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该定下亲事了

A+A-

    “是我,姑娘睡了吗?”

    翠柳不怒反喜,青竹果然警醒,夫人可放心了。

    “睡下了。”虽这么,青竹还是将门开了,一边让翠柳进屋一边简单了邹嬷嬷由敏慧伺候歇下的事。

    “是该这样的。”翠柳也和她一样压低了声音,“我还是进去看看姑娘,不然夫人不放心。”

    沈涵已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

    翠柳撩开床帐,见到一个紧闭着眼的美人。

    沈涵心是虚的,今日跑出去太大胆了,而且她现在还没想明白子渊那些行为是什么意思,总觉得他别有深意。

    平日最没有心事的人有了心事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也不敢直接面对翠柳了。

    翠柳蹙眉,放下了床帐,走出里屋才对青竹声的,“我观姑娘睡的不安稳,青竹你可要警醒些,明日再请太医来看看。”

    青竹是会医的,回来时就为沈涵把了脉,主上知晓沈姑娘无碍才离开的,不过,永安伯夫人和翠柳对她的医术不甚了解,更信任太医这无可厚非。

    翠柳走了,沈涵放松下来,慢慢的也就睡着了。

    睡梦中,她突然想到,难道世子是想娶她为妻?那鸳鸯灯的谜题就是在给她暗示?

    老太太院里都点着灯,再喜孤寂的人今天也会点着灯吧,齐氏叹到。

    老太太屋里的丫鬟婆子还在值夜,老太太年纪大了,丫鬟婆子更睡的晚一些,有时还会安排丫鬟夜里不睡,就怕老太太夜里有事,婆子年纪大照顾不好。

    齐氏本想问一声就回去了,料定老太太睡了,没想到,老太太身边的婆子出来请,老太太醒着,想和她几句话。

    “老太太。”

    “坐吧。”老太太声音暗沉,这是不常开口,这一开口就一股涩味。

    齐氏面色不变,温文尔雅的笑着,接过老太太身边徐嬷嬷递给老太太的糖水亲自奉上给老太太。

    “府里的事我都不管,一切都指着你和荣哥儿,不过几个丫头大了,是该出嫁了,别的不,就是涵姐儿她是你肚子里出来的,这都十六了,再过几月就十七了,你当娘的要早做算。”

    “娘放心,我们心里有数。”

    老太太点头,“心里有数就好,就好。”

    许是许久没这么多话,老太太声音越发沙哑起来,喝了一大口水才好了一些。

    “另外那几个丫头,我记得二丫头年纪比涵姐儿还大,到二十岁朝廷就要催了吧?别等到那时候,伯府的脸面....咳咳。”

    老太太这声咳嗽像是故意的,她并不想把话完,透。这么多年了,对老太太的性子齐氏不十分了解,九分是有的,老太太真的就是个不愿沾事的。

    “永安伯府的脸面比任何事都重要。”齐氏接道。

    “是这个理,你是书香名门之后,肯定能比我做的好。”

    “娘笑了,媳妇还需您多多指点。”

    “时候不早了,早些回去歇了吧。”

    齐氏看出老太太面容倦乏,立刻告辞离开。

    “老太太仁慈,怎么没多两句?像别家,哪个媳妇儿子不是听老太太的话?就咱们家的媳妇可以任性胡来。”徐嬷嬷一边服侍着老太太睡下,一边在老太太耳朵间念叨。

    “儿孙自有儿孙福。”

    徐嬷嬷叹了一口气,这齐氏果然是个命好的,谁家像这样?婆婆不管事,媳妇从来没受磋磨,就是公主都会受些气呢。

    就齐氏最舒心,有老太太这个婆婆,从嫁过来之后就掌了家里大事,每日请安也只有一刻钟,还不费什么事,生了世子后伯爷才有了妾,又生了嫡次女这还没几年伯爷就遣散了妾,还一直没纳妾,庶子庶女都握在自己手中,连婚事都不安排,逼得老太太来。

    徐嬷嬷又叹一口气,不是她不满齐氏,她只是心疼老太太,老太太的性子温柔顺从,嫁进这伯府就被婆婆磋磨,老伯爷又是个混不拧的,老太太由着他纳妾,被妾欺负得不敢言,如若不是妾生不出儿子,老太太铁定活不到现在。

    终于熬到公公婆婆都死了,老伯爷也死了,合该老太太威风了,应该把这么多年的气都出了,毕竟多年媳妇熬成婆。可老太太就是怕了,什么都不想管了。句不好听的,老太太就像乌龟,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把自己缩进龟壳里。

