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采摘竹荪效果神了!

A+A-

    “我没有想吃。”赵明雅咽了咽口水,严肃地澄清道。

    刚刚只是她尚未完全苏醒时脑子的一时不清醒,她赵明雅是那种自制力差的不行的人吗?

    她上节目可就是为了用身形挽回形象的,怎么可能会去吃这个!

    “不过是几盘菜罢了,你吃了就吃了,我刚好减肥。”

    阮玲玲挠挠头,也没有追根究底,“好吧,我知道了。”

    赵明雅忍不住又看了眼阮玲玲是身材,腰还挺细,脸看着也不胖,颇有一副弱柳扶风之姿,但是……怎么就这么能吃呢?

    阮玲玲好似也注意到了她的差异,解释道,“我一直挺能吃的,不用担心。”

    “我没担心你。”赵明雅又忍不住嘴硬。

    她怎么可能担心一个比自己还身材更好的女演员?

    她只是羡慕对方吃不胖!

    都这个时间点了,差不多也是能洗漱睡觉的时间了。好在虽然没有热水器,用厨房里的土灶烧热水洗澡还是没问题的,热得快也有。

    两人洗漱后睡下。

    赵明雅闻着空中隐隐飘散着的香味,鼻尖轻轻嗅动。

    过了十秒,被她紧紧捂住的薄单子下,又传出了一声极为清晰地咕噜声。那声音不大,在寂静得能听见外面蟋蟀、蛙鸣的夜晚听着尤为清楚。

    “明雅姐,你饿了……”吗?

    “没有,你听错了。我睡着了,不要话。”

    行吧。

    两人沉沉睡去。

    .

    第二天清,天光破晓,窗外的黑色一点点被一抹鱼肚白取代,那抹白色翻滚着扩大,很快占据了整片天空,金色的霞光云层后若隐若现。

    这会儿还早,清的光顺着窗户投进屋子里,鸟雀站在窗台上叽叽喳喳,随着一双手把窗户推开,清新的空气也涌了进来。

    赵明雅醒了。

    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呆愣愣地坐在床上,揉了揉有些杂乱的发丝,看向一旁的阮玲玲。

    阮玲玲已经换好了衣服,趴在窗边往外看。

    此刻的耳畔只有啁啾鸟鸣,没有任何其他杂音。没有赵明雅讨厌死了的闹钟声,没有微博上停歇不了的提示音和红点,没有经纪人要求二十四时开机好随时接电话的沉重,也没有必须随时赶通告的痛苦。

    昨晚她睡得很沉,也很香,没有被任何事务扰。

    赵明雅跟着换好衣服,出门在院子里洗漱。

    蔡婶也起床了,正在厨房中做饭。烟火气息从厨房蔓延到院落,传入赵明雅耳中,但是听着柴火噼里啪啦的响声,她竟然出奇地平静。

    也许是昨天已经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发现实际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时,反而松了口气。

    对艺人来,熬夜,昼夜颠倒似乎是常事,早上如果没有工作,要一大早起来也挺困难。

    但是今天,四个艺人都是自然醒的,他们陆陆续续起床了,只是洗漱后都有些呆呆地坐在院子里,一时不知道能干什么。

    时间实在是太早了,比导演让他们放心睡,会有人来喊起床的时间都早。

    工作还没有开始,这里也没有流畅的网络,没有什么娱乐,这段时间能做什么?出去转转?

    在这里住了一周多,同样习惯早起的导演和摄影团队敏锐地发现了今天的不同,林轩忽而喊来助理,让他去隔壁跑一趟,自己又拿出纸来写了封信,示意另一个助理给这些艺人递过去。

    信纸上写了简单的一行字:今天采取沉浸式体验,把你们自己当成本地居民,跟着大家行动就好。

    林轩原本是设计了一些游戏和对抗环节的。但是他忽然被这个状态戳中,忍不住换种方法。反正试一天吧,不行了再改回去。

    不一会儿,一个看着约莫十六岁的姑娘提着两个竹筐进来,瞧见这些艺人都在院子里坐着,对他们喊道,“你们都闲着?要不要过来帮忙收菜?”

