着着,顾华清的话中就带了几分抱怨的意味:“陛下你不知道,时候臣妾最不愿意学那些女红针织什么的了,但是被母亲逼着,不得不学,当时还幻想着自己是男孩子多好,就不用学这些了。”

    贺琮听着顾华清抱怨的话,也不觉得无聊,嘴角带着微笑,面色温和,眼中带着几分不自知的宠溺,顺着顾华清的话笑着趣道:

    “若华清是男子,则要学习四书五经,诗文策论了。不定朕后宫没了端庄大方的皇后,朝堂上要多出一位肱骨大臣了。”

    “陛下的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顾华清想想那样的场景,忍不住笑着道。

    马车里,帝后闲谈,言笑晏晏间又亲近了几分,倒是有了些寻常夫妻间的亲昵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