    要不是老伯爷死前给伯爷定了齐家的女儿,只留老太太不定伯爷的婚事都艰难。也幸好伯爷出息,齐氏也厉害,这伯府里也越来越好了,也没什么事让老太太再害怕,再心烦了。

    齐氏一路上没话,当年她嫁入伯府不是偶然。

    齐家是有名的书香望族,她父亲是户部尚书,在族中不算最好的,求娶她且比永安伯家好的不知多少,那时永安伯府人丁凋零,伯爷还是个不着调的,世子,也就是她现在的永安伯也看不出什么能耐,只人品不错。

    之所以最后选了永安伯府,就是因为老伯爷虽然不着调但快走了,而老夫人是个不管事的。她能有舒心的生活并不是运气好,而是选的好。

    齐氏知道,就算大部分功劳归自己选择,但也要有的选才是,这京城里这么多年就没再有一家和伯府门当户对又舒心的人家了,不然她大女儿,永安伯的嫡长女也不至于被婆家欺负。

    她不想让娇娇重蹈覆辙,且娇娇情况太特殊了,这就注定娇娇的婚事不能只看儿郎是否优秀,也不能只看门第,不能看表面,要看里子。

    去年没定下,也是因为在查探,一定要无差错才行,等过了元宵,就可以定下了。

    .......

    齐氏抚摸着沈涵的眉心,温柔的对她,“娇娇是大姑娘了,是该定下婚事了。”

    沈涵一怔,一下子就想起了世子的愿望。

    “娇娇是聪明的孩子,知道娘在什么,你姐姐就是嫁人了,每个女子都要嫁人,娇娇是知道的,你还记得姐姐出嫁的时候吗?”

    齐氏叹息一声,她也舍不得女儿啊,娇娇比大女儿还让她费心,韵儿十岁时就是独立性子了,娇娇这么大还是粘人的。

    “记得,娘亲放心,娇娇都懂的。”沈涵听不得齐氏叹气,她只想她娘亲开开心心的。

    以前是没想过这事,毕竟母亲从未向她提起过,所以她也不忧愁,沈涵的人生哲学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凡事忧心无用。

    不过沈涵并不是不识好歹,没有忧患意识,而是她真的不用忧心,有疼爱她的父亲母亲,比许多人都好了。

    “等娘和爹爹看好了,就给娇娇定下了,娇娇觉得可好。”

    沈涵脑中闪过萧尧的脸,和那日璀璨的灯会,那盏带着愿望入河流的鸳鸯灯。

    嫁给世子应当还不错吧?

    有时候沈涵会想嫁人的事,她从哥哥给她带的书上看到过只言片语,虽然依然不明白嫁人是怎么回事。

    问母亲,母亲也只她还以后就知道了。

    而姐姐嫁人时她还,只知道嫁人就是离开家,嫂子进门时,又觉得多了一位家人家里更热闹。

    她如果嫁人应该和姐姐是一样的,要离开家,这就再难见到母亲,对此事她是不愿意的,但她又知道女子是必须出嫁的,只是后来,她猜自己怕是不好嫁出去,故而将此事完全放在了脑后。

    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嫁人好不真实,她嫁人了应当也能回家吧?世子看起来也是好话的人,应当会愿意她回家吧?下次见到世子时,她定要问问,如果世子想娶她,又不介意她成亲后回家,那她就嫁给世子。

    娘亲是不是也觉得世子不错,所以才想让她嫁给世子呢?沈涵乐得笑出来声。

    “好,我听娘亲的。”

    齐氏欣慰,忍不住将女儿抱入怀中,她的娇娇从来就是这么乖巧。

    邹嬷嬷在旁看得笑咪咪的,娇娇的亲事是她家姐最担心的,这下可好了。

    娇娇是体贴人的孩子,不像这府里的某些人连伯爷定的亲都敢拒。那周家公子是夫人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现在可谓是十拿九稳了,姐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邹嬷嬷念爱的看着抱在一起的母女俩。娇娇粘人还不是姐自己宠出来的,动不动就抱在怀里,娇娇喜欢她娘亲就没拒绝过。

    以前大姑娘在时,她家姐可不是这样忍不住的,大姑娘容貌也好,人也听话乖巧,也是引人疼的,在七岁以后就没见过她家姑娘把大姑娘抱怀里的。

    哎,虽都是骨肉,可娇娇也太可人疼了,那声音听着她也想抱娇娇入怀,以后姑爷是得有多大的自制力才能抗住啊。大姑娘也是好的,只有比姐更疼娇娇的,没有嫉妒妹妹,娇娇这辈子生来就是被人宠的。