    这个姑娘自然是竹笙。她就在旁边的竹屋里,刚刚导演去喊她,让她和蔡婶今天都带一下这些艺人,体会他们的生活日常。

    赵明雅他们听见有人招呼,猜测是不是这就是导演的沉浸式体验,都点了点头,“好。”

    竹笙便给他们一人分发了一个筐子,然后往她承包的山包上走去。

    赵明雅看着他们离开了村子,忍不住问道,“我们这是去哪儿?”

    “去山上。很多村民都是在山坡上开辟土地的,我们这儿平坦的地少。”

    戴志刚是老前辈,年纪大了,见过的也不少,他看着这边的山上的土地,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没有修一些水利设施?这灌溉很不方便吧?”

    竹笙便告诉他,“现在还没钱修,等过段时间有钱了就会修的。”

    戴志刚听了这话,有点尴尬,不再什么了。

    一路到了山上的菜地,竹笙的菜地也在这边。她把筐子放在身边,招呼他们几个人过来看,“诺,要这样把菜拔出来,尽量不要伤到叶子了……”

    完,她便不再管他们几个,自己动手拔了起来。

    赵明雅他们几人就也找了个地方开始拔。

    用手拨开泥土,将长满绿叶的青菜拔出,然后放进竹筐里,几乎就是重复这三个动作。累了,就抬头看一眼周围。

    这好似是在竹林附近,又是在山包接近顶部的地方,他们光是上来就走了一个时。

    因为起来的早,太阳还没高升。这会儿往远处看去,先看到的是仿佛触手可及的云雾,似一层薄纱,盖在青翠的山上。

    再往下,是一大片开垦出来的田地,里面金黄色沉甸甸的水稻。

    被呈块状分隔开的稻田旁边,还有一条溪流,似乎是沿着山往下,在靠近这个山包底部的地方和另一条支流汇聚,共同流进村子,应该就是他们进村时看到的那条河。

    很美。

    他们身后的摄像师也忍不住将镜头对准这个地方,细细拍摄起来。

    “八点半前货车会来运输的,你们动作最好快一点哦。”竹笙转头提醒他们。

    一群人这会儿才被惊醒,从那美景中脱离出来,继续手上的动作。

    收菜完全就是机械重复,可是正是在这种机械重复中,在看着自己的背篓越来越满时,他们又体会到了一点奇异的趣味。

    白沐生问道,“一会儿来的货车是为了收这批菜吗?”

    “对,来收菜的,他们和我们村子的蔬菜签订的有协议,早上我们需要把成熟的菜装好给他们。”

    阮玲玲也忍不住问道,“价格大约是多少?”

    竹笙想了想,“看菜的品质。这块地上的不大一样,比较贵,其他地上的相对便宜一些。”

    竹笙没有细,赵明雅他们也没有再问。一想起上来时竹笙的还没修水利设施,他们便觉得,这价格应该贵不到哪里去吧?

    竹笙接着又道,“其实太忙的时候也会请人帮工,大家种菜的时间都不一样嘛,有时候会错开。帮工的价格大概是一天五十元。”

    这个价格实在是比他们想象得地很多,甚至可以是低到不可思议。

    这么一想,他们竟然觉得之前的生活格外珍惜起来,只是那样轻轻松松就可以赚很多钱。

    再往后时间有些紧了,他们没有闲聊,匆忙地把菜装进背篓,辛辛苦苦地背下山,和竹笙一起看着来运输的司机在那边称重。

    不过竹笙留下了一部分,他们好奇地过去一看,是一些长得奇形怪状的瓜果蔬菜。有些长有些扁的南瓜,过于圆胖的黄瓜,亦或是长条状的西红柿、分叉了的萝卜等等。

    “是不是很好玩儿?刚好可以留着我们自己吃。”

    不一会儿,竹笙给了他们一人五十元钱,“这是你们今天帮工的酬劳。走吧,我们该回去吃早饭了。”

