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四十三章 中秋

A+A-

    玉泉宫的消息传到羲和宫的时候, 顾华清正和孟氏孙氏起贺明嘉。

    自己的女儿才刚嫁人三个月,就要做别人的母亲了,孟氏心里一直惦记这件事。

    虽其他的皇子公主也是同样叫顾华清母后, 但是三公主贺明嘉既是养在顾华清身边的,又是先皇后的女儿, 在孟氏看来简直就是一件麻烦事。

    因此在了一会儿话以后,孟氏就开口问顾华清:“我听如今三公主是养在你的身边, 你们相处的可还愉快?”

    顾华清知道她心中担心什么, 因此笑着开口道:“母亲放心吧, 明嘉她乖巧懂事, 我们相处的很好。”

    “那就好。”孟氏见顾华清提起三公主的时候神色并没有什么, 而且面上还带着笑意,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自古后母都难做, 更别是在天家。三公主乖巧懂事还好,若是不好管教, 只会更让人头疼。

    顾华清笑着让孟氏放心,又贺明嘉今日是去给太后请安了, 不然应该让她和孟氏见一面的。

    正着话, 就见碧云从外边进来,对顾华清道:“娘娘,玉泉宫周昭媛那边, 周夫人进宫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离开, 听人脸上的神情也不太好看。”

    碧云也不想扰皇后娘娘和安阳候夫人她们话, 但是毕竟宫外女眷进宫这件事顾华清负责的,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她还是应该及早知道才好。

    听到碧云的话,孟氏和孙氏都安静了下来, 宫里的事情,她们还是不便多言。

    顾华清倒是并没与避讳什么,开口问碧云:“可知道是怎么回事?”

    顾华清记得周昭媛应该挺希望和周夫人见面的,要不然也不会自己身体不适还特意派了身边的贴身宫女来求手谕。怎么周夫人这才刚进宫就又离开了

    “奴婢也不清楚,只知道周夫人和周二姐进去玉泉宫不久就出来了,还是芍药亲自送出门的。”碧云道。

    “周二姐?”顾华清开口问道。她记得当时芍药只了周昭媛思念母亲,不记得提过这位二姐。

    碧云:“是周昭媛的庶妹。”

    嫡母进宫带着庶女?

    顾华清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测,只是没有多,只开口道:“好了,我知道了,既然周昭媛那里没什么,就不用再管了。”

    等到碧云出去以后,孟氏才开口道:“娘娘若是有事情要处理,不必顾忌我们,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顾华清可不想好不容易孟氏进宫一趟,这么快就回去了,因此伸手拉住她的袖子道:“不是什么大事,母亲和大嫂好不容易进宫一趟,现在也快到用膳的时间了,不如留下来陪我吃一顿午膳。”

    “这······”孟氏刚想拒绝,不太合适,就被顾华清断了。

    顾华清又道:“而且我昨日也和陛下过了要留母亲和大嫂用膳,若是你们走了,我岂不是失信于陛下。”

    “所以母亲就当是为了我,便留下和我一起用午膳吧。”顾华清拿出在家时面对孟氏撒娇的手段。

    反正孟氏也不会去询问贺琮她是不是真的过,贺琮也不会跑来揭穿自己,因此顾华清完全脸不红心不跳,理直气壮的拿贺琮来做借口。

    孟氏看着顾华清真诚的双眼,完全想不到她敢拿陛下做大旗来让自己留下来,只以为她是真的和陛下提起过,只好点头同意了。

    孟氏同意了,孙氏自然不会多什么。顾华清高兴的笑着道:“我之前已经嘱咐了厨房做了不少母亲和大嫂喜欢吃的菜,待会儿你们尝尝怎么样。”

    不过顾华清没想到,正准备用午膳的时候,贺琮竟然派了杨定真过来。

    看到笑眯眯的杨定真,顾华清心虚了一瞬间,然后又放松了下来,不贺琮知不知道自己拿他当借口,就算知道了,按照他的性格,他也不会特意派杨定真过来,想来是有其他的事情。

    因此顾华清笑着开口问道:“杨总管怎么过来了?可是陛下有什么事情要吩咐?”

    杨定真看着顾华清和她身后的安阳候夫人还有世子夫人,笑着道:“娘娘多虑了,陛下知道娘娘留了安阳候夫人和世子夫人用午膳,只是陛下尚有政务没有处理完,不能来陪娘娘和安阳候夫人一起用膳,只好派奴才来为您送上几道御膳菜品,请娘娘和安阳候夫人见谅。”

    顾华清知道贺琮这是在给她和安阳侯府脸面,他人不方便过来,还特意派了人送来御膳,表示对顾华清和安阳侯府的看重。

    因此顾华清笑着道:“还请杨总管回去替我向陛下道谢,我知道陛下政务繁忙,只是杨总管也要劝着陛下,不要忙起来就忘了用膳。”

    “娘娘的话奴才一定带到。”杨总管笑着道。

    等到杨定真离开以后,孟氏看着桌上的几道菜,脸上的笑容也深了一些。

    倒不是她眼皮子浅的没吃过御膳,宫宴她也参加过不少,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因为这几道菜所代表的陛下对华清的重视,还有对她的尊重。