    沈涵回屋后,立刻把这事告知了敏慧和青竹。

    两人都很激动,不过两人激动的点并不一样。

    敏慧年纪大些,比沈涵大两岁,早该成婚,早两年她还不想,现在也想了不然之前她也不会冒险在姑娘面前提起此事。姑娘出嫁了,她肯定会跟着,以后就是姑娘和姑爷做主了。

    青竹则是激动自己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以后姑娘出嫁和主上就是光明正大,谁也不能一句的。

    “姑娘要嫁的人是镇国公世子吗?”敏慧问。

    “你怎么这么想?”沈涵心虚拿眼看青竹,敏慧知道世子了?是怎么知道的?

    青竹倒是淡定,没出声。

    “姑娘忘了?这几年夫人推了许多贴子,就带姑娘去了镇国公府,这意思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奴婢想不到其他。”

    “原来是这样,敏慧你可真聪明,这都能想到。”沈涵松了一口气,笑道。“不过,母亲刚刚没有是哪家。”

    沈涵有些担心,她刚刚忘记问了,万一不是呢?

    青竹肯定的,“我觉得是。”

    “你也这么想?”敏慧惊讶道,青竹平日话少的很,跟个门神似的,也从来不在这些事上发表意见,怎么姑娘的婚事她倒是会一句了?

    青竹嘴又闭紧了,不在回答敏慧,敏慧稀奇一下也没多想,只认为她外冷心热,对姑娘的婚事也是忧心的。

    青竹不知道前面的事,只单纯的相信,主上想办到的事情就没有办不到的,主上既然中意了沈姑娘就一定不会辜负了沈姑娘。

    敏慧见她不话,就不管她了,对着沈涵笑道,“奴婢觉得这事十拿九稳,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这院里的下人都觉得夫人要把姑娘嫁入镇国公府。

    虽然母亲没,但沈涵也认同了敏慧的话,这几年她就只出过一次门,那次出门她只以为是普通的赏花游玩,现在细想也能明白娘亲的用意。再有世子那天的暗示,是不是世子已经和娘亲好了呢?

    “世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见面不过三次,沈涵对萧尧有自己的判断,他外表自不用,龙章凤姿,冠如宋玉。比她哥哥还要俊朗。气质冷俊,却给人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的感觉。人品更是没得,面对她这个无盐女,并无丝毫嫌弃,怜她孤寂,带她去赏灯放灯。

    更兼武功高强,有侠士之姿。

    想到和萧尧偷偷去看灯会,沈涵的脸染上了可爱的红晕。

    哎呀,做坏事真紧张刺激啊。

    敏慧抬头看向沈涵,顿时愣住了,只见脸红的姑娘,艳若桃李,美貌比平日更甚百倍。她没读过几本书,但此刻脑中突然蹦出一句,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也不知道是何时何地看来的。

    青竹此时也想起一首诗,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这句还是她昨日收拾书房时,在一本书里撇见的,当时看到绝代色,倾城姿就觉得和姑娘特别贴切,也不自觉的记下了这句诗。

    现在想想,其实并不贴切,这句有自怜悲叹的意味,完全和姑娘搭不上边,此时姑娘是绝代色倾城姿,可她周身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息,让人看了心情逾越,只觉得这世间都是美好的。

    “姑娘总算开窍了。”敏慧笑道。

    青竹看向敏慧,见她面上是感叹便解了疑惑,刚刚她还以为平日严肃沉静敏慧在调笑姑娘,不过,这句也总会上年轻姑娘害羞的,青竹看向沈涵。

    沈涵不知道什么才是开窍,难道知道自己要嫁人了就是开窍了吗?如果是这样,那她也算是开窍了。

    “嗯,长大了就是要嫁人的,这事我不会推脱逃避的。”沈涵出乎意料的没有害羞,大大方方的笑着,再坦然不过。

    青竹叹,沈姑娘果然与别的女子不同,要是其他女子早就羞的噌怪了吧,难怪主上会喜欢。

    敏慧却觉得怪怪的,姑娘真的是开窍了?她真的是心悦镇国公世子吗?要是真心悦世子,怎么提起婚事这么大方呢?

    “你们知道世子的事吗?”沈涵觉得自己对世子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应当听听。

    “要听不难,只是要瞒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