    捏着那张五十元,众人心情一时之间颇为感慨。

    早饭是蔡婶做的,白粥,榨菜,煮鸡蛋还有馒头。

    大家吃多少拿多少。

    赵明雅本来没想吃很多,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吃多了肯定会长胖。

    她先吃了一个鸡蛋。是煮鸡蛋,竹笙告诉他们,就是她家里养的鸡下的。

    鸡蛋煮好后放在冷水中浸泡过,在桌子上轻轻一磕,一滚,网状的纹路便爬了上去,用手指轻轻撕开,一整层壳就掉了下来,露出润白色的蛋身。

    赵明雅咬了一口。

    蛋白很嫩,咬下去牙齿很快碰触到蛋黄,带着一种细腻的口感,蛋黄和蛋白裹在一起,在嘴里翻滚,难免又觉得有点噎,她便喝了一口白粥。

    这粥看起来好似平平无奇,却是灵米,早上蔡婶用土灶煮出来的,米粒已经成了米花,在里面翻滚,放进嘴里一抿就散开了,混合着嘴里残余的鸡蛋,一起吞咽入腹。

    确实很好吃。

    赵明雅吃完鸡蛋,喝了半碗白粥,本来没想拿馒头——蔡婶用盆装的,整整一盆放在桌子中间。

    可是来自麦的隐隐香甜味始终吸引着她。

    这是今年新收的麦,竹笙去年和别人换到了麦种子,今年一起种下了。麦收获后磨成面粉,再兑上水,揉成面团,捶,发酵,放在锅上蒸。

    锅中是熬煮的白粥,蒸笼上就是这些馒头。水汽一层层向上,两种作物的气息交汇。

    赵明雅还是没忍住,拿了一个,和阮玲玲好分她一半,她只吃半个。

    软白的馒头从中间撕开,那股韧劲仿佛还残留在手上,热气从中间散发出来,香甜的味道更加浓郁。

    既然馒头都吃了,那榨菜也不能放过。

    她夹起一筷子榨菜夹在馒头当中,放在嘴边咬下,脆爽咸软的奇异口感混合在一起,牙齿的每次摩擦,都能咬过软软的馒头,继而咬到中间脆爽的榨菜,榨菜的咸香和馒头交融得极好,单吃榨菜太咸,单吃馒头味道太淡,但是两者配合起来时,会让人感慨怎么会有这么适配的搭档,再喝上一口白粥……

    舒服!

    很多时候,为了赶通告,赵明雅只能在路上随便吃点。亦或是为了减肥,早上她也只能吃点沙拉、水果。

    像这样没有任何需要发愁的事情,只是单纯地坐在这里,慢悠悠地吃着早饭,细细品味食物本身的味道,好似已经在她的生活中消失很久了。

    吃过早饭,几人在厨房里帮忙洗碗。

    上午和下午又是新一轮的忙碌,如今正是秋收的时节,每天还是要下地看看的。

    蔡婶家的地租了出去,就还是竹笙带着他们几人去地里干活。

    竹溪村的秋收已经开始了。

    虽然太阳很大,还是要拿着镰刀开始收割,速度不能太慢,一定要在这几个晴天内收完,不然一下雨,稻谷一泡就要坏了。

    赵明雅他们四人就跟着收割,不断地运动,累了就相互之间话。

    戴志刚早年是上山下乡过的,他给大家起来过去,“我们那会儿啊,也是跟着在地里干活……”

    大家忙完了一天,晚上恨不得回去就累摊在那里,洗漱一下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又是很早醒来。

    生活好似自发地有了规律。

    每天都很累,但是不用想太多,干活,去吃饭,吃完饭继续干活,晚上睡觉。

    对工作中不得不接收无数信息的他们,竟然在精神上形成了难得的放松。

    而秋收期间,每天的饭食不用自己做,都是蔡婶帮忙做好,他们只用洗碗就行。

    吃饭的时候大家也会聊聊天,竹笙会和蔡婶家里的鸡今天又怎么争地位了,蔡婶会今天地里的才怎么样了,蔡婶的儿子石厚也在,他会讲讲山上种得菌菇如何了。

    三天后,忙完了秋收,稻谷也晒着了,他们这段规律的生活暂时结束。

    在这三天内,赵明雅从第一天第一顿饭的试一试,到第二顿饭的我再试一试,进而到第三顿饭的算了算了不挣扎了直接吃吧,仅仅经历了一天。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这饭菜,也实在是太好吃了吧!

