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第五十五章 蜀锦

A+A-

    年节又称春节, 作为一年之岁首,向来备受重视。寻常人家尚且要张灯结彩,除旧布新, 拜神祭祖,纳福祈年, 更不要皇城内宫了。

    自从进了十二月份,顾华清就忙的几乎要脚不沾地, 六局二十四司的管事每天都要来羲和宫报到。

    虽然有袁贵妃与其他三妃也领了一些差事, 但是这毕竟是顾华清登上后位以后的第一个年节, 她也不能事事假手于人, 不然即使贺琮不什么, 太后也要有意见了。

    毕竟立了继后就是要理后宫的,若是依旧事事由贵妃和三妃做主, 她这个皇后立了还有什么用?

    至于魏贵妃,她也才刚进宫不足一月, 又是魏国公主,这些事情更不可能交到她手里了。

    也正是因为顾华清进宫第一年, 那些管事们也不清楚皇后娘娘有没有什么与往年旧例不同的安排, 所以几乎日日出入羲和宫请顾华清拿主意。

    腊月初六这天,天气难得放晴,顾华清送走了前来和她敲定初八腊八宴膳食安排的尚食局管事。顾华清揉了揉坐的有些酸涩的腰, 出门在羲和宫的花园里转了转。

    难得天高云淡, 天色晴明, 虽是冬日,羲和宫的花园依旧被宫人们理的生机勃勃,半分不见冬日的萧索。

    前几天下了一场雪,如今冰雪消融, 空气中尚带着几分冷意。

    顾华清深深吸了一口气,冰雪的冷冽与清淡的花香混在一起,提神醒脑,让顾华清整个人都清醒了几分。这几日忙忙碌碌,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候。

    只是不待顾华清在多感受一二,就见碧云引着杨定真走了过来。

    杨定真行礼后开口道“娘娘,陛下请您去紫宸殿一趟。”

    顾华清又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更清醒了几分,回内室换了身天青色撒花裙,原本简单的发髻也重新挽好,簪了支金丝八宝攒珠点翠簪,这才往紫宸殿而去。

    临近过年,贺琮也是十分忙碌,顾华清过去的时候,他才刚刚召见过了内阁几位朝臣。

    见到顾华清过来,贺琮将一份名单递给顾华清道:“这是今年凌烟阁茶宴的朝臣名单,华清先来看一看。”

    凌烟阁茶宴是自□□时期便开始的旧俗,一开始只是□□过年时宴请当时的开国功臣,以示看重的宴。

    后来渐渐的便固定了下来,每年正月初五,陛下会在凌烟阁宴请心腹重臣吃茶饮宴,以示君臣相得,故而被称为凌烟阁茶宴。

    不各地的朝臣,便是京城的官员,也是有如过江之鲫。而凌烟阁茶宴每次宴请的朝臣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僧多粥少,可想而知竞争会有多激烈。

    往年凌烟阁茶宴一般都是直接交给内侍省,任何妃嫔都不能插手,而贺琮如今将宴请他心腹重臣的茶宴名单交给顾华清,让顾华清领着内侍省操办茶宴,其中的信重与偏爱不言而喻。

    贺琮的这份心意,顾华清自然是明白的,她对着贺琮微微一笑:“陛下这般信赖我,我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贺琮握了握顾华清的手:“尽力就好,华清不必压力太大。”

    御案旁又添了一套新的书案,顾华清便在一旁坐下,细细的看着手中的名单,时不时写一些安排。

    贺琮看着顾华清认真的样子,无奈笑了笑,收回视线开始批改奏折。

    今年凌烟阁茶宴,贺琮要宴请的朝臣不过二十人,顾华清的父亲安阳侯顾惟赫然在列,而且排名还十分靠前,仅次于沈丞相和几位内阁大臣。

    往年的茶宴也一般也有顾惟的位置,顾华清对于名单上她父亲的名字并不惊讶,倒是最后一个名字让顾华清有些没想到。

    那是顾华清她大哥顾渊的名字,虽然顾渊只是敬陪末座,但是顾家本就是后族,如今父子两人同参宴,恐怕顾家今年要出尽风头了。

    顾华清抬头看向贺琮,想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只看到他垂眸写字的侧脸,只好收回视线。

    顾家虽然势大,但是兵权早已经交出,贺琮的皇位又做的稳如泰山,他应该不至于疑心顾家。而且若贺琮真的对顾家有了忌惮,便绝对不会让她看到这张名单,操办凌烟阁茶宴。

    顾华清心思百转,面上不动声色,面色如常的在纸上写着要安排的事项。

    殿中一片安静,只有清淡的瑞脑香弥漫。坐着的两人各自垂眸静静的写着什么,虽然没有交流,却分外和谐。

    ——————————————————————————

    顾华清很快便将应该注意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酸涩的脖子,顾华清抬头看向贺琮,就见他已经放下了奏折,在挥毫写着什么。

    顾华清站起来走了两步,就看到贺琮原来是在写福字。

    大周的旧例,每年陛下封笔之前,都会亲手写下洒金福字,在年节前赐给亲近的宗室和受重用的大臣们。

    只不过每年御笔写就的福字都是有定额的,京中这么多宗室勋贵世家朝臣,能得到陛下亲笔写就的福字的王公大臣,便比其他人有面子许多。

    看着贺琮每写好一张福字,就有一旁的内侍心的拿起放在一旁晾干,顾华清心中有些感慨,面上带出了几分笑意。

    注意到顾华清走过来,贺琮把手中的这个字写完,便放下了笔,看到顾华清脸上的笑意,一边净手一边问道:“华清可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了?”