    ————————————

    皇后留安阳候夫人和安阳候世子夫人用午膳,陛下派杨总管赐菜的事情很快就在宫里传开了,让不少人感慨陛下对皇后娘娘的重视。

    其他妃嫔倒是没有留家中的亲眷在宫中用膳,羲和宫更是成了独一份。

    贵妃不耐烦听她母亲让她尽早怀给孩子的那些话,也不想听她复述她父亲那些让她多多为家中谋利的话,自然不可能留袁夫人在宫中用午膳。

    而淑妃的生母早逝,她和继母的关系不咸不淡,这次根本没有请继母进宫。而惠妃和云昭仪他们的亲眷都不在长安,也没办法请。

    德妃是向来不肯有一丝不妥当的地方,因此和许夫人了会儿话,就派人松许夫人出宫了。而周昭媛更是早早的就把周夫人和周涵双送走了。

    因此虽然知道陛下特意给皇后娘娘脸面,但是满宫里的妃嫔却奇异的没有几个感到嫉妒的。

    ————————————

    中秋节这天,宫里举行了中秋宴会和游园赏月。

    宫里内侍和宫女的衣物首饰都有定制,唯有在大节庆的时候才能自己装点几样不同的首饰朱钗。

    因此中秋节这天,宫女内侍们都换上了新衣,一派花团锦簇的模样。

    这次的晚宴还有赏月游园的安排,因此顾华清把晚宴的地点安排在了倚桂园的停月台上。

    天色渐暗,倚桂园便有宫女内侍把早早准备好的宫灯高高悬挂。

    因着是中秋,宫灯上的图案大多是嫦娥奔月,桂花玉兔,漂亮精致。

    八月本就是桂花盛开的世界,倚桂园里桂花盛放,满满的都是桂花的馥郁的香气。

    顾华清今日穿了一件浅黄色绣桂花大袖,里边是一件牙白色的齐腰群,领口和裙摆处也绣着细细密密的桂花纹样,腰间压裙角的玉佩也是双兔抱月的样式。

    今日是团圆宴,因此不管是后宫嫔御,还是太后,皇子公主,都是要出席这次晚宴。

    贺明嘉今日的衣裳和顾华清是同一材质的布料做成的,只不过她还,不用穿大袖,只做了襦裙,也是浅黄色,只是上边绣着的是玉兔和明月,更添了几分童趣。

    不过远远看着,两个人的衣服纹饰倒像是一模一样,颇有一种后世亲子装的意思,让人眼前一亮。

    而令顾华清没有想到的是,自从这次以后,淑妃和宁婕妤这两个有女儿的,也学着顾华清,让尚服局给她们和自己的女儿做了一样纹饰的衣服。后来甚至还传到了宫外,莫名引领起了大周亲子装的潮流。

    不过如今的顾华清是想不到这些的,她坐在贺琮的左手边,看着场中拜月祈福的歌舞,有一搭没一搭的轻扣桌面,合着拍子。

    太后坐在贺琮的右手边,其他的妃嫔们按照品级坐在顾华清的下首,皇子和公主们则坐在妃嫔们的对面。

    最近刚有官员进贡了大闸蟹,个个个大膏肥,顾华清便让御膳房的人在中秋宴上做了道蒸螃蟹。

    螃蟹被蒸的色泽发亮,金红飘香,放置在素净细腻的瓷碟中,煞是好看。再配上顾华清之前让人新酿的桂花清酒,别有一番滋味。

    不少妃嫔都喜欢这道蒸螃蟹和清甜的桂花清酒,就连太后也夸奖了两句。

    只不过螃蟹性寒,怀了孕的冯婉仪便没有这个口福了。

    顾华清也考虑到了冯婉仪的身体状况,特意让人给她准备了孕妇餐,她的桌上都是怀孕之人能吃的东西。

    冯婉仪看了看她隔壁贞贵嫔桌上的螃蟹,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已经微微凸起的肚子,有些遗憾的收回视线,端起装着莲子山药乌鸡汤慢慢的喝着。

    上首的贺琮吃了一只螃蟹以后,拿起一旁切好的月饼吃了一块,然后微微有些惊讶的看向顾华清:“今年的月饼味道倒是有些不同。”

    大周的月饼馅料比较单一,类似于前世很多人不喜欢吃的五仁味道的。

    顾华清自然也不怎么喜欢吃五仁味,因此这次宴会之前,顾华清就在羲和宫的厨房尝试了一下水果口味和鲜花口味,还让人做了一些样式不一样的月饼。

    等到厨房成功以后,便让他们和御膳房一起做了这些口味不同的月饼。

    听到贺琮的话,顾华清看了一眼他方才吃的那个月饼,笑着道:“臣妾之前让人研制了一些其他口味的月饼,陛下方才吃的这个应该是桂花味的。”

    贺琮又吃了一块,开口道:“确实是桂花味,方才入口的时候,朕尝到一股桂花的清香,一开始还以为是因为身处倚桂园的缘故。”

    天边的明月圆润,银辉倾泻,随着时间的流转慢慢偏移。

    晚宴以后便是游园的时间,太后撑过了晚宴,便因为精力不济回去了,没有参加游园。

    顾华清和贺琮则需留下来继续游园赏月,顾华清和贺琮站在金明池附近,看着池中的一轮明月,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首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她还记得当年学这首诗时,她的老师曾经过,这是一首写月但是难得不思乡的诗,作者写月只是在感慨人世变换的哲理问题,同时又带着积极的意味······

    顾华清还没想完,就听到一声震惊的喊叫:“婉仪!”

    顾华清心中一跳,回过头看向声源处,只看到冯婉仪倒在了地上,有血从她的裙底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