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A+A-

    ◎  接过李挽递过来的手帕,抽抽泣泣地把眼泪擦干,柳枝才反应过来。  她离李挽太近了!……◎

    接过李挽递过来的手帕,抽抽泣泣地把眼泪擦干,柳枝才反应过来。

    她离李挽太近了!

    她匆忙就向后退,不想却左脚绊到了右脚,眼看着就要摔倒,李挽连忙去扶她,却被带的一同向前倒去。

    幸好李元昭在后面拉住了她的手臂。

    站稳后,李挽认真向对方道谢。

    李元昭有些不自然的甩了甩手,“没事,你也不重。”

    不仅不重,而且太瘦了,看起来还没这丫鬟圆润。

    另外,听着丫鬟的意思,这子在家里过得不好?一回家就要被关起来?难怪要跑到山上来住……

    李元昭若有所思。

    李挽知道柳枝一直有些怕自己,倒也不为难她,只离着两步远尽量放软了声音问,“那你怎么办?还回李家吗?”

    柳枝抿了抿嘴,摇摇头又点点头。

    李挽猜测,“不想回但又不知去何处?”

    柳枝用力点头,“嗯嗯!”但脸上却还带着点犹豫。

    李挽看出来了,继续耐着性子问,“可是还有别的什么想法?”

    柳枝却低着头不肯再话。

    李元昭在一旁看得眼疼。

    这丫头真是他家里丫鬟?不知还以为是他家里姊妹呢。

    真没眼看!

    他虽没话,眼上却明晃晃的不好看,柳枝被他吓得躲到了李挽身后,又一下子弹开了两步,眼泪眼看着又要掉下来。

    莫名其妙被李挽回头瞪了一眼的李元昭:我真没干什么!

    可接下来无论李挽问什么,柳枝都不肯再开口,被李挽问得急了,就一直重复让李挽不要回家那句。

    眼看着就要僵持下来,还是慧通和尚开口解了围,“贫僧看这位施主许是受了些惊吓,不如先回庙中休息片刻再做安排。”

    李挽看了眼两只空空的药篓,再看看低着头时不时用余光偷瞥自己的柳枝,也只能无奈点头。

    下山时,柳枝坚持跟在最后面,李挽只能由着她,所以直到回到庙中时李挽才发现柳枝一只脚鞋子已经磨破了大半,血丝将鞋袜尽数染了色。

    慧通拿了伤药过来,又烧了些热水,李挽陪着柳枝去院中和尚的房中上药,顾及到柳枝是个女孩子,李挽便只站在门口,默默等着。

    前面庙中,李元昭终是没忍住,“他家里人对他不好?”

    慧通笑了笑,“本就不是家,何来家里人?”

    李元昭愣了下,原来竟是无父无母吗?

    那那丫鬟口中的家里老爷夫人又是谁?他这边满头雾水,慧通却不肯细,“李公子何不自己去问?”

    院中,李挽立在门口,晚霞余光映在她半边脸上,落下的腊梅花瓣拂过她发梢。

    李元昭放轻了声音,“怕触及他伤心事。”

    完,对上慧通似笑非笑的目光,他不自然的假咳了声,又补了句,“总归还是个孩子。”

    慧通也向院中看了眼,又看向李元昭。

    李元昭秒懂:都到了可以娶亲的年龄了,还是孩子?

    他数不清今天是第多少次尴尬了,幸好慧通只看他一眼就错开了目光没再继续追问。

    李元昭却还想上前提起刚刚的话题,还没开口,慧通放下手中清理好的背篓,淡淡问了句,“天色晚了,你今日怎么还不下山?”

    李元昭本就没想他在山上是为了掩人耳目的事情能瞒过慧通,只是没想到慧通一直都当做不知道,怎会在这时突然戳穿。

    慧通对他的面色变化视若无睹,继续道,“李施主喜欢桂花糖,你若下山去,可带几颗上山来。”

    还爱吃糖?

    可不就是个孩子。

    李元昭暗暗吐槽一句。

    不过倒也不敢继续耽搁,不知山下进展如何……

    柳枝在屋中自己磨磨蹭蹭给伤口洒了药,她倒不是怕疼,以前比这些都疼的太多了。

    她是怕出去之后李挽继续追问自己。

    可再慢最终也还是换好了鞋袜。

    庙中有煮好的姜汤,柳枝喝了一碗后感觉身体暖和了过来,李挽留意了她走路姿势,确认没什么大碍后才放下心来。

    只是也有些头疼,丫头要比她矮上许多,喝完姜汤后便站在一角开始低着头,生怕旁人靠近她。

    和尚对这个突然多出来的人倒是许多好奇,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跑到柳枝面前左看看右看看,只他靠近一点,柳枝就退后一点,直到退到了墙角处去了。

    和尚一脸伤心,“施主是讨厌我么?”

    柳枝脸上闪过无措,磕磕绊绊否认,“不是,不是,我是个傻子,会传染的!”

    李挽愣了下,一瞬间倒是有了猜测。

    “柳枝,你愿不愿意以后跟着我?”