    赵明雅完全不敢照镜子了,她怕自己又胖了。当天晚上,她沉痛地跟阮玲玲,“明天我必须开始减肥了,你可得看住我。”

    阮玲玲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会看住你的。”

    刚睡下没多久,忽然有人来敲门。

    是竹笙。

    她悄声问道,“今晚我种的竹荪要开了,你们要来一起挖吗?挖到了我们明天就可以喝竹荪汤了。”

    是的,从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九月,经过这样漫长的时期,山上种下的竹荪终于要成熟了。

    被美食喂了三四天的四位艺人,这会儿满脑子都是好喝的竹荪汤了,而且是去挖竹荪,亲自看着他们开!

    这听着也太有趣了吧?

    着手电筒,竹笙走在最前面,石厚跟在最后面,一行人往山上走去。

    傍晚的竹溪村看着和白天又不大一样,充满了静谧。

    赵明雅本来有点害怕,不知道竹笙是不是看出来了,在一旁道,“其实这会儿山里面很多动物的。我们刚刚路过的地方跑过两只竹鼠,那边,看见那个洞了吗?里面住着一只狐狸……”

    既然竹笙在山上养鸡,吸引到狐狸似乎是一件难免的事情。

    四人都知道竹笙的养鸡场也在山上,白沐生紧张地问,“那狐狸是不是回去偷鸡吃?”

    竹笙含糊地,“有员工看守。”

    大家放心了,以为竹笙的是人。

    实际上,竹笙想的还是鸡,就是第一批的战斗鸡。有他们在,那只狐狸还挺可怜的,一次都没能成功吃到过。

    “到了!”

    来到竹林旁,几人轻手轻脚地进去了。

    白天散养在竹林间的鸡这会儿都在鸡舍内睡觉,张大年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们了,房间里的灯也开着。

    竹荪这种菌菇,时常是凌开伞,必须要在它开的时候赶快采下,随开随采,不然无法保留太久,很快就会腐烂,鲜味流失。

    石厚观察了好几天,今天差不多就是该破蕾开伞的时候。

    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竹篮,里面垫有白纸,还分到了一把刀。

    原先在竹林旁划分出来种竹荪的地方,无数竹荪已经长到有着长长的伞柄,褐色的伞盖,伞盖下方边缘处露出一点白色裙摆的模样。

    竹笙带着他们在一丛竹荪旁蹲下,指着其中一颗裙摆最长,“瞧,这个马上就要开完了。”

    那一丛就长在竹子下方,足足七八个,长在一起,但是每个长的方向不同,向着不同地方伸展出菌柄。

    竹笙指着的,是最靠边上,最大的那个。几乎是肉眼可见的,褐色伞盖下,白色的伞裙从一点白边越长越长,渐渐成了一条长裙,笼罩住大半菌柄。待到伞裙完全长出,这颗竹荪看着就像是身穿白纱裙的姑娘。

    竹笙拿出刀,一手托在上方,一手从菌托底部割下,这一整颗竹荪轻轻一歪便落入手中,她将菌帽、菌托依次去掉,只留菌柄和菌裙,装进旁边提着的竹篮中。

    赵明雅几人看得连喘气都不敢,生怕扰到竹笙的节奏,让这颗珍贵的竹荪有什么破损。

    等竹笙采摘好了,他们才围到那竹篮边,对着里面是鲜竹荪看了又看,“原来就是这样采摘的啊!”

    看着竹笙采集了好几颗,他们也在石厚的指导下动起手来。找到已经完全开伞,或者即将完全开伞的竹荪,轻轻按住菌柄,一手从菌托下割断……

    竹林的夜晚点着灯,但不算太亮,更多还是得靠身边的手电筒。

    几个人兴致勃勃,顺着这片地采摘过去。低头久了时不时抬一下头,就能看到满天星子的天空,还有无数星光相伴。

    深夜的竹林,即使是在这秋老虎还没过去的也算不上热。

    来回走动时,鞋底和竹叶摩擦发出沙沙声响,身边的篮子越装越多,忙活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完成了采摘。

    大部分都放在山上这块儿了,竹荪一旦采下,鲜味儿就会慢慢开始流失,需要尽快处理。

    张大年、石厚都留在了山上,竹笙带着一篮采好的,带众人下去了,先回到床上补觉。

    第二天早上,他们便是在一阵鲜香的味道中醒来。

    是蔡婶在蒸竹荪!