    顾华清拿过宫女手中的帕子递给贺琮,笑着道:“只是看到陛下写福字,想起了往年陛下赐给安阳侯府的福字。”

    顾家作为大周世家中数一数二的家族,又是勋贵,顾候又颇得重用,因此不论是文帝,先帝还是如今的陛下,赐“福”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忘了顾家。

    顾华清从到大,几乎每年都能见到宫中赐下的“福”。接到宫中赐“福以后”,便会由她父亲亲自供奉在宗祠,等到过完上元节,再心的收好。

    如今她亲眼见到这一张张象征着帝王看重的福字是如何写好的,便忍不住有些感慨。

    贺琮擦干了手,便牵着顾华清在一旁的软塌上坐下。听到顾华清的话,便忍不住笑道:“不若等会儿华清也写几张,到时候与朕的字一起赐下,以示帝后同心。”

    顾华清闻言忙推拒道:“不此事前所未有,我不好开这个先例,便是如今后宫诸事繁忙,我也没时间写。”

    开玩笑,她如今都这么忙了,怎么还能给自己再增加负担呢?更何况她的字虽然是由当世大儒孟太傅教的,写的还算不错,但是也不想像她往年见到的那样,被放在祠堂里供奉。

    尤其是若是放到了顾家的宗祠里,想想顾华清就觉得尴尬。

    况且帝后同心什么的,这么高调的秀恩爱,实在是不适合她这么低调的人。

    好在贺琮也只是这么一,他也知道顾华清最近有些忙,便转而问起方才的名单:“名单华清都看完了?”

    顾华清微微点头,想了想还是有些迟疑的道:“我大哥如今不过是四品官员,在众多重臣中名声不显,参加茶宴是不是不太合适?”

    贺琮拍了拍顾华清的手,笑着安抚道:“华清不必担心,你大哥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今年的政绩很是出彩,当得起这个位置。”

    “况且顾家是皇后母家,顾渊是你大哥,便是朕多加恩典,旁人也不能什么。”

    顾华清心里松了一口气,面上笑着道:“那我便先替大哥谢过陛下恩典了。”

    然后又拿起方才她写的东西,交给贺琮:“这是方才写的茶宴的大概安排,陛下帮我看看可还有什么疏漏吗?”

    贺琮接过顾华清递过来的纸,仔细看了看,笑着赞道:“华清想的很周全,并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朕已经吩咐了内侍省长官杜正文,让他这段时间协助你操办茶宴,华清若是有什么需要,便直接找他就好。”

    又想起方才顾华清起后宫诸事繁忙,贺琮关心的道:“朕听六局二十四司的人这几日频繁出入羲和宫,如今再加上凌烟阁茶宴,华清可还忙的过来?”

    “陛下放心,后宫的事有您赐下的谭嬷嬷帮忙,如今又有杜管事协助我操办茶宴,我还能应付的来。”

    毕竟是顾华清第一次处理安排年节宫宴的这些事情,之前贺琮担心她应付不来,便将之前做过御前主事的谭嬷嬷送到了羲和宫,让她辅助顾华清理年节宫宴。

    贺琮微微点头:“那就好,有他们在一旁辅助,你也不必事事操心,太过劳累。”

    顾华清笑吟吟的点头:“陛下放心,我不会累着自己的。”

    看着顾华清面上的笑容,贺琮道:“正好今日新到了蜀地进贡的蜀锦,华清挑一挑有没有喜欢的。”

    临近年节,各地的地方官都要准备给陛下的年礼,像贺琮所的蜀锦,便是蜀地今年进贡给贺琮的年礼。

    顾华清看着宫人们捧出来的色彩亮丽,工艺精美的蜀锦,笑着道:“陛下既然让我挑,那我便却之不恭了。”

    她是个女人,也是个俗人,华服美食自然是喜欢的,如今名正言顺的夫君送给她漂亮的衣服首饰,她也没什么好拒绝的。

    着,便挑了一匹月白色和一匹石榴红蜀锦。

    贺琮看着她身上今日穿的天青色撒花裙,笑着道:“朕看这天青色也很是衬你。”着便把那匹天青色的蜀锦也给了顾华清。

    蜀锦难得,今年送进宫的也不过十匹。太后如今不穿颜色艳丽的衣服,便只留了两匹颜色稍暗些的。顾华清自然不好越过太后,但也不好直接拒绝贺琮的好意。

    略一思考,顾华清笑吟吟的道:“我记得陛下穿天青色也很是合适,不如就把这匹天青色的给陛下裁制一身常服吧。”

    贺琮看着顾华清,不知想到了什么,微微点头道:“那就如华清所言吧。”

    等到两人商议好以后,差不多也到了该用午膳的时候,顾华清留下陪着贺琮用了一顿午膳,这才收获满满的离开了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