    柳枝猛地抬起头来,眼睛里瞬间就都是笑意,只很快又萎靡了下去,声音细细,“不行,我不能跟着公子。”

    李挽心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走过去替她将扯皱的衣角抚平,“柳枝,你没生病,也不会伤到别人,和谁在一起都不会有事。”

    柳枝有些不敢相信,“真的?”

    她下意识将目光投向其他人寻求答案,庙里老和尚和慧通都含笑颔首,和尚更是用力点头。

    柳枝鼓起了勇气,“公子,我能不能跟着你?我会洗衣做饭,还会扫地,还会,还会——”

    一时间想不起来更多,丫头急得眼泪都要冒出来。

    柳枝一时确也无处可去,李挽只能先答应下来,再作后续算。

    她从未想过,这一跟就是大半辈子。

    李元昭到了山下,先是装模作样在镇上的酒楼里逛了一逛,才遮遮掩掩地见了侍卫,见过后脸上又是慢慢的失望,叹了口气挥挥手让人散了。

    而后又独自在酒楼饮了些酒,方有些无可奈何般的离开。

    走的是继续回到山上的路,只是到了山脚边转了个弯绕到了另一边。

    哨子响了两声,一黑衣人应声而现。

    “公子,找到了!”

    黑衣人不过片刻就汇报完了所有消息,李元昭负手而立,林中天色更暗,看不清他的神色,良久,他扯过一旁的缰绳纵身上马直向山上而去。

    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只是再快,到了山上时,庙中的烛火也已经熄灭了。

    李元昭立在庙门口,春寒料峭,但心却是滚烫的。

    时隔十五年,终于找到了。

    他既庆幸这个孩子还活着,可一想起李挽消瘦苍白的样子,又止不住的心口泛疼。

    他就这样在庙门口站了一夜。

    直到黎明时分,慧通开庙门。

    “李公子带桂花糖上来了吗?”

    -----------------------------

    李挽觉得今日这人着实有些奇怪。

    被李元昭跟了许久后,终于忍不住了,“李公子,您有事吗?”

    李元昭一直在犹豫如何开口,他既怕吓到李挽,更怕李挽知道真相后不肯认他们。

    因此,被李挽这样一问,反倒犹犹豫豫不知如何开口。

    李挽见他目光闪躲,就是不拿正眼看她,偏偏她一转开头后他又盯着她。

    她弯腰要将屋内的柴火搬出去晒晒,李元昭抢先上去几下把柴火抱光了。

    她拿了扫帚要去扫院子,李元昭抢先一步把扫帚拿走,自己把院子扫好了。

    她要去去倒杯水,李元昭提前把茶壶提好……

    李挽:……

    柳枝本来被李挽吩咐好好休息,现在一看这情况,立马不乐意了。

    她才是公子的丫鬟,都要把她的位置抢走了!

    于是,本来只有李元昭,现在又多了一个柳枝。

    李元昭干一样,柳枝干一样,很快庙里的杂活都□□完了。

    二人一个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李挽,一个偷偷用余光不停的扫过来。

    “柳枝,你去看看慧通师父回来没有。”慧通今天一早便出门行医去了。

    柳枝看了看李元昭,并不想动,但看到李挽已经冷了脸,还是一步三回头地出去了。

    庙中师傅和和尚二人都在外面整理菜地,一时间,庙内就只剩下了她和李元昭二人。

    李挽已经彻底冷了脸,“李公子究竟有何事?不妨直。”

    李元昭从袖中取出他趁着天还未亮时跑下山买来的桂花糖,放到李挽面前,“早上时买了些桂花糖——”

    李挽直接开口断,“李公子若不愿,劳烦别来扰我了。”完起身便要离开。

    李元昭情急之下拉住她的袖子,待李挽那双清凌凌的眼睛看过来时,不自然地抿了抿唇,“抱歉。”

    一旦开了口,接下来却越来越难。

    尤其是李挽脸上仿若只是在听别的故事一般,没有欢喜,却也没有埋怨。

    李元昭感觉每一字都吐得极为艰难。

    “……抱歉,这么年后才找到你。”

    李挽摇摇头。

    如果她真的是那个五岁的李挽,那她该开心的,可惜她不是。

    她占据了那个五岁李挽的身体,像个偷一般心翼翼的在李家贪图温情,最终也得到了惩罚。

    现在她没有勇气再去做一次这样的事情。

    上一世里她没有的东西这辈子也仍然没有罢了。

    看着李元昭脸上心翼翼的表情,李挽想,如果那个孩子真的活着,该是幸福的。

    李挽没有话,李元昭感觉自己的心跳声几乎要溢出来,以至于声音都有些颤抖,“我知道你一时间接受不了,但大家真的都在想你,爹娘,你还有其他两个哥哥,还有祖母,外祖父……”

    李挽脸上仍然没有变化。

    良久,李挽才慢慢开口,“李公子,你应当是认错人了。”

    李元昭正待辩解,李挽直接截住他的话,“我的确不是李大柱的孩子,但也不是你们家的孩子。”

    李元昭还待继续解释,忽听外面响起一声鹧鸪声,这是有紧急消息的意思。

    看李挽仍旧一脸排斥,李元昭无奈只能先放下话茬,放松了语气,“你先好好休息,我晚些再来。”

    外面,果真是暗卫上山来了。

    “公子,李家被人灭门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