    新鲜竹荪可以做汤也可以炒菜,但还是上锅蒸才能保留鲜味。

    昨晚熬了一会儿夜,大家早上起来时都十点了。不过吃美食也无须死扣那中午吃饭的时间,在那张大大的木桌前坐下,大家严阵以待,蔡婶呼唤着,“竹荪来喽!”

    一盘蒸好的竹荪便端了上来。

    经过蒸熟,竹荪已经变成几乎透明的颜色,但是形状依旧还保留着,用手都能撕开,此时也经过了凉水冷却。

    赵明雅迫不及待地夹起来一个,放进嘴里。

    过凉水之后,并不会很烫了,上面也没有撒任何调料,咬在嘴里就是纯然的鲜味和菌子本身的香甜脆爽,柔软中带有韧性的菌子被咬开,它紧紧包裹住的鲜便在口中溅出,瞬间盈满口腔。

    轻轻咀嚼两下,那鲜美的口感就和菌子一起荡漾,整个人好似被净化了一圈,昨晚熬夜的疲惫都一点点散去。

    清代《素食略》有过详细记载:“或作竹荪,出四川。滚水淬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夹杂别物并搭馈也。”

    等赵明雅咽下这一口竹荪,又是一口锅端了上来,既然采摘了那么多,当然不能只做一盘蒸熟的。紧接着蒸竹荪,又是一锅竹荪汤,汤汁浓白,汤里滚着竹荪、豆腐,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赵明雅又赶快盛了一碗竹荪汤,热乎乎的汤一下肚,全身又暖了起来,用高汤煨熟的味道和蒸的又有些不同,但是也都很好吃!

    餐桌上没有一个人话,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竹笙吃得也很新奇。她第一世没有吃过这个,第二世自己就是竹笙,还没有丧心病狂到真的把自己的吃了。

    如今这一世,终于品尝到了竹荪的味道,心中只能感慨一句,不愧是菌中皇后,自古以来的“草八珍”之一,这个味道,难怪在修行界有那么多食修追着她想要抓住。

    实在是太美味了!

    这一顿竹荪宴,每道菜都是竹荪,大家可谓是吃了个够。

    晚上,已经彻底放弃治疗的赵明雅做了好几个深呼吸,准备面对一下惨痛现实。

    她一直拒绝面对,只要看见镜子好像都能看见经纪人指着自己骂“你怎么又管不住嘴!”的场景。

    但是怎么好吃的错过了,岂不是更可惜?

    那可是她自己辛辛苦苦摘下来的竹荪!

    过去几天的菜蔬也是大家早上去摘的。

    “玲玲,镜子给我吧。”

    自从第三顿饭彻底放弃,赵明雅就把镜子给阮玲玲了,免得自己忍不住去看。

    阮玲玲把房间里原本挂着一面镜子递过来,赵明雅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睁开了眼睛。

    镜子中的她,脸型大体上还是圆的,但是看着似乎比过去瘦了不少,下颌线清晰起来……

    嗯?

    等等?

    瘦了不少!

    “我怎么会忽然变瘦了!”

    阮玲玲听到赵明雅的疑问,转过头来,“你每天运动量都很大呀。我们帮忙干了三天秋收呢。”

    “可是那几天我吃的那么多!”赵明雅忍不住道,照她的体质,要是这么吃,肯定得胖了。

    阮玲玲想了想,又道,“今天吃的竹荪宴,竹荪有降血压、血脂、减肥的功效。”

    所以,难道是今天吃的竹荪?

    赵明雅忍不住把镜子拉进了,几乎贴了上去,细细地看着自己的脸。

    天哪,她之前怎么饿着肚子减肥都没有减出这个功效,现在这张脸,乍一看连尖下巴都隐约有一点了!

    这效果,也太神了吧?